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我与社会(导学案)姓名: 班级:课题 1.1我与社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1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李文秀的生活, 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 (2)道德修养:通过分析李文秀的回村生活,引导学生理解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学做社会的好公民。 (3)责任意识:通过共筑中国梦活动,培养学生明确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树立参与社会生活、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重点 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难点 理解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课前案自主预习:参照《知识清单》,(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课堂案基础知识点(10分钟)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表现有哪些?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1)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______________中确定的。4.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2)______________: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3)_______________: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 20分钟组内交流,达到共识;【学习任务一】环节一:社会生活我参与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及预习,请你谈谈李文秀在老家生活的时候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了解外面社会的?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及预习,你如何看待“要保护好阿勒泰的自然风光”的建议?【学习任务二】环节二:社会关系我来晰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及预习,李文秀在要账的过程中结缘了许多人,他们与李文秀有着怎样的联系?议学活动:身份大揭秘:我到底是谁?你知道自己在不同场合的身份吗?我们为什么有这些身份?议学活动:【学习任务三】环节三:同心共筑中国梦议学延伸: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请你谈谈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三)练习1.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D.人的身份不同,责任也不同2.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这些“小网”无限延伸组成了社会这张“大网”,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C.参与社会生活才能确定我们的身份D.个人与社会相互决定、相互依存3.本学期,初二学生李明经历了很多“大事”,下面是他的日记节选:9月30日 今天,我们班取得了校运会4×100米接力第1名的好成绩,同学们都很兴奋。10月15日 免费日当天,我们走进故宫,听故事、看建筑,聆听历史,感受灿烂文化。12月16日 在电视上看到我国成功发射“一箭双星”航天纪实报道,我感到无比骄傲。李明的日记让我们体会到( )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了解②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还有精神滋养③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各种条件,我们只需努力学习④只有走出家门才能了解社会,所以实践活动多多益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这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A.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B.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D.个人远大的理想,是奋斗的动力5.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在会议收到的5千余份提案中,有几份来自中学生的提案格外引人关注。从校外培训到食堂膳食营养,从学前教育到老年保健品市场,中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变成提案,送上了政协。材料启示我们,作为中学生,除了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还要( )A.多交社会上的朋友B.关心自己,关爱他人C.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D.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答案:1.B 2.A 3.A 4.A 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