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共3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共3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2 合理利用网络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主题情境——从假期旅游经历看合理利用网络
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法治观念】
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认同】
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
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健全人格】
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难点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教学重难点 01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P17页
思考一:以下两种观点你怎么看?
孩子们回家以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们身边夺走了。
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①奶奶只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爸爸只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益处。
②他们都没有正确的、全面的看待网络。
你的手机常用APP有哪些
你最爱玩的APP又是哪一个?
抖音
有人用它
刷单诈骗
有人用它
传播知识或者学习
有人用它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有人是相约峡谷,休闲放松;有人却是24小时联机不下线,游戏永动机。
短视频平台为何优化“青少年模式”?
近日,快手发布《2024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截至目前,快手青少年模式已经具备了包括限制未成年人私信功能、限制陌生人关注未成年人等八大功能。
快手在青少年专属守护团队中,还设立了专门的隐私保护专员,负责监督和执行隐私保护政策。
短视频平台为何优化“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对网络信息缺乏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笔记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合理利用网络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的、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等。




相关链接 p17
谈一谈: 当你在低头看手机的时候,你都在看什么
◎社交类:微信、QQ、微博、小红书
◎在线视频类:腾讯、优酷、爱奇艺
◎短视频类:抖音、快手、西瓜视频
◎购物类:淘宝、京东、天猫、拼多多
◎音乐类:网易云、QQ音乐
◎知识类;网易云读书、百词斩
选择能力……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评估能力……
是否浏览?
是否合适?
是否正确?
是否有用?
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
网络游戏企业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中小学生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对经申请带入校园的手机等终端产品进行统一管理,严禁带入课堂。
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容易沉迷互联网,沉迷游戏影响学习生活。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出台这一规定?
学会
“信息节食”
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无限的
网络信息
有限的
时间和精力
矛 盾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西雅图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研究发现:过度沉迷于手机的孩子的大脑,与普通孩子的大脑有着明显的区别。克里斯塔基斯说,只有每天接受不同的刺激,孩子才能发展出一个健康和健全的大脑。
但是有的孩子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屏幕前,导致他们大脑的感官刺激不足,使得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负面变化。
再加上手机和电视屏幕所产生的声光和画面的刺激,经常只集中在原始区域,这会导致孩子缺乏情绪自控力,以及缺乏思考和逻辑理性能力。
讲授新知
预防网瘾,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①学会信息节食,提高自控能力;
②严格遵守上网时间,请家人和老师监督;
③多参加无关网络的健康娱乐方式。
①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危害身体健康;
②会出现品行障碍,诱发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
③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
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
合理利用网络
正确做法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11
2
3
4
5
方法与技能
1
2
3
4
5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注意
信息
出处
关注
官方
信息
对信
息进
行多
方验

辨识
信息
内容
向他
人求

网络谣言的危害
你知道吗?
1、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上信息传播秩序。
2、损害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3、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给人们造成恐慌的情绪,还可能诱发违法犯罪。
法律小知识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谣、传谣会有什么后果?
有网友说:我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反正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只要我不违法,就可以随心所欲放飞自我。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遵守法律。
探究四:网络规范我遵守
合理利用网络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新知讲解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3
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2
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4
传播网络正能量
02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什么是正能量
传播网络正能量
政府开通这些民意收集的渠道对我们传播网络正能量有怎样的启示?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又该如何做?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合理利用网络
2、如何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网络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关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类似的公益活动,如“宝贝回家”寻子公益活动、“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慈善活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专门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发起的长沙梦创公益文化发展中心(梦创公益) 活动……
传播网络正能量
说一说:你知道的网络公益活动
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公益活动。网购车票、地铁出行、生活缴费、预约挂号、电子发票和步数等低碳方式收集能量,通过当能量收集满以后,就可以申请在阿拉善等沙漠地区种植真树。
根据蚂蚁森林最新公布的“成绩单”显示,截止今年5月份底,蚂蚁森林累计种植和养护真树超过了2亿棵,种植的面积高达274万亩,这相当于什么样的概念呢?简单来说,蚂蚁森林种植树木的面积相当于2.5个新加坡国家的大小!
我们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说一说:“五个一百”的网络作品有何特点?你还知道哪些网络正能量?
2021年1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以“奋斗的人民,奋进的中国”为主题的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结果揭晓。该活动自2021年6月25日在全网开通申报入口以来,总申报量逾12.5万件。经过前期初评、复评、网络投票展播和终评,共评出入选网络正能量精品500个。
你还知道哪些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行为?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2.怎样传播正能量?P17
①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弘扬“正能量”,整治“流量乞丐”:一些网络主播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不惜卖俗扮丑,严重违背公序良俗,污染网络环境,有些还触及了法律底线。我们要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本课小结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传播网络正能量
提高媒介素养
学会“信息节食”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合理利用网络
C
1.下列行为符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是(  )
A.利用网络随意的侮辱欺诈他人
B.未经许可,在网上公布他人的信息
C.善于利用网络辅助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D.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随堂检测
2、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示:“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尊严,名誉和隐私,也严重
污染社会风气,要坚决予以打击。”维护清朗网络空间,青少年要( D)
①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②提高媒介素养,传播正能量
③自觉恪守道德与遵守法律④增强法治意识,敢于与网络不法行为作斗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启动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打击网络首播, 短机频领域乱象等 提出要全面清理“色,开,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播 短频。这要求我们( D )
①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②专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远离网络直 播③学会辨析各种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 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 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散布传播网络谣言就会构成犯罪,要受刑事制裁
②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③正确行使权利,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遵守网络规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A
5.材料一 2022年11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5.0%。
(1)结合材料一,从网络的角度,分析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材料二 在互联网使用情况方面,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为88.9%,较2020年下降1.0个百分点;经常在网上玩游戏的比例为62.3%、较2020年下降0.2个百分点;经常在臣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较2020年下降1.7个百分点;经常参与网上“粉丝”应援行为的比例为5.4%,较2020年下降2.6个百分点。
(2)请你结合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谈谈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存在哪些问题。
(2)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微信朋友圈刷屏,没有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部分学生上网时间过长,没有注意场合,影响学习和休息。
(3)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理性地参与网络生活
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识,查阅资料;②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5)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