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选题.(15*3=45 分)西藏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藏北高原中部和西部、阿里高原西部等地区。下图为西藏地区 1990~ 2020 年土地沙化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西藏地区土地沙化严重,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气温年较差大,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多 ②地处高原山地,风力强劲③气候高寒,植被稀少,地表裸露面积大 ④暴雨冲刷能力强,泥沙堆积易干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由 1990~2020 年西藏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变化可知,西藏地区( ) A.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减少 B.土地沙化完全被遏制C.加强了土地沙化的治理 D.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虹吸效应是中心城市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的集聚现象,而扩散效应是中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溢出效应反映了两者叠加的影响。下图为“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能( )A.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改善 B.促进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C.促进外围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D.促进城市间产业的分工协作4.扩散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有( )①带动周边中小城市产业发展 ②促进城市群的形成③加快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 ④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关于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 时经济联系密切 B.t1 时经济要素空间流动规模最大C.t2 时中心城市经济要素无溢出现象 D.t3 时城市群分工协作加强加龙湖(图)是位于法尤姆洼地北部的一个微咸水湖。7 万年前,泛滥的尼罗河水冲过矮山, 进入法尤姆洼地,加龙湖由此形成,面积不断扩大,一度占据几乎整个洼地。5 万年前,尼罗河上游降水呈减少趋势。公元前 1800 年,埃及陆续修建了众多水利工程,促进了灌溉农业的发展。加龙湖的补给水源也随之转变为河渠来水和少量灌溉退水。完成下面小题。6.据材料推断,法尤姆洼地的地势高低为( )A.西南高,东北低 B.东北高,西南低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7.古埃及人在此处修建运河和河渠的目的分别为( )A.灌溉养殖 B.养殖航运 C.航运防洪 D.防洪灌溉8.随着绿洲农业的发展,加龙湖( )A.湖泊盐度降低 B.湖泊水量减少C.流域蒸发减弱 D.流域面积减少丹水北运是指利用北煤南运专用通道“浩吉铁路”将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淡水运至西北缺水地区的项目,为南水北调开辟出新途径。2023 年 12 月 5 日,丹江口水库饮用水首次通过铁路运往鄂尔多斯地区,其采用了尼龙材质的敞顶箱复用液袋及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完成下面小题。相对于传统跨流域调水工程,丹水北运选用铁路及液袋运输的优势有( )①充分利用浩吉铁路的返空运力 ②充分利用现有线路,建设成本低③复用液袋及自动装卸,损耗少 ④运输量大,运输速度快,运费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与传统跨流域调水相比,丹水北运可以( ) A.改善大气质量 B.减轻土壤盐碱化C.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生物多样性贝努埃河发源于喀麦隆,注入尼日尔河,为尼日利亚第二长河流,全流域水土流失严重。1978 年,喀麦隆在贝努埃河干流上修筑拉格都大坝,大坝建成后,下游尼日利亚的洪泛平原面积不降反升, 并且尼日利亚的灌溉农业受到严重影响。下图示意贝努埃河流域和拉格都大坝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拉格都大坝建成后,下游洪泛平原面积不降反升,主要因为( ) A.丰水期时间延长 B.输沙总量增多C.枯水期流量增大 D.河床淤积抬高拉格都大坝干扰了尼日利亚灌溉农业,主要表现在( )①下泄径流量减小 ②灌溉取水口废弃 ③河水输沙量增大 ④径流稳定性减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为减轻对尼日利亚带来的弊端,拉格都大坝适宜( )A.集中泄水 B.降低水位 C.筑高坝体 D.开孔排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甲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关于甲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 B.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与甲城地区相比,乙城地区( )A.水热配置条件好 B.1 月降水较少C.7 月气温较高 D.受东南信风影响,风浪大二、综合题。(55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西班牙东南部,距离海岸线不到 20 公里的本纳斯沙漠,面积大约为 280 平方千米,拥有着壮丽的沙漠景观,常被称为“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西部片是指以美国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的影片的统称,陡峭的山谷、苍凉的荒原是此类影片的经典元素。美国西部的犹他州是早期西部片的拍摄地。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西部片多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班牙本纳斯沙漠地区拍摄。近年来,该地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 力。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本纳斯被称为“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的原因。(6 分)与犹他州相比,说明 20 世纪 60 年代本纳斯成为西部片主要拍摄地的原因。(4 分)说出电影产业的兴起对 20 世纪 70 年代的本纳斯沙漠所在地区的影响。(8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过去 60 余年,黄土高原先后经历了坡面治理、沟坡联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发展历程,旨在探索生物或工程治理的最佳效果。从治理效果来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黄土高原地区实施规模最大,也是最受好评的一项生态工程,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近年来延安、靖边、中宁等地率先实施了“治沟(填沟)造地”工程,“治沟造地”模式可分为山下(丘陵低山区底部)小流域治沟(填沟)造地和山上(丘陵低山区上部)削峁建塬(小平原)两种类型。从生态环境角度,简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深受当地药果复合生态园好评的原因。(6 分)从农业发展角度考虑,说出治沟造地模式的优势。(6 分)某喀斯特地貌村落欲采用“治沟造地”模式治理当地水土流失,有人不赞成,请说明理由。(6 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芯片产业启动晚,但目前封装测试产业实现了技术上的国产替代。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厂商纷纷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芯片产业在上海发展较早,随着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链联盟的建立,上海正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技术发达地区。下图为芯片制造产业链流程图。与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相比,发展芯片产业的优点有哪些 (5 分)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厂商纷纷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说明其主要原因。(8 分)分析上海将芯片产业辐射到周边地区的意义。(6 分)2026届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B 2.C 3.B 4.A 5.D 6.C 7.D 8.B 9.A 10.B11.D 12.A 13.B 14.A 15.B16.(1)欧洲西部靠近海洋,受西风带影响大,整体降水多,气候湿润,沙漠较少;本纳斯沙漠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强烈;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冬季位于西风的背风谷地,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形成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2)本纳斯沙漠地区地势陡峭,属于山谷,气候干旱,与美国西部环境相似;犹他州在20世纪60年代时经济发展水平高,地租和消费水平高,拍摄的成本高;而此时西班牙经济较美国落后,拍摄地迁至此地可大大节约拍摄成本。(3)有利: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利:区域内人口数量增加,建设拍摄影片所需的场景等,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17.(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增加了植被覆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减轻了水土流失,入黄泥沙减少,使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恢复。(2)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土地水肥状况;产品多元化。(3)理由:喀斯特地貌为石质山地,治沟造地工程量大;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缺乏造地所需土壤;喀斯特地貌区多为可溶性岩石,局部地貌趋于平坦会导致溶蚀作用加强。18.(1)资源、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运输成本低;产品的附加值大。(2)我国封装测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芯片市场需求量巨大;土地、劳动力价格低;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技术人才;政府对高技术领域投资给予政策优惠。(3)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带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协作;促进周边地区产业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届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科试卷.docx 2026届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