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75 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一、单选题2020年 7月 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2021年 5月 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于 5月 22日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6月 11日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天问一号”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位于发射场地的探测器组合体 B.成功发射入轨的“天问一号”探测器C.登陆火星表面的“祝融号”火星车 D.火星车携带的巡视探测仪器设备3.推测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的原因是( )A.昼夜更替周期长 B.距离太阳近 C.质量与体积小 D.有四季更替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重要影响。北京时间 2024年 8月 14日 14时 04分,日面中心附近爆发了一个 X1.1级耀斑,于 15:07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与耀斑发生在同一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 B.日珥 C.太阳风 D.磁暴5.本次太阳活动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 )A.卫星导航误差增大 B.当日气温显著升高C.我国降水概率增加 D.有线网络通信中断试卷第 1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7.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B.在⑤圈层无法监测到横波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地球在演化过程中形成各地质时代的地层,地层中保存有不同地质时代的化石,这是地球环境演化的物质凭证。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及各时代地层化石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甲化石最可能是( )A.蕨类植物化石 B.被子植物化石 C.鱼类化石 D.恐龙化石9.甲盛行的地质年代,地球上( )A.小型的哺乳动物大发展 B.陆地面积逐渐缩小C.多地形成煤炭资源 D.喜马拉雅山脉隆起试卷第 2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10.由三叶虫到大型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 )A.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 B.大陆的平均海拔降低C.全球气候越来越湿润 D.地球经历若干大冰期长江中下游荆江河段牛轭湖发育广泛。图示意该河段河流与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由图和所学知识可推测,牛轭湖多分布于( )A.河流北岸 B.河流左岸 C.河流凸岸 D.河流凹岸12.长江荆江河段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 B.洪涝 C.泥石流 D.沙尘暴13.发育有牛轭湖的河段,还广泛发育( )A.江心洲 B.峡谷 C.冲积扇 D.三角洲阿拉善苏宏图黑戈壁地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北缘,海拔为 900~1200米,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区内多新月形沙丘、风蚀戈壁、灌丛沙丘等。下图示意区内某地灌丛沙丘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形成苏宏图黑戈壁地区新月形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15.苏宏图黑戈壁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新月形沙丘形态最可能是( )A. B. C. D.试卷第 3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16.若苏宏图黑戈壁地区的戈壁滩附近灌丛沙丘数量增多,则当地( )A.气候趋于干旱 B.主导风向转为东南风C.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D.土地退化状况可能改善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下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7.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18.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岩石、水文 B.地形、植被 C.土壤、地形 D.气候、植被19.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演变的次序为( )A.峰丛、峰林、孤峰 B.孤峰、峰丛、峰林C.峰丛、孤峰、峰林 D.孤峰、峰林、峰丛下图为学生手绘地貌景观图,左图为小陈同学前往“石老人”海岸边观赏日出,正好看见太阳从石老人身旁升起,手绘的日出景象,“石老人”是青岛市(36°N,120°E)崂山区的地标性景观,位于石老人村西侧海域,距岸百米处有一座约十几米高的岩石,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右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0.判断“石老人”属于海岸地貌中的( )A.海蚀崖 B.海蚀柱 C.海蚀穴 D.海蚀平台21.“石老人”形成过程可能是( )试卷第 4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22.关于右图中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③是 V形谷,属于冰蚀地貌 B.②表示 V形谷C.④表示的地貌属于冰碛地貌 D.①所处地貌是角峰,特征是高耸尖锐民航客机在飞过天空时,其身后经常拖着白色的尾巴,被称为航迹云。当客机飞行在气温为-60~-40℃的大气层且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才容易产生航迹云。下面左图为航迹云景观,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当客机飞行时,更容易产生航迹云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24.下列关于图中各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层大气厚度在赤道附近最薄 B.b层大气上冷下热,大气稀薄C.b层大气上热下冷,臭氧稀少 D.c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雾”和“霾”是对流层中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是空气中水汽凝结而成、悬浮在空中的微小水滴;“霾”是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为减轻“雾霾”影响,2013年以来全国打响了“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下面小题。25.“霾”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大气中的( )A.氮气 B.氧气 C.杂质 D.水汽26.以下四幅图中,气温变化特征最有利于“雾霾”扩散的是( )试卷第 5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A. B.C. D.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完成下面小题。2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散失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8.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2023年春季最大规模沙尘在我国北方地区肆虐。3月 22日,北京出现沙尘天气,城市上空出现罕见的“蓝太阳”。下面左图为北京 3月 21、22日天气变化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试卷第 6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29.与北京城市上空出现罕见的“蓝太阳”有关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30.与 21日相比,22日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是( )A.①减弱,③增强 B.①增强,④减弱C.②增强,④增强 D.②增强,③增强山东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主要地形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点。下图为山东栖霞市附近某山区 Q地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③此时风由 Q地吹向 P地 ④此时风由 P地吹向 Q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夜晚,山谷常有夜雨出现的原因是( )A.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D.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谷底的暖空气被迫抬升下图示意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图中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4.若该图表示海陆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白天,则甲为海洋 B.风从丁吹向丙C.若为夜晚,则乙为陆地 D.甲地气流上升试卷第 7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35.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C. D.二、综合题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左图为部分太阳系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结构示意图。(1)如果人类想移居到地外行星,指出该行星自身需具备的条件。(6分)(2)右图中①②两层构成地壳,③层为地幔,指出②③的分界面④的名称,并依据图示描述地壳厚度的分布特征。(4分)(3)我国在塔里木盆地一油气田完成钻井钻探,钻井深 8588米,请判断该钻井能否穿透地壳并说明理由。(4分)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试卷第 8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1)A图表示的地貌名称是 ,该地貌在 作用下形成的。(2分)(2)B图地貌往往分布于我国 地区。(1分)(3)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 地貌(地貌名称)演化过程,溶洞、暗河在 作用下形成。(2分)(4)简要分析 C图所示地貌对该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2分)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赤壁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之一。“借东风”是《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时的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在盛行西北风的冬季,赤壁地区的某个夜晚(冬季风较弱)出现了东南风,孙刘联军顺利完成了火攻,击败了曹军。某校地理学习小组以“热力环流与赤壁地区东南风的形成”为主题进行了一次讨论。活动一:同学们利用收集的资料,绘制了三国时赤壁地区的水陆分布图(下图),并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了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时东南风的形成过程。试卷第 9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1)请帮同学们将关键词填在相应的位置,完成当时东南风的形成过程。(4分)关键词:降温快 降温慢 低压区 高压区形成过程:由于水体和陆地的热力差异显著;夜晚,赤壁西北部的云梦泽 ,近地面形成 ;赤壁东南部的陆地 ,近地面形成 ;近地面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东南风。活动二: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山体在白天相当于周围大气的热源,夜晚相当于周围大气的冷源;湖泊在白天相当于周围大气的冷源,夜晚相当于周围大气的热源。(2)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在下图中画出夜晚幕阜山西北侧的气流运动方向,并说出其对该时刻赤壁地区湖/陆风的风速影响?(2分)活动三: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了解到:目前古云梦泽已经被泥沙逐渐淤积、并退化成广阔的平原。(3)从大气湿度、空气质量和气温日较差的角度,说出云梦大泽的消失对赤壁地区大气的影响。(3分)试卷第 10页,共 10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 3 7 (7分)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答题卡(1)(2分)A图表示的地貌名称是 ,该地貌在 作用下形成的。(2)(1分)B图地貌往往分布于我国 地区。准 考 证 号学校:(3)(2分)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 地貌(地貌名称)演化过程,姓名:0 0 0 0 0 0 0 0 0 溶洞、暗河在 作用下形成。1 1 1 1 1 1 1 1 1班级: 2 2 2 2 2 2 2 2 23 3 3 3 3 3 3 3 3 (4)(2分)简要分析C图所示地貌对该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 4 4 4 4 4 4 4 4考场: 5 5 5 5 5 5 5 5 56 6 6 6 6 6 6 6 67 7 7 7 7 7 7 7 78 8 8 8 8 8 8 8 89 9 9 9 9 9 9 9 9一.选择题(70分)3 8 (9分)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1)(4分)夜晚,赤壁西北部的云梦泽 ,近地面形成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赤壁东南部的陆地 ,近地面形成 ;近地面大气由高压区流向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低压区形成东南风。26 A B C D 31 A B C D27 A B C D 32 A B C D (2) (1分)画出气流运动方向:28 A B C D 33 A B C D29 A B C D 34 A B C D (1分)影响30 A B C D 35 A B C D二.综合题(30分)36.1 (6分)36.2 (4分) ;。 (3)(3分)从大气湿度、空气质量和气温日较差的角度,写出云梦大泽的消失对赤壁地区大气的影响。3 6.3 (4分) ;。ID:3461548 第 1 页 共 1 页{#{QQABIQKAoggoABBAABgCQwWSCkCQkhAAAagGBAAIMAAASRFABAA=}#}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B A C B D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A C B D A A A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D A D C B A B B C题号 31 32 33 34 35答案 B D B A B36.(1)充足的水分(2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2分)适宜的温度(2分)(2)莫霍面(2分)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或海拔越高地壳越厚)。(2分)(3)不能(2分)钻井深度小于地壳平均厚度(2分)37.(1) 三角洲(1分) 流水堆积/流水沉积(1分)(2) 西北(1分)(3) 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貌)(1分) 流水侵蚀/流水溶蚀(1分)(4)有利: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经济效益;面积较大的洼地,底部较平坦,可发展“坝子农业”;进行科学研究(如研究喀斯特地貌;大型射电望远镜的选址);(答对任一点给1分)不利:地表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等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土壤肥力低,地表缺水,不利于农业生产;造成经济落后。(答对任一点给1分)38.(1) 降温慢(1分) 低压区 (1分) 降温快(1分) 高压区(1分)(2)绘图如下。(1分)影响:风速增强。(1分)(3)大气湿度降低;(1分)气温日较差变大;(1分)空气质量下降。(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_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答题卡.pdf 期中考试高一地理答案.docx 黑龙江省虎林市高级中学、鸡东县第二中学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