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与东吴》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孙权与东吴》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孙权与东吴》教学设计
课题 孙权与东吴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五上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说出孙权的生平事迹,包括其继承父兄基业的过程、在位期间的主要统治举措,如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用人策略等。2、能够对孙权用人策略的分析,提升学生对古代领导艺术和人才管理的理解能力,能够总结出孙权用人的特点及优势,并思考其在现代管理中的可借鉴之处。3、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孙权与东吴这段丰富多彩的历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多三国时期的人物、事件和文化,拓宽历史视野。4、通过课堂分享能够有条理地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孙权或东吴的某一方面内容,如一个具体事件、一项政策成就等,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孙权的主要事迹和东吴的发展历程东吴在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完成课堂练习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孙权的领导才能和东吴的历史地位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你看过名著《三国演义》吗 你知道三国时期的东吴为何又称“孙吴”吗 1700多年前,孙权统治下的江南地区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观看视频,思考、从新知引入中获取信息。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内容的初步认识。
孙权年少即位,却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智慧。他善于用人,能广纳贤才,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皆为其所用。在赤壁之战时,孙权力排众议,坚定地与刘备联军对抗曹操,展现出果敢的决策力,最终取得大捷,奠定了东吴的稳固地位。
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被传为佳话。但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实际上出自孙权。一次,孙权乘船前往曹操军营刺探军情,曹操命令手下射箭。当孙权所乘大船的一边满是羽箭时,船开始倾斜,孙权立即命令掉转船头,这样另一边也很快射满了箭,船又重新平衡了,孙权这才下令回营。
你可以从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找找孙权的故事,也可以从历史古籍《三国志》中发现不一样的孙权,还可以实地探访孙权故里——富阳,从龙门古镇到东吴文化公园,寻找关于孙权和东吴的历史故事,然后把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国演义》中的 “孙权劝学”
故事内容: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于是吕蒙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孙权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你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结合课外阅读,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孙权所做的贡献。
稳定统治:继承父兄基业,年少即位后迅速稳定江东局势,团结江东世家大族,如顾、陆、朱、张等家族,使其为东吴政权效力,保障了地区政治稳定。
完善制度:地方实行州郡制度,有效控制地方,完善了东吴的政治体制。
抵御外敌: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三国鼎立基础,守护了江南地区免遭曹操统一战争的冲击。
选拔制度:建立完善人才选拔制度,通过察举、征辟、世袭等多种方式招揽人才,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用,为江南地区发展汇聚各类人才。
孙权在军事指挥方面有何特点?
善于用人与择将:孙权自身军事才能虽不算顶尖,但他用人与择将的能力出众。如赤壁之战用周瑜,周瑜凭借出色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能力,以少胜多击败曹操。
战略决策果断: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孙权能果断做出正确选择。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军压境,孙权在周瑜、鲁肃等的劝说下,力排众议,坚定地与刘备联合抗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灵活调整战术:孙权善于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战术。在濡须之战中,孙权根据曹军的兵力部署和作战特点,适时调整水军的作战方式,以舟师围攻曹操水军,取得了俘获三千余人、曹军溺亡数千人的战果。
孙权用人与择将的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家族传承与教育:出生于军事世家与政治世家,其兄孙策在用人方面已有一定成就,为孙权树立了榜样,使他从小受到用人之道的熏陶。家族的教育资源和传统,让他明白人才对于成就大业的重要性。
善于学习与借鉴:孙权喜好读书,广泛涉猎经史典籍,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用人的经验教训,不断丰富自己的用人策略和方法 。
长期执政的锻炼:孙权统治东吴长达五十余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政治、军事斗争,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他不断地与各类人才打交道,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用人与择将标准和方法。
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孙权在东吴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通过察举、征辟、世袭等多种方式,广泛地招揽人才 。
孙权在外交上灵活多变。一方面与刘备联盟对抗曹操,维持三国鼎立的平衡;另一方面,在合适时机又与曹魏往来,以谋取自身利益。例如,在关羽威震华夏时,孙权权衡利弊后选择与曹操联合,袭取荆州,改变了三国局势。
东吴地处江东,水域众多,孙权极为重视水军发展。他大力打造精良战船,训练水军将士。东吴水军精通水战战术,凭借长江天险,多次抵御北方政权的进攻。像赤壁之战中,东吴水军发挥关键作用,火烧曹军战船,以少胜多。
贸易交流:交趾太守士燮时常向孙权供奉香料及各种奇珍异宝,而交趾等地正是香料进口的主要地区,由此可推测东吴通过交趾与海外进行着香料等物品的贸易。此外,东吴的造船业发达,所造战船种类多、工艺先进,这也为其开展海外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能够与海外各国进行更为广泛的物资交换。
2、孙权对东吴文化发展有何贡献?教育与学术方面:重视教育机构建设:孙权下令建立国子监等教育机构,为培养文化人才提供了专门的场所和制度保障,使得东吴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亲自劝学:权劝吕蒙、蒋钦等武将读书学习,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东吴出现了一批文武兼备的人才,这种示范作用也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促使更多人重视学习和文化修养,提高了东吴人才的整体素质。文化交流与融合方面:招揽人才:孙权广纳贤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吸引了各地的文人学士汇聚东吴。如周瑜、陆逊、张昭、顾雍等,他们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着卓越才能。用人唯才:在用人方面,孙权注重才能和品德,不看重出身门第,使得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脱颖而出,为文化发展贡献力量。3、观看视频 学习链接知识。学习东吴政权的建立。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知识链接。进行活动实施。学习知识链接。进行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孙权的领导才能。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习孙权与东吴相关知识,并分享个人见解感受,提示课堂互动性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引发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说说东吴在孙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文化成果?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2、学习孙权的背景
5、了解孙权与东昊的影响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说说良渚文化与同时期的其他文化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请同学们说说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良渚文化的宗教信仰?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