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地理第二次月考一、选择题组2024年4月3日早上7时58分,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正欲前往当地知名景点清水断崖的王老师一家不得不提前终止行程返回大陆。据当地的旅游资料显示,清水断崖是位于海边一处面向大海,壮美绝伦的大理石崖壁。1.地震发生当日的日出,日落方位位于( )A.正东,正西 B.东北,东南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南2.本次花莲发生地震的海域可能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3.清水断崖的岩石类型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戊4.清水断崖形成的过程可能是( )A.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B.海水堆积-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C.海水堆积-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D.海水堆积-地壳下沉-外力作用-变质作用下图为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未来3天,图示锋线将移至大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风向为西北风 B.②④两地气压差小于50hPaC.③地风力较①地小D.②地主要盛行上升气流6.下列天气系统与图示锋线最为符合的是( )A.B. C. D.7.3天后,北京( )狂风骤雨 B.气温上升C.阴雨连绵 D.气压升高读某季节部分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8.图中风带①的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9.关于图中②和③气压带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近地面空气冷却收缩下沉B.③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C.②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D.③冷暖空气相遇,冷空气下沉读“某月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月份的推断,正确的是( )A.3月 B.7月 C.9月 D.12月11.此季节图中①②③处风向的判断,正确的组合是( )A.西北风,东南风,西南风B.西北风,东北风,西北风C.东南风,西南风,东南风D.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 ③地中海气候、①温带海洋性气候D. 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13.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C.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 B.3~4月C.6~7月 D.11~12月15.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B..雨水、海洋水C雨水、地下水 D.海洋水、冰川16.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地区的典型内陆湖,有多条河流注入,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下图示意1960-2019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和湖滨地区地下水变化。据此完成以下小题。17.1960-2019 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蒸发 B.降水 C.入湖径流 D.地下水18.地下水对维持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作用最明显的时期是( )A.1960s B.1970s C.1990s D.2010s19.相对于 1970s,1990s巴尔喀什湖流域( )A.植被覆盖率升高B.地表径流量减少C.农业用水量减少D.水库拦截水量增加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南坡,出现后流入哈萨克斯坦。我国境内的颇尔齐斯河经过70多年的开发,千克流控制性工程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水利水电工程调度运行的同时,也在适时、适量、适温地下泄生态水量。下图示意额尔齐斯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额尔齐斯河( )①为外流河 ②水系呈放射状 ③流入大西洋 ④冬季结冰期较长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1.额尔齐斯河的补给来源为(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湖泊水 ④永久性冰川融水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洋流对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影响极大,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地区都形成了世界大型渔场,下图示意某洋流区域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寒流是世界上著名的寒流,其中各段寒流位于东南信风带的是( )A.①~②段 B.②~③段C.①~③段 D.仅第③段23.图中海水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繁殖迅速,为鱼类提供了大量的饵料,主要是受( )A.水平风海流的影响 B. 西风漂流逆流的影响C.地中海密度流的影响 D.垂直补偿流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为“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关于图中洋流的性质及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①寒流密度差异 B.②暖流海水补偿C.③寒流海陆轮廓 D.④寒流盛行西风25.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发生变化。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洋流的是( )A. B.C. D.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2023年4月23日东亚局部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甲、乙两条虚线代表从等压线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未来三个月后该区域海洋气温逐渐升高并且达到最高值。(1)指出甲、乙两虚线区域哪一区域易出现降水,并说明理由。(2)推测未来三个月内甲虚线区域移动方向,并说明影响其移动方向的因素。(3)说出三个月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的天气现象,并分析其成因。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2)分析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3)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原因。(3)描述该岛屿河流的水系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