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在社会中成长(导学案)姓名: 班级:课题 1.2在社会中成长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雷军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通过分析雷军的捐赠行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初步培养学生亲社会的意识。 (3)责任意识:通过设计主题班会的活动,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重点 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难点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课前案自主预习:参照《知识清单》,(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课堂案基础知识点(10分钟)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 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 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2.社会对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有哪些?1)人的成长是不断 社会化 的过程。①社会化的途径: 父母的养育 、 同伴的帮助 、 老师的教诲 、 社会的关爱②社会化的结果:我们的 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人的 生存 和 发展 离不开社会。具体表现: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②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物质支持 和 精神滋养。★3.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谦让 、 分享 、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4.养成亲社会行为重要性 ①青少年处于 走向社会 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注社会, 了解社会 , 服务社会 ,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 健康的人格,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 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方式 亲社会行为在 人际交往 和 社会实践 中养成。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 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 社会规则和习俗 , 热心帮助他人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意义 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 体验社会生活 的过程,也是在 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 主动关心社会 , 积极融入社会 , 倾力奉献社会 ,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0分钟组内交流,达到共识;【学习任务一】环节一:从雷军的成长看个人与社会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及预习,请你谈谈雷军的成长过程又叫什么?雷军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收获?议学活动:细心的网友发现雷军的手机用的是小米的,开的车也是自己研发的小米汽车。请你列举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物品。(计时1分钟)议一议:你所列举的这些物品与社会上哪些行业发生了联系?【学习任务二】环节二:从雷军的成功析亲社会行为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及预习,请你谈谈雷军的这种捐款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哪些表现?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及预习,请你评价雷军的这一行为?这一行为有什么意义?议学思考:请你谈谈雷军的捐赠行为启示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学习任务三】环节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成就你我议学延伸: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呼唤我们积极地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们要学会关爱,学会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帮助别人,温暖他人,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班决定以上述材料为背景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宣传活动,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宣传主题。(三)练习1.“你有一个桃,我有一个桃,彼此交换,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桃;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启示我们要学会( )A.换位思考 B.分享 C.等价交换 D.走进社会2.七年级同学小黄“晒”了自己的一份周末作业: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你认为这份作业( )①能完全避免产生厌学情绪②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③不利于形成良好生活态度④有利于养成参与公益活动、爱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近年来,由中学生完成的涉及校园欺凌、智慧养老等“最佳提案”,经政协委员提交全国政协。这彰显了中学生( )①遵守社会公德②能够见义勇为③承担公民责任④主动亲近社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世事没有明白的文字记载,只能靠悟性,而悟性要有强大的阅历和经历做基础。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②社会是险恶的,要小心谨慎③要学会从社会这本书中获取知识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只要有心,处处公益。”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有( )①环境保护②努力学习③社区服务④举报违法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B:养亲社会行为要学会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题干描述启示我们要学会分享,B项正确;ACD:题干描述与换位思考、等价交换、走进社会无关,AC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答案:C解析:②④: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参加社区公益活动,都属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能增进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参与公益活动、爱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①③:忽略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影响,错误理解亲社会行为影响,①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答案:D解析:4.答案:C解析:5.答案:B解析:(④③: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杜会揭赠财物等活动,内容重要有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动他人,社会援助,专业救援,文化艺术活动等等,因此①)环境保护,③)社区服务都是公益活动,故③③说法符合题意;②:努力学习不属于公益活动,故②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③:举报违法行为是法律意识强的表现,不属于公益活动,故④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