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伴性遗传教学目标1.性染色体的类型及传递特点。2.判定遗传病的类型。3.“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区别。4.探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5.基因定位的遗传实验设计。判断遗传病的类型1、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病2、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3、确定是否为伴性遗传隐性:女病,父子都病为伴性显性: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性染色体的类型及传递特点性染色体类型 XY型性别决定 ZW型性别决定雄性的染色体组成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雌性的染色体组成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常染色体+X)∶(常染色体+Y)=1∶1 _____________雌配子染色体组成 _____________ (常染色体+Z)∶(常染色体+W)=1∶1 常染色体+XY常染色体+ZZ常染色体+XX常染色体+ZW常染色体+Z常染色体+X1. 性染色体类型与性别决定性染色体的类型及传递特点2.传递特点(以XY型为例)①X1Y中X1只能由父亲传给 ,Y则由父亲传给 。②X2X3中X2、X3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也可传给儿子。③一对夫妇(X1Y和X2X3)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 ,来自母亲的 _ 。女儿儿子都为X1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判断遗传病的类型(1)基本方法:假设法(2)常用方法:特征性系谱②“有中生无,女儿正常”――必为常显①“无中生有,女儿有病”--必为常隐③“无中生有,儿子有病”――必为隐性遗传,可能是常隐,也可能是X隐。④“有中生无,儿子正常” ――必为显性遗传,可能是常显,也可能是X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⑤“母病子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为“X隐”⑥“父病女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最可能为“X显”⑦“在上下代男性之间传递”―― 最可能为“伴Y”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常隐常隐或伴X隐常显常显或伴X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最可能(伴X、隐)最可能(伴X、显)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1:1)可能在常染色体上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多女可能为X隐性;女多男可能为X显性2.关于“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1)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则: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2)伴性遗传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该性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则: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②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的概率。“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例1 以下为判断遗传病类型的常用“突破口”(不考虑X、Y同源区段,阴影个体为患者)。请将判断结果填写在横线上。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显性或伴X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染色体隐性伴X染色体隐性伴X染色体显性巩固练习例2 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存在 代代遗传的特点B.乙病为红绿色盲,在人群中女性发 病率高于男性√巩固练习②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图丙:(1)位置关系①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图甲和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2)判断方法①自交法:如果双杂合子自交,后代表型分离比符合3∶1或1∶2∶1,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后代表型分离比符合9∶3∶3∶1,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测交法:双杂合子与双隐性纯合子测交,如果测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测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1∶1,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2)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定位的遗传实验设计2.判断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定位的遗传实验设计3.判断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让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观察F2的表型情况。即基因定位的遗传实验设计例3 科学家在研究果蝇的突变体时,发现其常染色体上有显性基因A控制卷翅(a控制正常翅)和显性基因F控制星状眼(f控制正常眼),均属于纯合致死基因。现让基因型为AaFf的两只雌、雄果蝇进行交配,欲定位A/a,F/f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有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乙、丙中基因A/a,F/f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若杂交后代有3种表型,比例为1∶2∶1,则基因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C.若杂交后代有4种表型,比例为4∶2∶2∶1,则基因相对位置如图乙所示D.若杂交后代有2种表型,比例为1∶1,则基因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基因定位的遗传实验设计例4 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隐性雄性个体→F1方法2: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基因定位的遗传实验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