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蓉城名校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合诊断性考试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蓉城名校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合诊断性考试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高三年级第一次联合诊断性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1. 本解答给出了 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
比照评分参考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
2. 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 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
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
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3. 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4. 只给整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5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I I I 2 I 3 I 4 I 5 I 6 I 7 I 8 I
I D I A I B I B I D I c I B I c I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
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I 9 I io I 11 I
I AC I ABD I BCD I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分。
12. 丘1 13. 20 0 14. 3.3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命题意图】本小题在数学文化背景下,设置数学课程学习情境、探索创新情境,设计数列问题,体现基
础性和创新性,主要考查数列通项、前n项和的求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等基础知识:考查
特殊与一般、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方法,以及探索性、创新性的思维品质:考查数学抽象、数学运算和逻辑
推理等核心素养。
【解析】
CI)由题意可知,
a 1 =I, a2 = 3 =I+ 2 =α 1 + 2, a3 = 6 = 1+ 2+ 3 = a2+ 3,
an=a + n, .............................................................…........….................................. 川 2 分
数列{a,,}的一个递推关系为α =川 a.+ (n + 1), n εN",
当n注 2 时,利用累加法可得,
G卢 a 1 + (a2 - a 1) …+ (a3 - a2) + + (an -an-1)
=1+2+3 + … +n = 一一一一n(n+1 ) , ….......………………………………………………………·2 5 分
I (n+ 1) 将 n = l 代入得 a =1 ,满足 a. = ,一丁一-
n(n+ 1)
所以数列{a.}的通项公式为 = ,nεN ;…......................................... 7a,, 分一2一
注z学生若根据示意图,得到o1 =
(n+ 1)
1, a2 =3 , o3 =6 … …进而得到O = (n 只给 5分)
一2一
(2)由(I)知,bn= 一一一一2 =2(一1 - 一一-I ), .......….......…........................…........ 9 分
n(n+l) n n+l
则 s. =bi+ b2+…+bn
=2[(1 -一1 )+(一I - 一1 )+ +(一I - 一一I … )]
2 2 3 n n+ I
=2(1-_!_) n+l
2n ...... 13 分
n+l
16. 【命题意图】本小题设置生活实践情境,设计统计与概率等问题,主要考查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列联
表与独立性检验等基本知识:考查统计基本思想以及抽象概括、数据处理等能力和应用意识:考查数学
运算、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
【解析】
(1)提出零假设 Ho :该校学生对课外活动的满意情况与性别因素无关联,········ l 分
根据表中数据,得到
x2= 350 ×(150 ×50-50 × 10oy 一一35 = 勾2.917< 3.841 =xo.os ………·················200 × 150 ×250 ×100 I 12 5 分
所以根据小概率值 α = 0.05 的独立性检验,没有充分证据推断均不成立,即认为该校学生对课外活动
的满意情况与性别因素无关联:.......................................... …......... …......... …… …....... …7分
(2)方法l 依题意得,
I ) 一一一n(AB) P(B A 一_ 一_ 一一150 _ 一3 …··……… ………… ………… ……… …… ……… ……… 9’ 分
n(A) 250 - 5
n(
P(Bll 一一一.A
B)
)一_ 一_ 一一50 一_ 一1 ..........…......................................................... … 11
n(l) 100 2

;
方法2依题意得,
(A 250 5 P(A-)= = ’ ) = 1 - P(A) = 72 ’ …………………… …………… …………·9 分
五百 1
P(AB) 150 = = 3 ’
-
P(AB) 50 = 1 = ’ …… ……… ………… ………………………·11 1 0 分
言百 言百
I ) 一一一P(AB)所以 P(B A _一丰_ 3 - P( B) 一 一手 一 一P, (BIA)-
_ 一一一A -_ 一+ 号 = 一·, ·········5 2 11 分P(A) P(A)
则 P(BIA) > P(Bll)' ........…...................... …............................... …························ 13 分
意义:男生对课外活动满意的概率比女生对课外活动满意的概率大;或者男生对课外活动满意的人数
比女生对课外活动满意的人数多等等. ................. ………................ …·························· 15 分
17. 【命题意图】本小题设置课程学习情境,设计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空间角
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学抽象素养、逻
辑推理素养、直观想象素养和数学运算素养。
【解析】
(1)方法1:依题意可知,直线础,AD,AF 两两垂直,以点A为坐标原点,
直线 AB,AD,AF 分别为 x,y,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依
题意得C(I. I. 0), E(O,2 , 2), F(O,0 , 1), P(O,号,1)' 2 分
因为 ADI/ BC,
所以一一AN AD =一一 =NC BC 2

所以 AN=-23 AC
2 2
=(一3 ’-3 ’ 0)又
, AP=(O 一, ,1)'
2
又应= (0,2, 1), fie= (1, 1,-1),
从而得 NP=-1 F→E 2 → 一 -
3 3 FC,
又 EFc 平面 EFC,FCc 平面 EFC,NPct 平面 EFC,
所以 NP 矿平面 EFC; ········ ….................. …......... …................................. ………········8 分
2
方法 2 :如图,在FE ,。上取点 M ,Q,且满足 FM =÷FE,CQ =÷CF ,连接 MP,QM,QN,
因为E z 土3瓦 H1
=--
2 D E

有 FP-=-阳 = l-FH n ’3
所以 PM 矿 HE,且 PM -1 HE 一1 = = , …………………………………………………………·· 分3 3 3
又因为AD 矿 BC,AD= 2, BC= 1,
所以一-AN =一一AD =NC BC
2
,
有旦旦=豆豆=土
CA CF 3 ’
所以 NQII ,且 NQ τ1 AF = AF = τ1 ’……...........................…................................. 5分
又 DEii AF,
所以 NQII PM ,且 NQ = PM = ÷
所以四边形MPNQ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QMII NP,
又 QMC 平面 EFC, NP(f.平面 EFC,
所以 NPII 平面 EFC; ·········…·················…·············································….........…·· 8分
(2)由(1)方法 l 可知G(l,O,1),F(O,O, 1), C(l. 1,0),E(0,2,2), ................ 9 分
设平面 GFC 的法向量为m= (x1 Y1 ,z1),
|’”·FG= O, 即」lx,
= O,
则{ → ’ I lm·FC = O, Lx,十y1-z1 =0,
取Z1 =1 得平面 GFC 的一个法向量为m=(0,1,1),
·······1 1分
设平面 EFC 的法向量为n = (元,片,z2),
ln→·FE
= O ’即 I 2〓则{ ·.n
+z =且, O,
ln·FC=O, Lx2+Y =2-Zi O.
取Y2 = 1 得平面 EF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3,1.-2),
..... , .. , 13 分
则cos(m,n) =...!E:.!!.._ = (O, 1,
l)·(-3, 1,-2) =一二」=-豆

lml · 1111 Ji亏F×v'(-3)2+ I2+ (-2)2 ../2×.JI4 14
由图知二面角E-FC-G 为钝角,
故二面角E-FC-G 的余弦值为-一一.J7 .........................................................…15分14
18.【考查意图】本小题设置数学学习情境、探索创新情境,设计直线与抛物线相关的开放性问题,主要考查
直线的方程、抛物线的方程及基本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函数与方程、化归
与转化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考查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及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解析】
(1)由己知,点F的坐标为(1,。),且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my+ 1,
I = mv+l.
联立方程组{,、了 消去x,得y2 - 4my-4 = 0 (町,........................…....... , 分
l γ=
2
4x,
因为Ii= (-4m)2 - 4 × 1 ×( -4) = 2 16m + 16 > 0,
所以Y1 ’h为方程(町的两个实根,且 Y1Y2 =-4,
因为点 A,B 在抛物线E上,
2
所以x山= 21..,.必一=一(y一山一
) = l ,为,\!!.吊数 :.......................................................... 5 分』内, 4 4 16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