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资源简介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我国四地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与民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藏碉房坚固便于防风 B.黑龙江木楞屋低矮便于供暖
C.海南高脚船屋便于密闭保暖 D.蒙古包白色材质便于夏季防晒
2.图中的民居建筑与其所在气候区特点对应错误的是(  )
A.①—冬暖夏凉 B.②—冷湿
C.③—暖湿 D.④—冬冷夏热温差大
【答案】1.C
2.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我国某纬线东西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我国地势特征(  )
A.地形多种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4.受地势影响( )
A.海洋气流翻越青藏高原,形成季风降水
B.青藏高原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
C.农业生产方式单一
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能丰富
【答案】3.B
4.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5.(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粤犬吠雪”意为粤地之犬看到降雪现象而受惊狂吠,该省是(  )
A.安徽省 B.广东省 C.湖南省 D.广西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粤犬吠雪”中的“粤”是广东省的简称。
故答案为:B 。
【点评】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简称的由来有的一般是,取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有的用本省的山名或河流名命名,有的是根据本省的历史命名。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今年11月我国海南省毛纳村举行了一场“雨林时光”田园实景演出。下图为海口的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从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得出,当地(  )
A.气温均高于20℃ B.全年温差大
C.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D.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7.毛纳村吸引黑龙江省的气候资源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造成海南、黑龙江省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 )
①地形 ②纬度 ③冬季风 ④昼夜长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6.D
7.D
8.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线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6.该地1月气温约16℃;全年温差较小;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海南省毛纳村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两地温差较大,因此毛纳村吸引黑龙江省的气候资源在冬季。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黑龙江省与海南比较,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海南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②正确;黑龙江省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近,受其影响明显,温度低,海南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其影响较小,温度高,③正确;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故黑龙江省白昼比海南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反之亦然,④正确。地形因素不是造成海南、黑龙江省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生态发展理念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数量
B.华北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渔业生产
C.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草
D.江南丘陵地区大面积开垦耕地
【答案】C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0.(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现有一批急救药品需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越快送达越好。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答案】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解析】【分析】急救药品的体积很小,且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送到,所以应该选择的是速度最快,价格最高昂的航空运输;
故答案为:D。
【点评】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的是水路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运输量大,价格低的是铁路运输,连续性强,受恶劣天气影响最小的是管道运输。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北方地区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俗,南方则是“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冬至的习俗差异反映了南北方粮食作物的差异,那么饺子、汤圆的主要原料分别是( )
A.大豆、小麦 B.小麦、水稻 C.水稻、土豆 D.玉米、小麦
12.上述南北方饮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热量
【答案】11.B
12.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影响发展农业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社会因素有交通、技术、市场和政策等。
11.饺子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来自于小麦;汤圆的原料是大米,来自于水稻。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属于半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所以北方地区主食以面食为主;而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因此南方地区主食以大米为主。即影响我国南北方饮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环渤海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本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劳动力 D.水源
14.下列不属于该区河流特征的是(  )
A.含沙量大 B.水位变化大 C.洪水泄洪快 D.有结冰期
15.关于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不正确的是(  )
A.煤、铁、海盐资源丰富 B.河运、铁路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 D.消费市场广阔
16.下列做法,符合该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是(  )
A.开垦陡坡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河流下游修建水库,发展水电事业
C.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大面积开发滨海湿地,扩大城市空间
【答案】13.D
14.C
15.B
16.C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7.(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图,简要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1)结合图2,完成知识结构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
(2)分析图中甲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
【答案】(1)疏松;少;增加;丁;低平;慢;小;淤积;抬高
(2)蓄水,蓄洪,拦沙,发电。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丁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桃花峪,对应④;丙为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河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①疏松;而且这里植被遭到破坏,植被覆盖②少,地表得不到植被保护;在夏季降水集中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含沙量③增加;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势⑤平坦,河道变宽,流速⑥减慢、落差⑦小,泥沙⑧沉积,河床⑨抬高,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
(2)读图分析可知,甲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黄河干流,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蓄洪、拦沙减淤、蓄水、发电等综合效益。
故答案为:(1)疏松;少;增加;丁;低平;慢;小;淤积;抬高;(2) 蓄水,蓄洪,拦沙,发电。
【点评】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是丁桃花峪,对应④;丙为上中游分界线河口;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①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植被覆盖②少,地表得不到植被保护,在夏季降水集中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含沙量③增加,下游地势⑤平坦,河道变宽,流速⑥减慢、落差⑦小,泥沙⑧沉积,河床⑨抬高,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
(2)读图可知,甲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黄河干流,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蓄洪、拦沙减淤、蓄水、发电等综合效益。
18.(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为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1)根据土地结构图描述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2)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分析我国耕地占比小的自然原因。
【答案】(1)土地类型多样,耕地少,难利用土地面积大。
(2)非季风区面积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面积大),山区面积大。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特点:①土地类型多样,包括草地、林地、耕地、沙漠石山等,种类齐全;②耕地少,仅占13.5%;③难利用土地占比大,占21.6%。
(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等地形,其中大部分地形并不适宜农业生产,导致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耕地面积有限;另外我国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面积大,属于非季风区,降水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因此导致耕地面积受到影响,耕地占比小。
故答案为:(1) 土地类型多样,耕地少,难利用土地面积大。 (2) 非季风区面积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面积大),山区面积大。
【点评】(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其解决措施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读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特点:①土地类型多样,包括草地、林地、耕地、沙漠石山等,种类齐全;②可利用草地占比32.5%,林地占比16.7%,耕地占比13.5%,沙漠石山占比21.6%,建筑用地占比15.7%,耕地面积最小,耕地少;③难利用土地占比21.6%,即难利用土地面积大。
(2)我国耕地占比较小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地形复杂: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等地形,其中大部分地形并不适宜农业生产,导致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耕地面积有限;②气候条件:我国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面积大,不同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种植有一定的限制,导致耕地面积受到影响,耕地占比小。
19.(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长江流域图。
(1)B为长江三峡水库大坝。分析其建大坝的地形条件。
(2)A区域是汉江和长江共同冲积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大米商品粮基地。分析其盛产大米的优势资源。
(3)分析上海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
【答案】(1)长江三峡峡谷深(落差大)且长,背靠汇水盆地。
(2)水稻田(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气候暖湿,土壤肥沃。
(3)地处江海大型港口水运交通要道,造船工业历史悠久。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 B为长江三峡水库大坝。该地建大坝的地形条件有:①三峡地区是一个峡谷地形,两岸陡峭,落差大,这种地形有利于修建大坝,可以利用两岸的天然支撑力来支撑大坝的重量;②背靠汇水盆地,腹地广,出口窄,腹地广有利于集水,出口窄,有利于建坝。
(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区域是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大米商品粮基地。该地盛产大米的优势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江汉平原地形平坦,水稻田面积广大,适合机械化耕作;②长江和汉江的水源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有利于稻田的水稻种植;③江汉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暖湿,适宜水稻的生长;④土地肥沃,土壤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适合水稻的生长。
(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上海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上海位于长江口,毗邻东海,地处江海大型港口水运交通要道,是我国重要的海洋门户城市之一,这使得上海在海运和造船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便于海上物流和船舶建造;上海造船工业发展早,历史悠久。
故答案为:(1) 长江三峡峡谷深(落差大)且长,背靠汇水盆地。 (2) 水稻田(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气候暖湿,土壤肥沃。 (3) 地处江海大型港口水运交通要道,造船工业历史悠久。
【点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江汉平原,位于汉地华中“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得名。江汉平原位于两湖盆地西部和中部,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中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1)长江三峡水库建大坝的地形条件:①三峡地区是一个峡谷地形,两岸陡峭,落差大,这种地形有利于修建大坝,可以利用两岸的天然支撑力来支撑大坝的重量;②背靠汇水盆地,腹地广,出口窄,腹地广有利于集水,出口窄有利于建坝。
(2)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大米商品粮基地,盛产大米的优势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江汉平原地形平坦,水稻田面积广大,适合机械化耕作;②长江和汉江的水源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有利于稻田的水稻种植;③江汉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多雨,适宜水稻的生长。充足的阳光和降雨量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大米的产量和品质;④土地肥沃,土壤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适合水稻的生长。
(3)上海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地理位置优势,上海位于长江口,毗邻东海,地处江海大型港口水运交通要道,是我国重要的海洋门户城市之一。这使得上海在海运和造船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便于海上物流和船舶建造;上海造船工业发展早,历史悠久。
1 / 1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我国四地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与民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藏碉房坚固便于防风 B.黑龙江木楞屋低矮便于供暖
C.海南高脚船屋便于密闭保暖 D.蒙古包白色材质便于夏季防晒
2.图中的民居建筑与其所在气候区特点对应错误的是(  )
A.①—冬暖夏凉 B.②—冷湿
C.③—暖湿 D.④—冬冷夏热温差大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我国某纬线东西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我国地势特征(  )
A.地形多种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4.受地势影响( )
A.海洋气流翻越青藏高原,形成季风降水
B.青藏高原成为大江大河发源地
C.农业生产方式单一
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能丰富
5.(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粤犬吠雪”意为粤地之犬看到降雪现象而受惊狂吠,该省是(  )
A.安徽省 B.广东省 C.湖南省 D.广西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今年11月我国海南省毛纳村举行了一场“雨林时光”田园实景演出。下图为海口的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从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得出,当地(  )
A.气温均高于20℃ B.全年温差大
C.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D.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7.毛纳村吸引黑龙江省的气候资源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造成海南、黑龙江省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 )
①地形 ②纬度 ③冬季风 ④昼夜长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生态发展理念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数量
B.华北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渔业生产
C.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草
D.江南丘陵地区大面积开垦耕地
10.(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现有一批急救药品需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越快送达越好。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北方地区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俗,南方则是“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冬至的习俗差异反映了南北方粮食作物的差异,那么饺子、汤圆的主要原料分别是( )
A.大豆、小麦 B.小麦、水稻 C.水稻、土豆 D.玉米、小麦
12.上述南北方饮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热量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环渤海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本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劳动力 D.水源
14.下列不属于该区河流特征的是(  )
A.含沙量大 B.水位变化大 C.洪水泄洪快 D.有结冰期
15.关于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不正确的是(  )
A.煤、铁、海盐资源丰富 B.河运、铁路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 D.消费市场广阔
16.下列做法,符合该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是(  )
A.开垦陡坡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河流下游修建水库,发展水电事业
C.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大面积开发滨海湿地,扩大城市空间
17.(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图,简要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1)结合图2,完成知识结构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
(2)分析图中甲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
18.(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为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1)根据土地结构图描述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2)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分析我国耕地占比小的自然原因。
19.(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读长江流域图。
(1)B为长江三峡水库大坝。分析其建大坝的地形条件。
(2)A区域是汉江和长江共同冲积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大米商品粮基地。分析其盛产大米的优势资源。
(3)分析上海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答案】3.B
4.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5.【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粤犬吠雪”中的“粤”是广东省的简称。
故答案为:B 。
【点评】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简称的由来有的一般是,取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有的用本省的山名或河流名命名,有的是根据本省的历史命名。
【答案】6.D
7.D
8.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线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6.该地1月气温约16℃;全年温差较小;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海南省毛纳村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两地温差较大,因此毛纳村吸引黑龙江省的气候资源在冬季。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黑龙江省与海南比较,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海南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②正确;黑龙江省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近,受其影响明显,温度低,海南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其影响较小,温度高,③正确;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故黑龙江省白昼比海南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反之亦然,④正确。地形因素不是造成海南、黑龙江省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0.【答案】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解析】【分析】急救药品的体积很小,且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送到,所以应该选择的是速度最快,价格最高昂的航空运输;
故答案为:D。
【点评】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的是水路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运输量大,价格低的是铁路运输,连续性强,受恶劣天气影响最小的是管道运输。
【答案】11.B
12.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影响发展农业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社会因素有交通、技术、市场和政策等。
11.饺子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来自于小麦;汤圆的原料是大米,来自于水稻。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属于半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所以北方地区主食以面食为主;而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因此南方地区主食以大米为主。即影响我国南北方饮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13.D
14.C
15.B
16.C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7.【答案】(1)疏松;少;增加;丁;低平;慢;小;淤积;抬高
(2)蓄水,蓄洪,拦沙,发电。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丁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桃花峪,对应④;丙为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河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①疏松;而且这里植被遭到破坏,植被覆盖②少,地表得不到植被保护;在夏季降水集中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含沙量③增加;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势⑤平坦,河道变宽,流速⑥减慢、落差⑦小,泥沙⑧沉积,河床⑨抬高,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
(2)读图分析可知,甲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黄河干流,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蓄洪、拦沙减淤、蓄水、发电等综合效益。
故答案为:(1)疏松;少;增加;丁;低平;慢;小;淤积;抬高;(2) 蓄水,蓄洪,拦沙,发电。
【点评】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是丁桃花峪,对应④;丙为上中游分界线河口;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①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植被覆盖②少,地表得不到植被保护,在夏季降水集中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含沙量③增加,下游地势⑤平坦,河道变宽,流速⑥减慢、落差⑦小,泥沙⑧沉积,河床⑨抬高,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
(2)读图可知,甲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黄河干流,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蓄洪、拦沙减淤、蓄水、发电等综合效益。
18.【答案】(1)土地类型多样,耕地少,难利用土地面积大。
(2)非季风区面积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面积大),山区面积大。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特点:①土地类型多样,包括草地、林地、耕地、沙漠石山等,种类齐全;②耕地少,仅占13.5%;③难利用土地占比大,占21.6%。
(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等地形,其中大部分地形并不适宜农业生产,导致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耕地面积有限;另外我国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面积大,属于非季风区,降水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因此导致耕地面积受到影响,耕地占比小。
故答案为:(1) 土地类型多样,耕地少,难利用土地面积大。 (2) 非季风区面积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面积大),山区面积大。
【点评】(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其解决措施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读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特点:①土地类型多样,包括草地、林地、耕地、沙漠石山等,种类齐全;②可利用草地占比32.5%,林地占比16.7%,耕地占比13.5%,沙漠石山占比21.6%,建筑用地占比15.7%,耕地面积最小,耕地少;③难利用土地占比21.6%,即难利用土地面积大。
(2)我国耕地占比较小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地形复杂: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等地形,其中大部分地形并不适宜农业生产,导致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耕地面积有限;②气候条件:我国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面积大,不同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种植有一定的限制,导致耕地面积受到影响,耕地占比小。
19.【答案】(1)长江三峡峡谷深(落差大)且长,背靠汇水盆地。
(2)水稻田(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气候暖湿,土壤肥沃。
(3)地处江海大型港口水运交通要道,造船工业历史悠久。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 B为长江三峡水库大坝。该地建大坝的地形条件有:①三峡地区是一个峡谷地形,两岸陡峭,落差大,这种地形有利于修建大坝,可以利用两岸的天然支撑力来支撑大坝的重量;②背靠汇水盆地,腹地广,出口窄,腹地广有利于集水,出口窄,有利于建坝。
(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区域是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大米商品粮基地。该地盛产大米的优势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江汉平原地形平坦,水稻田面积广大,适合机械化耕作;②长江和汉江的水源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有利于稻田的水稻种植;③江汉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暖湿,适宜水稻的生长;④土地肥沃,土壤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适合水稻的生长。
(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上海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上海位于长江口,毗邻东海,地处江海大型港口水运交通要道,是我国重要的海洋门户城市之一,这使得上海在海运和造船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便于海上物流和船舶建造;上海造船工业发展早,历史悠久。
故答案为:(1) 长江三峡峡谷深(落差大)且长,背靠汇水盆地。 (2) 水稻田(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气候暖湿,土壤肥沃。 (3) 地处江海大型港口水运交通要道,造船工业历史悠久。
【点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江汉平原,位于汉地华中“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得名。江汉平原位于两湖盆地西部和中部,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中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1)长江三峡水库建大坝的地形条件:①三峡地区是一个峡谷地形,两岸陡峭,落差大,这种地形有利于修建大坝,可以利用两岸的天然支撑力来支撑大坝的重量;②背靠汇水盆地,腹地广,出口窄,腹地广有利于集水,出口窄有利于建坝。
(2)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大米商品粮基地,盛产大米的优势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江汉平原地形平坦,水稻田面积广大,适合机械化耕作;②长江和汉江的水源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有利于稻田的水稻种植;③江汉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多雨,适宜水稻的生长。充足的阳光和降雨量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大米的产量和品质;④土地肥沃,土壤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适合水稻的生长。
(3)上海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地理位置优势,上海位于长江口,毗邻东海,地处江海大型港口水运交通要道,是我国重要的海洋门户城市之一。这使得上海在海运和造船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便于海上物流和船舶建造;上海造船工业发展早,历史悠久。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