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三道法解题秘籍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初三道法解题秘籍

资源简介

初三道法解题秘籍
一、考试的时间分配:
选择题:15分钟左右
问答题:10分钟+15分钟+20分钟+5分钟检查补充
选择题的重点提醒:
1、注意“选项”对“题目”来讲是否答非所问,
比如题目问“原因”,选项属于“是什么”或“怎样做”,则不能选;
2、做题时要特别注意材料最后的设问,是作题的关键,把它划出来;
3、组合类题目A①②③B②③④要注意仔细揣摩哪个一定选,
哪个一定不选,再仔细看材料+选项的组成情况,确定选择。
4、注意设问中的“从......角度”分析,限定的角度
5、不要偷换概念:如GDP总量≠人均GDP,
人口增速趋缓(增速下降)≠人口总数下降;
生态系统修复≠自然灾害.........
问答题的解题步骤、格式:
类型题一:“是什么”类
例题1:图表……说明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传递出什么信息?
答:1、看“标题“,提取关键句、词。
2、①针对表格、柱状图:横向、纵向对比,发现增长、减少(上升、下降)的趋势,注意拐点的转折,注意1978年。
②针对饼图:对比各部分所占大小,注意占比大的部分或占比小的部分。
3、看”注释“,提取关键句、词
4、组织答案,格式:材料信息+说明了(知识点).....
2019年广东中考题
【探究二】第二探究小组围绕“强国一代”青年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对全校1600多名师生开展问卷调查,部分统计结果如下:
我们从上面的调查统计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答:从调查统计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师生们对爱党爱国、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报效祖国的认同度都很高。(2分)
例题2:文段……说明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传递出什么信息?
答:1、分层次,标①②③....,划材料关键词、句
2、每一层的关键句概括为:
①谁做了什么事;
②什么事情怎么样;
③谁应怎么做。
3、组织答案,写出各层次意思,不要漏
2023年广东中考题
2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院)工作,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①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观展、研学,开启一场“博悟之旅”。/②
【感悟文化现象】
博物馆热悄然兴起当下,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打卡地”之一,/①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②
(1)“博物馆热”的悄然兴起传递出什么信息?
答:①博物馆成为人们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平台。(2 分)
②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2分)
例题3:材料体现了……观点、道理?
答:体现了×××知识点
2020年广东中考题:
材料一:从公元4世纪开始,①经过持续千年的营造,莫高窟成为世界上保有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佛教石窟艺术群.135个石窟中,②保存着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5万余件以多种民族语言书写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木版画,辆画、麻布画等。在壁画和彩塑中,③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互鉴,有希腊风格和印度风格的塑像,还有这两种风格融合的新造像。佛教的飞天与道教的飞仙,中国的神怪与印度的诸天,在此汇聚一窟,各放异彩。
(1)结合材料一,分析敦煌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6分)
答:①敦煌文化跨越千年,内容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敦煌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融合创新,体现了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③敦煌文化吸纳各种文明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6分)
例题3:材料如何体现……观点、道理?
答:材料.........体现了××××知识点
2020年广东中考题:
材料二:于漪连续五届当选上海市人大代表,始终认真履行职责:在每年的市人大会议上,听取并审议有关报告;参与各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从法现的起草、征求意见到表决通过都付出了心血;经常到基层进行调研,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起草并提交了多份议案;积板参加市人大执法检查,针对本市一项教育经费使用的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质询。她对提高本市教育经费预算、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于漪是如何行使人大代表的职权的?(6分)
答:①在市人大会议上听取并审议有关报告(材料),行使了审议权(知识点)。
②参与多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从法规的起草、征求意见到表决通过都付出了心血(材料),行使了表决权(知识点)。
③到基层进行调研,起草并提交多份议案(材料),行使了提案权(知识点)。
④针对本市一项教育经费使用的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质询(材料),行使了质询权(知识点)。
例题4:请你给……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请你为……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答:1、分层次,标①②③....,划材料关键词
2、组织答案,要求:
①答案必须出现材料的关键词
②对仗,字数8,10,12较为合适。
2019年广东中考题
探究背景:为感受祖国的发展,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某班分三小组开展“奋斗新时代,我是追梦人”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给题32图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答:得分标准:考生只要能结合材料信息,围绕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等拟写标题,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2分。
类型题二:“为什么”类
例题1:为什么…去做某事?
…去做某事的原因?理由
…去做某事的重要性?必要性?依据?
答:1、现状:概括材料的主旨
2、重要性:…重要性(从材料联系知识点)
3、意义:①有利于……(从材料联系知识点)
②有利于……(多角度: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
2021年广东中考题
23.(2)有同学问:“为什么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呢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答: ①现状:尽管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仍然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1分)
②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分)
③意义: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有利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分)
例题2:为什么……取得好的结果?
……取得好的结果的原因?理由
…取得好的结果的重要性?必要性?依据?
答:因为+做了……事(因为+有……优秀品质)
2020年广东中考题
22.(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樊锦诗获得国家荣誉称号的原因。 (8分)
答:①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精心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让千年宝库焕发新生,作出了杰出贡献。
③择一事终一生,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和奋斗精神。
④舍小家顾大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的奉献精神。(8分)
例题3:……有什么意义?帮助?作用?影响?价值所在?
答:有利于……(①从材料联系知识点,②多角度:个人、社会、国家)
2019年广东中考题
31.(2)结合材料二分析,开展向张老英雄学习活动有什么意义?(4分)
答:①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英雄精神,形成学习英雄,崇敬英雄的社会氛围,
②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人们理性看待社会流行现象,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③有利于引导人们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和实现生命的价值。(4分)
例题4:A对B的意义?帮助?作用?影响?价值所在?
答:有利于+A的做法(从材料概括),动词(实现、转换、促进)+对B的作用
(①从材料联系知识点,②多角度: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
2019年广东中考题
(2)这些传统家风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帮助? (4分)
A B
答:这些传统家风对我们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①有利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2分)
②有利于青少年学习,传承民族美德,家庭美德,提高道德修养。(2分)
类型题三:“怎么做类”
“怎样做类”的答题格式:做法(完善、建立等动词)+目的(效果)
例题1:材料只讲存在问题,谈怎样做(建议、倡议、建言献策、措施、成功经验、解决办法、提供…借鉴,做…准备)?
答:1、找出材料中所有出现的问题,标上序号;
2、针对每个问题,写出对应的做法;
材料:前段时间,小彤迷上了一部漫画,①经常晚上熬夜等更新,白天上课没精神,根本没学到知识。每次作业都是②背着父母在③网上抄,④没有独立思考。周测不及格没敢告诉爸妈,在试卷上的签名也是模仿爸妈笔迹冒签的。⑤现在要考试了,我好紧张,我觉得自己瞒不住了,怕被爸妈教训。
(1)这种情况下小彤该怎么做?(6分)
答:①小彤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保证正常的作息规律。
②小彤应该做诚信的人,对父母说出真相,请求父母的谅解。
③小彤应该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④小彤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⑤小彤应该正确面对考试压力,学会调节情绪。
例题2:材料只讲参考做法,谈怎样做(建议、倡议、建言献策、措施、成功经验、解决办法、提供…借鉴、做…准备)?
答:1、找出材料中所有可参考的做法,标上序号;
2、写出做法所指向的知识点;
2022年广东中考题:
【探究三】分享感悟,立志创新
感悟一: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①创新人才。青年一代有理想、②③有本领、有担当,
④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
感悟二:
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即奖结束,面向未来,我们要⑤关切国家发展,开放自信⑥融入世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3)立足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6分)
答: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创新志向;
②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养;
③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④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⑤将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
⑥关注世界发展趋势,树立全球视野。
例题3:设问限定知识范围,谈怎样做?(建议、倡议、建言献策、措施、成功经验、解决办法、提供…借鉴、做…准备)?
答:套用多角度、学思行的模板围绕限定的知识范围来写
参考的模板:
1、国家:制定…法律/制度、严惩…违法行为、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战略/国策
2、社会: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监督,对…不好行为给予曝光、开展…活动,营造…社会环境
3、企业:落实…国家政策、守法经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人才培养
4、学校: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检查机制、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开展……活动(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讲座、社会调查)
5、公民(学思行):提高…意识、增强…观念、举报…行为、建言献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敢于与…作斗争、向周围人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020年广东中考题
23.(3)结合以上材料,从文明健康生活的角度谈谈我们能做些什么 (6分)
答: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观念。
②学习和宣传生态、环保卫生等相关政策法规。
③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做好垃圾分类,维护环境卫生。
④注重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戴口罩、使用公筷等良好习惯。(6分)
例题4:谈启示、启迪、警示?
答:1、说明了什么道理
2、怎样做:(三选一)
①材料有讲存在问题,先找出材料中所有出现的问题,标上序号;针对每个问题,写出对应的做法;
②材料有讲参考做法,先找出材料中所有可参考的做法,标上序号;再写出做法所指向知识点
③设问限定知识范围,套用多角度、学思行的模板围绕限定的知识范围来写
2021年广东中考题:
【探究二】领悟“中国贡献”
下面材料(图)体现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这是“中国承诺”的底气。
23.(2)上述材料(图)对我国今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什么启示 (6分)
答:①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源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②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使用,减少碳排放。
③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扩大书的覆盖率。
④推行绿色低碳建筑,推广便使用节能材料、可再生能源。
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提升能源科技水平。
类型题四:“辨析题类”
例题1:评析某人的言论、行为?
答:1、判断...(正确、错误,片面=错误)
+行为定性(①某人的言论是…表现;扣知识点;②某人的是…行为;扣知识点)
2、针对行为定性,写重要性、地位、意义/危害(扣住材料、知识点)
3、针对行为定性,写怎样做(某人要……,扣住知识点)
2023年广东中考题:
21.(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东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
答:1、判断:①小东的言行是错误的。(1分)
2、行为定性:②小东的言行是国家安全意识不强的表现,也是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淡薄的表现。 (2分)
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2 分)
行为定性、重要性: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小东要求小南保守秘密,这是对友谊的误解。(1 分)
怎样做:④小东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也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友谊。(2 分)
例题2:评析……观点?(辨点可能有2、3个)
答:1、判断(正确、错误,片面=错误)
2、逐个辨点分析:
(1)对的肯定,简单分析
(2)错的纠正,重点分析
①重要性、地位、意义/危害+②材料
3、下结论(正确的辨点)+怎样做(扣住知识点)
2021年广东中考题:
21.(2)有人认为,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属于个人道德修养,没有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道德与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6分)
答:
1、判断:①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分)
2、逐个辨点分析:
②我国食品浪费现象依然存在(1分),仅靠道德约束不能有效制止食品浪费行为(1分),还必须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通过国家强制力惩治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1分)
3、怎样做: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1分)。一方面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法律的强制规范作用。(1分)
类型题五:“看法类”
例题1:谈理解、看法、认识、感受、解读、点评?
答:1、是什么——材料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写原因、重要性、意义
3、怎么办——从国家或个角度表明态度和应该怎么做
2023年广东中考题:
22.(1)结合雷锋和志愿者的故事,谈谈你对“平凡创造伟大”的理解。(8 分)
答:是什么:①平凡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雷锋和志愿者都是普通人,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付出,获得了他人和社会的肯定。(2分)
为什么: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雷锋和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爱心和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社会价值,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3分)
怎样做:③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雷锋和志愿者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他人。社会、国家甚至人类的命运中,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