资源简介 巴楚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政治第三次月考答题卡姓名: 学校: 班级: 座号:注 意 事 项 准 考 证 号1.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0 0 0 0 0 0 0 01 1 1 1 1 1 1 13. 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2 2 2 2 2 2 2 24.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3 3 3 3 3 3 3 34 4 4 4 4 4 4 45. 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6 6 6 6 6 6 6 67 7 7 7 7 7 7 7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8 8 8 8 8 8 8 89 9 9 9 9 9 9 9一.选择题(48分)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13 A B C D2 A B C D 6 A B C D 10 A B C D 14 A B C D3 A B C D 7 A B C D 11 A B C D 15 A B C D4 A B C D 8 A B C D 12 A B C D 16 A B C D二.解答题(52分)17 (12分)18 (12分)ID:3474553 第 1 页 共 2 页{#{QQABYQIAogiAABBAABgCUwGACgCQkhCACYgGxAAIIAAAiQFABAA=}#}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19.1 (12分)19.2 (16分)ID:3474553 第 2 页 共 2 页{#{QQABYQIAogiAABBAABgCUwGACgCQkhCACYgGxAAIIAAAiQFABAA=}#}巴楚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第三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D A B C D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B C B A17.(1)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8.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9.(1)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③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2)①坚持党的领导,国企党委严格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明确国企的发展重点和方向。③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研发投入持续大幅增长,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④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在公司治理、混改、选人用人、党建文化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焕发出新活力。巴楚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考生须知:本试卷共2大题,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1.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第Ⅰ卷(总48分)一、单选题(总分48分,每题3分)1.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A.原始社会:氏族是共同生活的单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B.奴隶社会:土地成为私有财产,铁制工具得到广泛使用C.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 D.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2.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创始人”,肯定他们的学说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和“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受限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始终未能摆脱唯心史观的窠臼。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反对阶级调和,主张阶级斗争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从梁家河到中南海,《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他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之所以要“多看几遍”,是因为它(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③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④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拯救民族危亡,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 )①民族独立才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②各种救国方案对中国发展没有作用③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使命 ④中国的发展道路要符合自己的国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伟大飞跃的历程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6.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5年,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屹立在世界东方,阔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 )①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③顺利地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 ④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这说明(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唯一正确道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这是因为( )①社会基本矛盾变化导致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②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③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我党现阶段中心工作 ④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习近平主席在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些成就表明(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迸发活力,昭示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基本国情发生根本性变化③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基本实现④国家持续发展社会稳定,要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显著优点有别于西方两极分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蕴含着独特的民生观、文明观、生态观、价值观②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具体的普适性的选择③中国式现代化,是改变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一招④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两弹一星”事业取得巨大成功( )①间接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②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④是运用举国体制推进重大科研攻关的典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年巴黎奥运会是全球体育的盛会,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展示硬核实力的大舞台。浙江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此次奥运会周边商品70%的市场份额为“义乌制造”,义乌搭上了奥运会的列车,把握住了这次经济增长契机。由此可见( )①我国民营经济享有优先发展的市场环境 ②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③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3.热播剧《大江大河》,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剧中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一经济制度( )①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③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在制造业、技术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的占比分别从2019年的95.9%、91.9%,提高到今年5月的96.1%、94.4%,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稳步提升。这表明民营经济( )①已成为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③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国家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 )①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②巩固和加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③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消除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差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3年十大流行语”公布,“新质生产力”位列榜首。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多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①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②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党的理论自信③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力量 ④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科学指引,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Ⅱ卷(总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材料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12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这一中心任务。(1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并对国资国企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国资报告》杂志2022年第11期推出特别策划《中国式现代化与国企担当》专题。某班就某大型国有集团做如下材料搜集: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将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一是国企党委严格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二是聚焦主责主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营收和利润屡创新高。三是研发投入持续大幅增长,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增多,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步伐加快。四是借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公司治理、混改、选人用人、党建文化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焕发出新活力。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该集团经营整体稳健,有力推进了公司“十四五”战略任务的进程。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说明始终将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的依据。(12分)(2)结合材料,运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知识,分析该国企的做法对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有何启示。(1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巴楚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_高一年级政治第三次月考答题卡.pdf 高一政治第3次月考答案.docx 高一政治第3次月考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