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答案】1.B 2.C
【答案】3.D 4.B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D
12.D 13.A 14.C
【答案】15.A 16.B
17.(1)甲为戈壁,乙为沙漠,丙为黄土。(3分)在物理风化的作用下形成大量的碎屑物;该区域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蚀作用强烈,地表细颗粒物被吹走,留下粗大砾石覆盖地面,形成戈壁。(4分)
(2)主导风向为西北风。(2分)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被风侵蚀、搬运而来,所以说中亚、蒙古应为上风向,黄土高原应为下风向,故黄土高原形成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4分)
(3)A粒径大于B粒径,B粒径大于C粒径。(2分)风力沉积具有分选性;随着风力减小,先沉积大颗粒,在沉积小颗粒,ABC三处距离沙源地依次变远,故沉积物的颗粒粒径依次减小。(4分)
18.答案:(1)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晴天多;北部地形的阻挡造成热量在甲地集聚;北部多山,该地位于阳坡,光照时间长。(6分)
(2)西部地区。(2分)理由:冬季,地处西风的迎风坡;直布罗陀海峡加剧了西风的强度;滨海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风力较大。(4分)
(3)地处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或地球内能释放易引发森林大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空气干燥;地狭人稠,常有人为火灾。(6分)
19.答案:(1)受盛行风带的影响,风力强,风浪大;自西向东的洋流突遇陆地阻挡,形成巨浪;同时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加剧海浪的形成。(6分)
(2)东南信风作用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泛(上涌),带来海底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增多,形成渔场。(4分)
(3)海雾.(1分)沿岸寒流流经,对海域有降温的作用;暖气流经过冷海面,水汽饱和容易凝结成雾。(4分)绝密★启用前
绥化市第七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2024.11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试卷共6页,共19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林奈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在英居住的城市(约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钟”(下图)。“花钟”上的花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根据开放的花的品种,就能判断大致时间。但瑞典“花钟”在北京报告时间时,却存在误差。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午时花(夏季正午开花)刚盛开时。“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 )
A.鹅肠菜 B.野蔷薇 C.芍药 D.半枝莲
2.“花钟”报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壤肥力 ②温差大小 ③地域差异 ④地质构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某地位于北半球,该地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并不是最大。该地区建筑中庭顶部,有一种采用玻璃板下铺设百叶遮阳的建筑形式,可对射入室内的光照强弱进行调节。右图为该地区建筑中庭以及顶部百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为达到较好遮阳效果,该地区一年大部分时间,百叶上方开口朝向为(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4.为使得百叶和正午入射光线保持垂直,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该地区建筑中庭顶部百叶与地面夹角关系为( )
A.一直变小 B.先变小再变大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再变小
招摇山又名“猫儿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西北部,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因山顶巨大花岗岩外形酷似卧伏的猫而得名。猫儿山在寒武纪崛起成山,经剥蚀夷平后,在加里东运动时火山活动剧烈,再次隆起,发育成古老的山地。左图为猫儿山地质构造剖面图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猫儿山首次形成的山地为( )
A.背斜山 B.断层山 C.向斜山 D.活火山
6.猫儿山被外力剥蚀夷平阶段( )
A.内力作用对地形影响大 B.周边湖泊水体堆积物少
C.侵蚀速率大于抬升速率 D.河流侵蚀作用逐渐变强
7.推测“猫儿山”山地的形成过程( )
A.外力堆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活动→外力侵蚀
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外力堆积→岩浆活动→外力侵蚀
C.岩浆活动→外力侵蚀→外力堆积→岩浆活动→外力堆积
D.岩浆活动→外力堆积→外力侵蚀→岩浆活动→外力堆积
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徙而来,现以处理电子垃圾为生。部分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烟尘。左图为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
A.海陆交通便利 B.闲置土地较多 C.工业原料紧缺 D.环境标准较低
9.7月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右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
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
11.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
图里河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地处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界附近,自1990年以来,图里河流域冻土出现退化现象,整个流域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但冬季径流量有所增加。下表为图里河1990~2020年各季节径流量占比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年份 各季节径流量占比(%)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90 22 51 24 3
2000 24 53 19 4
2010 22 47 24 7
2020 27 46 22 5
12.图里河主要补给类型为( )
A.地下水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 C.湖泊补给 D.大气降水补给
13.1990~2020年,图里河流域( )
①下渗量增多②降雨量减少③春季降水量多于冬季④年内径流量变化增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导致1990~2020年图里河冬季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结冰期延长B.积雪融水增多C.地下水补给增多 D.河流蒸发量减少
冰川槽谷横剖面一般呈“U”形,其形态的沿程变化反应冰川侵蚀特征的沿程分异。右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冰川不同部位槽谷横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影响图示冰川槽谷横剖面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冰川厚度 ②基岩性质
③冰川动力 ④冰川温度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6.推测该冰川不同部位槽谷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是( )
A.甲、丙、乙、丁 B.甲、乙、丙、丁
C.乙、丙、丁、甲 D.丙、丁、甲、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关于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被风侵蚀、搬运而来的。下图左示意我国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了沙漠、黄土和戈壁三种地貌,右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简图,其中ABC为三个黄土采样点。
分别指出甲、乙、丙所代表的地貌类型,并简述甲地貌的形成过程。(7分)
根据黄土高原的成因推测影响黄土高原形成的主导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6分)
比较ABC三个采样点黄土粒径大小,并分析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00万人。西西里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但岛上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风力状况明显不同;沿海地区,尤其是西南部,夏季更加酷热。岛上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较好,但时常受森林火灾的困扰。下图示意西西里岛位置及地形分布状况。
(1)从区域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与其他地区相比,甲地夏季更加干热的原因。(6分)
(2)推测岛上冬季风力最强劲的地区,并说明理由。(6分)
(3)简要分析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好望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称为“风暴角”。这里除风暴为害外,冬季还常常有前部犹如悬崖峭壁,后部则像缓缓山坡的“杀人浪”出现。再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海况就更加恶劣,因此,好望角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材料二:右图为好望角附近区域图。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可与秘鲁渔场相媲美。
(1)根据图文信息,请分析好望角“杀人浪”常常在冬季出现的原因。(6分)
(2)Q海域鱼类资源丰富,请说明其原因。(4分)
(3)航行到好望角的船只进入Q海域后,除海上风暴外还有可能遇上哪种不利于航行的海上气象,请分析原因。(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