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级高三年级考试
地理
一、单选题(共16 题,每题3分,共48分)
2024年9月20日,智慧农业博览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在农博岛上的制种农田内,各类智慧农业机械正在自动化运行。在博览园LED人工光植物工厂里,奶油生菜、小白菜等品种长势良好。在大数据中心监控大屏前,“空天地”联动,实时反映着大田环境,成都正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各类智慧农业机械自动化运行,有利于制种大户( )
A.提高种子产量 B.缓解农忙时节用工荒
C.吸引村民回乡就业 D.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
2.与传统栽培相比,植物工厂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的突出优势是( )
A.运营维护成本更低 B.农产品品质更佳
C.减少了环境污染 D.生产摆脱时空限制
3.“空天地”联动,实时监控大田环境,主要用到的技术手段是( )
A.RS B.GPS C.GIS D.BDS
2010—2020年,中国人口累积增长了5.77%,年均增长5.6‰,延续了低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下图示意2010—2020年中国部分省份人口增长相关数据和中国政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处于零增长线与对等增长线之间的省区( )
A.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B.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C.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为新疆 D.机械增长率最高的是河南
5.我国|机械负增长率|>自然增长率≥0的省区,从地形上主要为( )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6.如果从乌鲁木齐到福州画一条剖面线,那么我国的人口机械增长率分布大致呈( )
A.“V”型 B.“—”型 C.“W”型 D.“M”型
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南侧某海域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该海域冲蚀和淤积相结合的变化显著。下图示意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及1990~2020年研究区域内水深4米和8米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研究区域内水深4米与8米之间坡度最陡的年份是( )
A.1990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20年
8.1990-2020年研究区域内近岸海域海底冲淤变化为( )
A.持续淤积 B.持续侵蚀 C.先淤积后侵蚀 D.先侵蚀后淤积
9.2010-2020年研究区域海岸线变化是由于( )
①大气降水增多②植被覆盖率提高③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④中上游水利设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示意正常年份和异常年份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昆明准静止锋并非“静止”,而是常在某一位置附近摆动,具有“昼伏夜出”(昼伏即东退,夜出即西进)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异常年份昆明准静止锋位于哀牢山西南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
A.哀牢山气温较高 B.乌蒙山脉阻挡作用较弱
C.冬季风势力较强 D.西南暖气团的湿度较大
11.影响昆明准静止锋“昼伏夜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表植被 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住宅区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13.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 )
A.市中心 B.街道两侧 C.主干道交会处 D.城市绿地
九段沙位于长江口外南、北槽水道之间,于20世纪70年代出露江面,包括江亚南沙、上沙、中沙和下沙及附近水域。近几十年来,长江年输沙量变化显著,却未能影响九段沙的面积变化趋势。读“九段沙位置示意图”(左图)和长江下游某水文站年输沙量变化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近几十年来,九段沙的面积变化趋势可能是( )
A.波动缩小 B.持续缩小 C.持续扩大 D.保持稳定
15.近几十年来,九段沙面积变化最显著的可能是( )
A.江亚南沙 B.上沙 C.中沙 D.下沙
16.长江年输沙量变化对入海口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
A.水体污染加剧 B.湿地系统遭破坏
C.旱涝灾害减少 D.生物多样性增加
二、综合题(52分)
1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柴达木盆地南部山区岩层中含钾量较高,其北部的察尔汗盐湖蕴藏丰富的含钾、镁等无机盐资源。
(1)(6分)指出图1所示河流甲至乙河段含钾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来到察尔汗盐湖,如果天气条件合适,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湖水如镜,倒映着天空的云彩和周围的群山。在湖边漫步,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图2)。
(2)(4分)说明察尔汗盐湖能够出现“天空之镜”景象需具备的天气条件。
地处戈壁瀚海的察尔汗盐湖,氯化钾储量巨大,占全国总储量的97%。当地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供给全国大多数农业主产区。
(3)(6分)探讨察尔汗盐湖地区大力发展钾肥产业对当地可能产生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是黑枸杞的主要产区,播种期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和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地膜上仍要覆土约2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4分)分别说明播种期间用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对作物生长所需光、热、水条件的调节作用。
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的绿地里,气温比周围裸地或建筑聚集处气温低0.5℃以上的现象。绿地和树木对区域小气候的改善明显。尺度放大,中心城区相对于郊区气温的差值更大,称为城市热岛,且我国北方城市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会增大。下图为“绿岛效应”示意图。
(1)(6分)解释“绿岛效应”中绿地近地面气温较低的原理。
(2)(4分)说明我国北方城市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增大的原因。
(3)(6分)针对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种可行的城市规划建议,并说明理由。
19.(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天山南坡某山地坡地与谷地植被存在着较大差异。森林带以上有常年积雪带,山地表层以砂岩层为主,受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谷地较少有人类活动干扰。下图示意该山地地形剖面,I、Ⅱ、Ⅲ为该山地的三个草甸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地的植被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
(1)(6分)分析图示中Ⅰ区有植被但数量较少的原因。
(2)(4分)从水分的角度,解释Ⅱ区与Ⅲ区之间的坡地没有植被生长的原因。
(3)(6分)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推测该地山地森林带分布上限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B D C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C C D B
1.B 2.D 3.A
【解析】1.各类智慧农业机械自动化运行,有利于缓解农忙时节农村青壮年不足,机械化不能提高产量,会减少对于劳动力的需求,B正确,A错误;不会吸引村民回乡就业,C错误;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不是种植大户为主体的,D错误。故选B。
2.粮食安全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足够食物。植物工厂与传统栽培相比,该工厂利用人工可控设备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得粮食生产能够摆脱时空限制,实现农产品高效产出,保证了农产品的供应量,D正确。该工厂智能化设备及运营成本比较高,品质更佳和减少了环境污染都不是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的突出优势,ABC错误。故选D。
3.实时监控大田环境,主要用到的是RS技术,A正确;GPS、GIS、BDS技术都没有获取地物信息的能力,不能用来实时监控大田环境,BCD错误。故选A。
【点睛】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B 5.D 6.C
【解析】4.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对等增长线上的自然 增长率等于机械增长率。图中处于零增长线与对等增长线之间的省区分为两种,一种自然增长率>机械增 长率≥0,另一种自然增长率>|机械负增长率|>0,A错误、B正确;对比图中数值可知,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最高的均为西藏,CD错误,故选B。
5.根据图示可知,我国|机械负 增长率|>自然增长率≥0的省区包括山西、甘肃和内蒙古3个省区,从地形上看,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如果从新疆到福建画一 条剖面线,该线主要经过新疆、甘肃和青海、陕西、湖北、江西和福建,其机械增长率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 形成一个“W”型构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迁移有关。
7.B 8.C 9.D
【解析】7.读图分析可知,2000年4m等深线与8m等深线包络面积差值最小,4m等深线包络面积较小,更靠近海岸,8m等深线包络面积较大,离海岸较远,4m等深线与8m等深线水平距离最近,其坡度最最陡,B正确;其余年份两条等深线之间包络的面积均大于2000年,说明两条等深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对远,坡度相对更缓,ACD错误。故选B。
8.读图分析可知,1990年~2000年研究区域内4m等深线包络面积逐渐增大,说明该海岸带泥沙淤积增加,2000年~2020年4m等深线包络面积逐渐减小,说明泥沙淤积减少、侵蚀加强,故近岸海域海底先淤积后侵蚀,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读图分析可知,2010~2020年研究区域4m等深线包络面积逐渐变小,说明该海岸泥沙淤积减少,侵蚀加剧,进而可推测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大气降水增多,河流泥沙含量高,入海泥沙淤积多,①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轻,入海泥沙减少,②正确;沿岸灌溉农业种植面积减少,河流水量相对更大,入海泥沙增加,③错误;中上游水利设施建设,拦截泥沙,入海泥沙减少,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4m等深线包络面积越小,其距海岸的平均距离越近,研究区近岸海域变深,泥沙被大量侵蚀;4m等深线包络面积变大,其距海岸的平均距离变大,研究区近岸海域变浅,泥沙淤积量大。
10.C 11.D
【解析】10.根据图片可知,正常年份准静止锋位于乌蒙山脉附近,而异常年份准静止锋越过哀牢山脉到达该山脉西南侧,说明此时来自高纬的冷空气前进距离更长,到达的纬度更低,使准静止锋形成的纬度偏低,说明冬季风势力较强,C正确;若哀牢山气温较高,则不利于冷空气越过哀牢山或是向更低纬度地区进发,A错误;在正常年份,冷空气一般会被西北东南走向的乌蒙山脉阻挡,使准静止锋形成在乌蒙山脉东北侧,故乌蒙山脉的阻挡作用并不弱,B错误;暖气团的湿度对降水影响较大,对准静止锋的位置不会起到明显的影响,D错误。故选C。
11.昆明准静止锋“昼伏夜出”主要受昼夜温度变化的影响。由于白天太阳辐射较强,对地面补充热量较多,白天气温较高,使得准静止锋白天向纬度更高的东北方向退却,而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向地面补充热量,随着夜间气温的降低,冷气团不断增强使准静止锋向西南前进,D正确;地表植被对昼夜温度影响不大,A错误;地形地势对温度和气流的前进方向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但这种影响既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例如海拔较高处气温偏低,平坦的地形有利于气流的通过,与气流方向垂直走向的山地会阻挡气流的通过,总体来看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B错误;大气环流虽然会对准静止锋的位置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此时为冬半年,总体上盛行冬季风,考虑到准静止锋出现的位置冷暖气团的势力处于相当的状态,说明大气环流不是准静止锋“昼伏夜出”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
【点睛】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或冷空气南下势力减弱并受到地形的阻挡,使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呈静止状态时,会形成准静止锋。有时锋的移动缓慢或在冷暖气团之间作来回摆动。由于准静止锋可维持十天或半个月之久,故常形成连阴雨天气。如果暖气团处于湿不稳定状态,也可出现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夏季因准静止锋两侧温差不大,锋面坡度较陡,锋际上可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雨带狭窄而降水强度很大,常形成连续暴雨。
12.B 13.C
【解析】12.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曲线a在市中心付租水平最高,为商业用地付租能力;同理可得b为住宅用地付租能力;c整体付租能力低,为工业用地付租能力。在各距离段中,②④段住宅用地付租能力最高,因此②④段为住宅区的可能性最大。①③⑤段商业区付租能力最高,商业区的可能性最大。⑥工业用地付租能力最高,是工业区的可能性最大。②④组合符合题意,故选B。
13.结合所学知识,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读图可知,③和⑤为地租次高峰,并且不位于市中心,因此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可能位于主干道交会处,A错误,C正确;街道两侧和城市绿地都不会形成地租次高峰,BD错误,故选C。
【点睛】众多因素造成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两个方面。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交通干线、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易形成地租次高峰。
14.C 15.D 16.B
【解析】14.读图可知,近几十年来,长江年输沙量呈减少趋势,根据材料“近几十年来,长江年输沙量变化显著,却未能影响九段沙的面积变化趋势,说明九段沙的面积变化趋势最可能是持续扩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由上题可知,近几十年来,长江输沙量明显下降,但九段沙面积持续增长。原因是九段沙位于长江口,长江口受海水顶托作用,沉积了大量泥沙,受水动力影响,入海口河床底泥上泛,加上大陆架海区海底泥沙的输送,为九段沙的淤积提供了大量泥沙来源,沉积作用显著,与江亚南沙、上沙、中沙相比,下沙最靠近海洋,沉积作用最明显,且读图可知,下沙﹣5m等深线距离0m等深线最远,坡度最缓,最有利于沉积,因此近几十年来,九段沙面积变化最显著的可能是下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读图可知,长江输沙量明显下降,带来的污染物质减少,水体污染减轻,A错误;输沙量减少,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湿地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B正确,D错误;与入海口旱涝灾害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B。
【点睛】九段沙湿地介于长江与东海的交汇处,不仅能沉积滞留江水、海水的挟带物,有效吸附排入东海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东海海域赤潮的发生,而且,对抵御盐水侵蚀、净化水质、保护海岸线作用巨大,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17.(1)增加。(2分)南部山区岩层中的钾随水体补给进入河流;甲至乙河段无支流注入,河流补给受限;流速减缓,蒸发量逐渐增加,河水中含钾量增加。(任答两点4分)
(2)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风力较小,湖面平静。(4分)
(3)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弊:钾肥生产可能导致盐湖及周边生态系统破坏;生产废弃物排放,可能导致环境污染;造成钾盐等资源枯竭;繁忙的钾肥运输对周边交通设施增加负担。(任答三点6分)
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温度(提高夜间土壤温度);地膜覆盖可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膜上覆土可减少强光对幼苗的伤害。(任答两点4分)
18.(1)绿地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汽蒸发吸热,降低近地面气温;绿地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相对较少,近地面气温较低;绿地植被可以阻挡气流,降低风速,减少热量的交换和扩散,使得绿地近地面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6分)
(2)城区人口密集,冬季取暖释放废热量相对郊区更多;城区积雪更容易融化,积雪覆盖少吸收的太阳辐射更多,温度更高,增强了城市热岛环流。(4分)
(3)建议一:增加城区的绿地、湿地面积。(2分)理由:绿地、湿地通过蒸腾、蒸发作用降低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1分) 建议二:合理规划城市街道走向,大致与盛行风向一致。(2分)理由:有利于城市空气的流通,使热量及时扩散,降低城市热岛效应。(1分)
19.(1)Ⅰ区离冰雪带较近,有冰雪融水补给,可以发育植被;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或热量条件较差);坡度较大,土层较薄;导致植被数量较少。(6分)
(2)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气候干旱,降水少;流经Ⅱ区与Ⅲ区之间的冰川融水较少;且Ⅱ区与Ⅲ区之间坡度较大,下渗少,表层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导致没有植被生长。(4分)
(3)山地森林带上限应先升高后降低。(2分)短期内随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先增多,森林带上限先升高;(2分)气候持续变暖,最后随着冰川退缩,冰雪融水减少,森林带上限下降(或可能消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