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3.1.1 种子的萌发【分层作业】1.煮熟的大豆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能萌发,原因是( )A.胚不完整 B.缺少营养物质 C.处于休眠状态 D.胚已经死亡2.探究“氧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设计此实验的变量是( )A.温度 B.水分 C.氧气 D.光照3.下表为某小组同学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他们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罐头瓶 实验材料 处理 环境① 干燥的大豆种子+浸清水的棉花 拧紧瓶盖 室温② 干燥的大豆种子 拧紧瓶盖 室温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4.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合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顺序是( )A.甲先发芽 B.乙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5.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的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 )A.有种皮,起保护作用 B.子叶贮存着营养物质C.有成熟且完整的胚 D.胚根发达,能够吸收外界营养6.如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B.该实验探究的是空气、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D.甲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7.以下是小伟用黄豆发豆芽的实验,请分析回答:(1)黄豆选材的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陈年霉变的种子多数不能萌发,虫噬空缺的种子多数不能萌发,当年饱满的种子萌发良好。这些情况说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胚。(2)发豆芽技术的探究。实验前将选好的黄豆浸泡一天,取出分成三等份,处理如下并观察:容器编号 A B C处理方法 用底部无孔的容器盛放,水浸没种子 用底部有细孔的容器盛放,保持种子湿润,发热时及时淋水降温 用底部有细孔的容器盛放,保持种子湿润,发热时不淋水结果观察 头两天萌发,随后种子逐渐腐烂 萌发良好,一周左右发豆芽成功 头两天萌发,随后表层以下的种子逐渐腐烂①B和C容器内黄豆发热说明种子萌发时进行旺盛的______________作用,该作用的意义是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__。②实验表明,发豆芽的技术要求是:水不能浸没种子,且高温时需淋水降温。这是因为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_______________、适宜的_______________和充足的_______________。(3)夏天,豆芽易变“老”、腐烂。你想到的保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8.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6只培养皿,先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分别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冷却后平铺在培养皿内。②挑选子粒饱满、完好无损的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六等份,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放到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一次并适时喷水。③6天后,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实验装置 A B C D E F温度(℃) 10 15 20 25 30 35发芽数量(粒) 48 74 82 94 84 75请分析回答:(1)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2)6只培养皿均不能密封,且不能使水没过种子,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3)为了找到发芽的最适温度(精确到1℃),应该在_____(填温度范围)之间补充几个相同的实验装置。(4)过一段时间,预计某装置内种子全部萌发,却有2粒没有发芽,原因是_____(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5)该兴趣小组又对普通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_____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播种密度过大,作物的叶片互相遮光,从而影响_____的效率,造成作物的产量下降。【参考答案】1.D2.C3.C4.C5.C6.D7.答案:(1)完整;活力(2)①呼吸;动力;②水分;温度;空气(3)袋装冷藏8.答案:(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或25℃是适于种子萌发的温度)(2)充足的空气(3)21-29℃(4)胚不完整、种子没有生命力(5)120;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