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校际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校际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仁寿县23级高二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
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共 48分)
1.量子力学作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核心理论,提供了认知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与概念框架。对物理学家而言,以量子力学为核心的量子理论提供了理解实在世界的新态度;对哲学家而言,量子理论开辟了思想的新领域。量子力学与哲学的关系
①说明哲学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 ②是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③彰显了科学与哲学在思维深处的互动 ④证明了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能体现这“两个对子”的选项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存在即被感知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可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指导和具体的方法
③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显眼包”是2023年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显眼”指明显而容易被看到,因而引人注目;“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人。“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流行词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每年的流行词的变化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体现了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④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人可以在认识和改造规律的基础上,造福人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卫星发射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有送别属性,表明意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以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体现意识的能动性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指出,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基于
①调查研究可把握事物的规律,为完成使命任务提供行动依据
②调查研究获得的符合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发挥能动反作用
③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正确的决策,就无所谓调查研究
④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没有驾驶员,公交车视情况自动转弯、直行,遇到交通信号灯和行人会减速、停车,到了公交站自动变道停靠。随着一代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装有“驾驶脑”的智能汽车会比人工驾驶的汽车更舒适更安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驾驶脑”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是产生意识的前提
②人工智能可模拟人的思维的部分功能,代替人类某些活动
③人类可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④意识是主观内容与客观形式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联合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研究,揭示了玉米父、母本杂种优势群趋同与趋异选择的遗传规律,解析了玉米基因组分化特征及其对杂种优势的贡献,为新时期玉米自交系创制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这体现
①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科学研究活动推动科技发展刷新世界本质
③人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④正确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202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暂行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全国碳排放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目的是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推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该条例的制定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 ②正确的意识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④意识活动具有预见性,可以精准把握实践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近年来,我国不断有新物种被发现,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拓展了新空间。例如,石山油桐的发现,为油桐产业发展、油桐新品种培育、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新路径。这说明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联系多样性取决于人类实践活动多样性 ④人为事物联系要以自在事物联系为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 美国日前正式推出《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旨在通过巨额产业补贴和遏制竞争的霸道条款,推动芯片制造“回流”本土。不少专家认为,该芯片法案逆潮流反规律,在打压其他国家的同时,也给自己甚至全球的经济发展造成伤害。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机制,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坚持统筹协同推进,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上述做法蕴涵的哲理是
①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问题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努力促使事物部分功能之和最大化
③立足于关键部分,发挥其对事物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④优化事物的内部结构,使整体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下列名句中,蕴含发展观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 下面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促进质变只有增加事物的数量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由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总趋势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这十年,中国没有丝毫懈怠、没有丝毫犹豫,奋楫勇进、蹄疾步稳,大踏步赶上并引领时代,网络强国的宏伟图景已清晰可见。由此可见( )
①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事物都要经历从肯定到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③善于抓住机遇才能更好地赢得优势和主动权 ④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高瞻远瞩、积极谋划,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动态的,这决定了生产关系也要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围绕突破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广泛征集意见,科学论证评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确定立法项目。本次立法法修改,下“放”了立法权,284个设区市将拥有地方立法权,这可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量事务无法可依的情形,同时可以加快推进地方立法进程,倒逼地方政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知识,分析立法法的修改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者,国之魂。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2023年9月20日,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面向广大团员和青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通知》。通知中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搭建舞台。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是落实党管青年工作原则。通知中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说明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原因。(14分)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三峡大坝……如今,这些都已成为现实,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初的设想。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的蓝图已绘就,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需要我们在“新长征”中大胆探索。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状态的相关知识,阐述你对“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的认识。(12分)仁寿县23级高二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CAB
6-10: CBCDA
11-16:DCBADB
非选择题
17、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我国应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5分)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我国应高瞻远瞩,积极谋划,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5分)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我国应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4分)
18、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4分)
②法律修改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既广泛征集意见,又科学论证评估,合理下放立法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6分)
③法律修改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法律修改的理论指引、行动指南。(2分)
19、
①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和个人奋斗的“小目标”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分)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着眼于整体,统筹全局;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实现为个人追逐奋斗的“小目标”搭建舞台、奠定基础。(6分)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以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把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积极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实现个人奋斗的“小目标”和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有机统一。(6分)
20、
①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把蓝图变成现实要重视量的积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砥砺前行的“长征”。(4分)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我们要抓住开局起步的关键期,促成质的飞跃。(4分)
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党在百年伟业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伟业,强国复兴的蓝图在实践探索中一步步变为现实。(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