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东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楚雄东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楚雄东兴中学高一秋季期中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问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聚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人类靠采集狩猎生存,人人平等,群体协作。随着人类对种植狩猎技术的掌握,个体劳动
逐渐盛行起来,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出现,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私有制产生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②个体劳动的出现是社会的一种退步
③原始的公
有制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④原始社会的解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作为已知的初代文明构建者,苏美尔人的历史文化以最早的国家形式被神秘感所深深笼罩。
这个持续近2600年的苏美尔文明,使人类从此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能证明这一点的依据
可能有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②出现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③金属工具的使用促进
了生产力的发展④人类社会出现城市及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有西方学者认为,数字技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旧的结构性不平等,引发资源共享和共同创造
的革命性变革,甚至断言数字技术将造就“无摩擦的资本主义”。这一观点
①忽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规律②认为数字技术能够帮助资本主义摆脱危机
③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④否认数字技术能够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秋季期中考试·政治第1页(共6页)】
25-T-291A
4.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它深刻认识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解释了历史发
展变化的动力与规律,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至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指
导作用。唯物史观的理论对当今我国仍具有指导作用的是
①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②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占有工人的秘密③揭示了阶级
斗争在阶级补会发展中的作用④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
规律的基础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近代以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日益腐朽,远离人类文明的大道,更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人
侵和掠夺,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
的中国;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这两大变化,决定了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③推翻帝国主义,保卫中华文明
④推翻封建主义统治,建立共和制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
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
社会主义的社会。对这两个步骤分析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社会
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④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高一某班开展以“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
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本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社会主义改造旨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
务③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④党在过渡时期是要实现对农业、手工
业、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1953年,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开始实施“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大
都大幅度超额实现,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这说明
①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能取得建设成功②照搬苏联经验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当时的中国④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实现了
【高一秋季期中考试·政治第2页(共6页)】
25-T-291A楚雄东兴中学高一秋季期中考试·政治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随着人类对种植狩猎技术的掌握,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出现,原始社会逐渐解
体,表明私有制产生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①④可选。个体劳动的出现是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放②不选。公有制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③排除
2.D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的依据有人类社会出现城市及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金属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④符合题意。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才进入文明社会,①不符合题意。②不能证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排除。
3.A数字技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旧的结构性不平等,引发资源共享和共同创造的革命性变革,将造就“无摩
擦的资本主义”,可以得出这一观点肯定了数字技术的作用,能够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帮助资本
主义摆脱危机,但是其忽路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①②符合题意,④错误。该观点未涉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③不符合题意
4.B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占有工人的秘密的内容,②不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
内容,不适合当今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③不选;①④符合设问要求,当选。
5.A保卫中华文明不是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建立共和制国家不是我国的历史任务,③④不选;①②符
合题意,当选,
6.A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②表述错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民主革
命,④表述错误;①③正确揭示了两个阶段的关系,当选
7.A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本质上
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旨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①②当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实现“一化三改
造”,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③表述错误。党在过渡时期是要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故①表述错误。
8.D“一五计划”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提前完成了相关指标,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生
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③④正确。①说法过于绝对。学习借鉴苏联经验才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
设,②错误。
9.B根据材料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米,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③符合题意。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①排除。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排除。
10.D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88年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因此,正确排序是③→
①+②→④,D符合题意。A、B、C排序错误
11.D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
之道,这说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
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②④符合题意。人民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是决定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③说法错误。
12.B必须坚持“四个自信”。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①③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伟大
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但不是具体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②④
不符合题意。
【高一秋季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T-291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