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法不可违(导学案)姓名: 班级:课题 5.1法不可违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鬼秤”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道德修养: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3)责任意识:通过法律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护法、用法。重点 违法行为的种类。难点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课前案自主预习:参照《知识清单》,(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课堂案基础知识点(10分钟)1.谈谈对法律的认识?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②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的准绳。③法律是 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什么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的行为。▲3.违法行为分类有哪些?(1)根据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① 违法行为;② 违法行为;③ 违法行为。(2)根据对社会危害性轻重来分,违法行为可分为:①一般违法行为;( 和 )。②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或 )。▲4.区分三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含义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事例 (表现) 欠债不还、捡到东西不归还失主、损害他人名誉、不让子女上学;没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等。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网;殴打他人致轻伤;闯红灯等。 杀人、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贩毒等法律 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刑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相同点 都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同点 ①违反的法律不同。②对社会危害性不同。③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④处罚机关不同。(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0分钟组内交流,达到共识;【学习任务一】环节一:知法律作用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探究以下问题:①你如何看待商家和市场管理人员的行为?②商家和市场管理人员会受到处罚吗?③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学习任务二】环节二:析违法类别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市场管理人员抢夺拍摄手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议学活动:针对缺斤少两的问题,网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直接进行辱骂、攻击。直接殴打。(情节较轻)直接进行把他的商铺砸了。议学任务:分析这些不同行为的人,都将会被追究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并找出法律依据。【学习任务三】环节三:警违法行为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探究以下问题:①管理人员愈发过激,与“狂飙兄弟”相互拉扯,推搡是一种什么违法行为?②请列举你所知道的违法行为并进行归类。【学习任务四】环节四:遵法律法规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市民的这些想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议学延伸】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律。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知法、懂法、守法。现请以“做一名遵纪守法的青少年”为主题,写一篇200字的演讲稿。(三)练习1.金某拾得董某遗失的新手机并将其占为己有。董某报案后经查看监控找到了金某,要求其返还,金某拒绝归还。董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金某限期归还手机。金某的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2.2022年2月8日,杨某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区返回玉林市,未按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报备,不执行核酸检测等管理服务措施,被玉林市玉州区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杨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 ②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③杨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④杨某的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下图提供了15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李某的违法行为是(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捡到钱包,拒绝归还C.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4.周某因侵害他人名誉被人民法院判处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某化工厂因污染环境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周某、某化工厂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A.行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C.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 D.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5.小成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罚款。小成爸爸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司法责任6.钱某与他人开玩笑,将自己呈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截图修改成阳性并发微信群,引发了恐慌。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钱某被公安机关拘留8天。钱某的行为是( )①一般违法行 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行政违法行为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为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某校初二(1)班召开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小明认为:“一个人不违法就不会犯罪,不犯罪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未成年人即使犯罪,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C C B D B B7.答:这个观点是片面的。(2分)(1)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分)(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2分)(3)公民只要违反了法律,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分)(4)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2分)所以,一个人不违法就不会犯罪,但是只要违法就必须要承担法律责任。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