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一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C
2. D
3. A
4. B
5. B
6. B
7. C
8. B
9. C
10. C
11.B
12. A
13. D
14. B
15. A
16.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 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 工人的工资,这损害了美国工人阶级的利益,罢工是美国工人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2)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是资本 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②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 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灭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③罢工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涨薪只是暂时缓和了阶级 矛盾,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所以涨薪只能让罢工问题得到缓和,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18.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社会主义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的前景。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19.
(1)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探月发展道路,为我国探月工程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方向指导。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为 我国探月工程发展提供理论指导。③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促进中国探月工程的持续快速发展。 ④在实践中造就的探月文化和探月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积极投身于伟大的航天事 业,为探月工程作出重大贡献。
(2)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航天人奋斗圆梦,正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成就的生动缩影。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 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航天人将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一代代航天人坚持党的领导,推动航天事业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 式发展,让中国航天更好造福民众。
20.
示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的显著标识,也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召唤,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练就过硬本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敢做时代先锋,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要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永葆“闯”的 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不畏困难,砥砺前行,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2024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一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上午8:00-9:15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穿越文,是文艺作品中很流行的一种题材,游走在现实与历史两个时空,用现代智慧和古代思想进行碰撞。试想一下如果你穿越了,你看到的景象符合历史情境的是( )
①穿越到原始社会,看到一群原始人手持铁质弓箭在围猎野兽
②穿越到奴隶社会,看到奴隶主手捧青铜器举行祭天仪式
③穿越到封建社会,看到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作
④穿越到原始社会,看到原始人在用文字记录部落里发生的大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一书分以下六个阶段概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一、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三、开辟人类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
五、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
六、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结合目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石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逃出大英博物馆》作为一部冲上全网热搜榜网络短剧,以独特的视角让人们更加关注海外流失文物的命运。据统计,大英博物馆收藏着两万多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多是1860年前后被列强武力抢夺带走的。对当时的中国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当时的中国正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当时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③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是当时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④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24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地大街小巷装扮一新,满眼都是“中国红”,人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下面关于中华人民和国成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5. 燃爆2024年国庆档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讲述2.5万志愿军在悬殊的军力对比下,依靠智慧和勇气坚守阵地12个昼夜,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粉碎了美军的战略企图,谱写了波澜壮阔的雄壮史诗。这场战役取得胜利得益于( )
①新中国的成立极大鼓舞了志愿军战士的斗志②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毛泽东根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必要准备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③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下图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基础发生革命性变化
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表明我国已不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富起来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1956年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对中共八大认识正确的是( )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③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④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谱写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②是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也给世界提供了更多共同发展的机遇。下列关于中国对外开放历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②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④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A. ①—④—③—②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④—②—③
11.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②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具体的方法
③能够直接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④是办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会史上金牌“零”突破。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的成绩,创造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佳参赛纪录,在多个项目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取得骄人成绩得益于( )
①走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
②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政治优势,坚定制度自信
③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坚定理论自信
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是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他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这启示广大青年要( )
①投身西部,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②深钻精研,练就过硬本领服务人民
③砥砺自我,为实现个人利益努力奋斗④坚定信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梦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规模连上台阶。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3年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223倍,年均增长7.9%。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经济增长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最高标准
③中国实现由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飞跃④我们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在城市,公交车不再拖着“黑尾巴”,新能源汽车加速奔跑;在农村,北方地区数千万的家庭告别散煤取暖,用上更清洁的取暖方式;在工厂,超低排放改造让燃煤电厂更加清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蓝天白云成为常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①有利于推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②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路线图”和“方法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202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时,同当地农民群众和农技人员亲切交流,勉励乡亲们再接再厉,把苹果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火红的苹果,镌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密码,连接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由此可知( )
①乡村振兴是党领导人民全部工作的中心②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③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④中国式现代化是摒弃西方现代化的全新道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10月1日,由于工资等问题导致新劳动合同谈判破裂,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36个港口约4.5万名码头工人举行罢工。业内人士担忧,港口大规模罢工不仅会对美国经济产生“毁灭性影响”,同时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动荡。10月3日,码头工人接受雇主加薪62%并且十年内不得安装任何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的提议后,同意重返工作岗位,持续3天的美国港口罢工暂告一段落。
材料二 罢工一直是美国劳工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取得了提高工资、8小时工作制、五一劳动节等一系列胜利的果实。但也有人认为,这一模式迫使未来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更高的劳动力成本和更低的技术效率。更严重的是,当企业无法承受这种成本压力时,是否会选择外包或直接迁移生产线,从而导致更多的失业?这种“饮鸩止渴”的劳工保护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知识分析美国工人罢工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知识,说明涨薪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和事实反复证明,社会主义与中国是一场双向奔赴的选择。社会主义给了中国以精神支撑,中国为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灵魂。社会主义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下已完美契合于中国,中国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最完美的国家。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我们用胜利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历史也雄辩地证明了: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与中国是一场双向奔赴的选择”。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加以阐明。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实施20周年。20年来,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从嫦娥三号携带月球车实现了落月梦想,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从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胜利归来,再到嫦娥六号首次开启月背挖宝之旅,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都是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的生动实践。20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深空探测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实现部分领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探月之路。
材料二 2024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一代代航天人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推动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分析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重大成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启示。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中国吹起改革春风。无数中国青年义无反顾地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实现创业梦。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拼搏奋斗,担当作为,建立了青春功勋。50多万支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投身抗疫斗争。脱贫攻坚中的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中的创业青年、科技自立自强攻坚中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数不胜数。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最强音,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擘画与战略部署。中国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放飞梦想、激扬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你所在班级准备开展以“全面深化改革,青年挺膺担当”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撰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