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2a-2d 说课稿(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2a-2d 说课稿(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2a- 2d 说课稿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2a-2d。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围绕“健康与急救”这一话题展开,主要学习如何询问和表达身体的不适以及给出相应的建议。Section A 2a 2d 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将通过听力、对话练习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关于身体部位和疾病的词汇,学习如何用 should 和 shouldn't 来表达建议,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 教学内容 2a -2b 主要是听力练习,学生需要听取有关人们身体不适的对话,并完成相应的信息匹配和填空任务,从而训练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 2c 是基于听力内容的口语练习,要求学生模仿听力中的对话,就身体不适及建议进行问答,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d 是一段完整的对话,呈现了更加真实自然的语言情境,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并掌握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询问病情、描述症状以及提供建议,进一步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初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基础语法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他们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对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话题较为关注。然而,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不能准确捕捉听力中的关键信息,在口语表达时会出现语法错误或表达不够流畅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维度: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与身体部位和疾病相关的词汇,如 headache, stomachache, toothache, sore throat 等,以及表达建议的句型“should + 动词原形”和“shouldn't + 动词原形”。 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学生能够听懂有关身体不适及建议的简单对话,并能准确获取关键信息,能够就常见的身体不适进行流利的问答,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2d 对话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并能进行角色扮演,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预测听力内容以及做笔记的听力技巧。 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表达建议的句型结构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健康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急救常识,增强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与身体部位和疾病相关的词汇以及表达建议的句型“should + 动词原形”和“shouldn't + 动词原形”。 听懂并理解 2a 2b 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完成相关练习;能够熟练朗读并表演 2d 对话,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交流。 2.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should”和“shouldn't”来表达合理的建议,尤其是在不同情境下的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自然流畅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表达,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如医院看病、朋友之间互相询问健康状况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运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2. 任务驱动法:设计一系列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如听力任务、口语练习任务、角色扮演任务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Leadin)(3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与身体不适相关的图片,如头痛的人、肚子疼的孩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What's wrong with them ” “What should they do ”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话题“Health and First Aid”,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复习已学的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词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词汇学习(Vocabulary Learning)(5 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新的与疾病相关的词汇,如 headache, stomachache, toothache, sore throat, fever, cough 等,并配以相应的图片和发音示范,让学生跟读单词,注意单词的发音和拼写。然后通过单词拼写比赛、抢答等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听力训练(Listening Practice)(10 分钟) 2a 听力练习:播放 2a 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先整体感知对话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将人物与身体不适进行匹配。播放听力材料前,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题目,预测听力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播放完第一遍后,让学生核对答案,如有错误,再次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 2b 听力练习:播放 2b 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完成对话填空。在播放听力材料前,提醒学生注意关键词和短语,如 have a + 疾病名称、should/shouldn't 等,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做听力填空的技巧,如先快速浏览题目,了解需要填写的信息类型,然后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捕捉相关信息并做好笔记。播放完听力材料后,让学生核对答案,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4. 口语练习(Speaking Practice)(10 分钟) 2c 口语模仿:让学生模仿 2a 和 2b 听力材料中的对话,就身体不适及建议进行问答练习。学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交换角色,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6 人,给每个小组一个关于身体不适的情景话题,如“My friend has a cold. What should he/she do ”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为情景中的人物提供合理的建议。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5. 对话学习与角色扮演(Dialogue Learning and Roleplay)(10 分钟) 阅读 2d 对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2d 对话,理解对话的大致内容,找出对话中的新词汇、短语和句型,如 lie down, take one's temperature, have a fever 等,并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讲解重点:对 2d 对话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详细讲解,通过举例、造句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其用法,并进行跟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角色扮演:让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 2d 对话,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对话进行适当的改编和拓展,增加对话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教师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 课堂小结(Summary)(3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与身体部位和疾病相关的词汇、表达建议的句型“should + 动词原形”和“shouldn't + 动词原形”以及 2d 对话中的重点知识。通过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7. 作业布置(Homework)(4 分钟) 让学生根据 2d 对话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健康建议的短文,要求字数不少于 80 字,用上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或朋友的健康状况,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汇报交流。通过作业布置,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 1.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及时的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终结性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短文写作的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的详细程度和准确性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同时,在单元测试中,也将重点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八、板书设计 我将采用主板书和副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板书设计。主板书主要呈现本节课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如: What's the matter Body parts: head, stomach, tooth, throat, etc. Illnesses: headache, stomachache, toothache, sore throat, fever, cough Suggestions: should + 动词原形(e.g. should lie down, should drink some water) shouldn't + 动词原形(e.g. shouldn't eat too much junk food) 副板书则用于展示听力练习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典型错误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讲解和强调。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