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虎林市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
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A B A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D A A B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C D A A B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C C A D C B C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C A C D C C D B A
51.(1) 木星 金星
(2) 色球层 光球层 日冕层
(3) 黑子 耀斑 B A 11
(4) 安全的宇宙环境 稳定的太阳光照
52.(1) 下蚀 V形河谷
(2) B A
(3) 河口三角洲
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过程3分)
丙 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条件3分)
(5) 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过程3分)
53.(1)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夏季湿热,冬季温和,年降水量大。
(2)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问题严重;早涝灾害多发;土层薄,土壤贫瘠;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且耕地分散,人多地少;地形崎岖,对外交通不便。
54.(1) 平流 臭氧/臭氧层 C
(2)D
(3) ③ 大气逆辐射
(4) 升高 ⑤
(5)燃烧秸秆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1分)它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1分)使大气增温,然后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1分),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1分)虎林市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
地理试卷
考试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50题,每题1分共计50分。)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卫星 ②星云 ③正在运行中的航天飞机 ④正在飞行中的航空飞机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右图中表示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半人马星系
印尼当地时间2020年5月23日临晨3点31分的时候,位于该地区的一座火山又喷发了,名叫“莫拉比火山”,该火山也是属于一座活火山,本次持续喷发4分钟,喷发产生的浓烟达到了2000米高,所以算得上是一次强喷发。下图为火山喷发景观和地球部分圈层,据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左图中山体岩石的组成物质直接来自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存在生命物质的圈层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顺利“睁眼”。该望远镜将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自落成至2018年2月,已经发现9颗脉冲星) ,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地外文明的探索。据此回答下面5-7小题。
5.与脉冲星所在天体系统层次相同的是(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6.如果发现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有( )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 D.宇宙环境安全
7.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 )
A.太阳辐射非常强 B.无地震灾害发生
C.天气变化影响小 D.电磁环境比较好
8.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在太阳活动高峰年( )
A.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 B.会影响地球上固定电话的通话质量
C.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 D.我国北戴河出现极光
9.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题。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一场6.8级地震袭击甘孜州泸定县及周边区域,震源深度16公里,有房屋垮塌和大量人员被困,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据此回答下列10-12小题。
10.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的(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11.此次地震发生后,能及时报告位置,有效缩短搜救时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北斗导航系统 D.office
12.与地球相比,月球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与太阳距离太近 B.宇宙环境不安全
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D.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020年,研究人员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涌洞镇距今约4.36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滨海涌洞鱼化石,这比重庆发现的最早有颌类鱼化石——陆珍边城鱼(距今约4.23亿年前)早一千多万年。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滨海涌洞鱼化石所在的地层形成于( )
A.太古宙 B.元古宙 C.古生代 D.中生代
14.下列关于该地质年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被子植物丰富 B.爬行动物时代 C.重要成铁时期 D.出现脊椎动物
15.该地层形成的时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推测当时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气候干燥炎热 C.风沙面积较大 D.地形起伏较大
河口处河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形沙洲,称为三角洲。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16-17小题。
16.该河口三角洲沉积物颗粒( )
A.由河口向海洋变细 B.大小混杂分布
C.由海洋向河口变细 D.粗细完全一致
17.三角洲所在河段( )
A.以“V”形河谷为主 B.河谷呈槽形 C.河流落差大 D.河谷深而窄
河曲是指河流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弯曲部分。下图中甲、乙示意位于同一河流不同河段两种类型的河曲。甲河曲所在区域地势较平坦,乙河曲两岸多为高大山地。完成18-19小题。
18.甲河曲持续发育,易形成( )
三角洲 B.冲积扇 C.“V”形峡谷 D.牛轭湖
19.与甲河曲相比,乙河曲( )
A.堆积作用较强 B.位于河流下游 C.侵蚀作用强烈 D.流水速度较慢
20.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图示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是( )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024年9月16日凌晨,游客王先生在四川卧龙特区夜宿时遇强降雨,附近河水水流突然增大,水流中央杂较多泥沙、柴草、树枝等,沟谷中传出沉闷的轰鸣声,当地政府立即组织游客撤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王先生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滑坡 D.火山喷发
22.在野外遇到该自然灾害时的逃生方法合理的是( )
A.躲到沟谷中的大树上 B.找齐贵重物品顺沟往下跑
C.抓住漂浮物以助漂浮 D.就近逃往平整安全的高地
右图为古生代中后期的植物复原场景图,该时期气候适宜,植被茂盛。完成23-24小题。
23.图中的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4.古生代末期( )
A.恐龙突然消失匿迹B.空中出现始祖鸟C.原始鱼类大量灭绝D.三叶虫大量出现
地貌是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地貌类型多种,它们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读图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图示地貌成因上不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6.若丁地貌陡坡朝向东南方向,则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崆山白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境内,距北京约400km。崆山白云洞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溶洞,洞内四季恒温17℃,充满了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石帘、石瀑布、石帘花等碳酸岩景观。右图为崆山白云洞内局部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7-28小题。
27.图示②地貌景观进一步发育,最终形成( )
A.石笋 B.石钟乳
C.石幔 D.石柱
28.形成图示①地貌景观的岩石( )
A.遇水可溶性较差 B.在我国贵州分布面积较少
C.受温度变化影响,易沉淀 D.与峰林地貌岩石类型不同
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29-30小题
29.图中最先形成的是( )
A.三级阶地 B.二级阶地
C.一级阶地 D.河漫滩
30.图中河流阶地( )
A.洪水期被水淹没 B.土质较为肥沃
C.组成物质颗粒大小不一 D.位置越高,地面越平坦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被冰雪覆盖的岛屿,首府努克市地处峡湾口。下图为卫星拍摄的格陵兰岛首府努克附近一条峡谷。据此完成下面31-33小题。
31.该峡谷( )
A.横剖面呈U形 B.岩石透水性强
C.河曲发育 D.谷坡平缓
32.与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相同的是( )
①石窝 ②冰斗 ③角峰 ④峰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3.此处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 C.棱角明显 D.磨圆度好
下图为法国诺曼底海岸“大岩门”景观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并完成下面34-35小题。
34.“大岩门”形成的四个阶段按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35.形成“大岩门”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水侵蚀 B.海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受连日降雨影响,2021年3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G352国道湖南古丈县境内牛角山村路段出现山体滑坡,交通中断。据当地公路部门估算,滑坡的土石方量约2万方。截至29日上午10点,降雨仍未停止,因滑坡点山体陡峭,仍存在继续塌方的危险,抢修工作尚未开展,当地已调集挖掘机等机械抵达现场。完成下面小题。
36.有关此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持续强降雨有关
B.直接导致了交通线路的中断
C.降水是此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诱因
D.植被破坏是导致此次灾害的直接原因
37.下图是抢修路线上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
① B.② C.③ D.④
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逆温发生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有人说逆温是霾的“帮凶”。下图示意某日某地出现逆温时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38-39小题。
38.该地此次逆温的逆温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②③
39.逆温可能会( )
①抑制沙尘暴②增大降雨概率
③减少地面辐射④加重城市空气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下图为青藏高原1980—2010年间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40-42小题。
40.推测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2月
41.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增强 B.太阳辐射增强 C.植被覆盖率提高D.大气降水增多
42.近20年来,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度呈上升趋势,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化石燃料使用增多 ②人工降雨频率增大
③途经航空班次增多 ④生产生活用地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3.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B.C. D.
2023年6月2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以38度的高温,打破了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纪录。科学家表示,这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局地极端天气现象。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44-45小题。
44.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5.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图甲为我国南方某地大棚草莓景观,图乙为我国华北地区覆盖的地膜景观。据此,完成下面46-48小题。
46.一般情况下,农业大棚一般采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其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太阳辐射,提高棚内温度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棚内温度
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棚内温度
D.增大棚内昼夜温差,提高农作物品质
47.与南方不同,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通过进行地膜覆盖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B.减少了大气逆辐射
C.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48.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
A.减少水分蒸发B.减轻病虫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 D.抑制杂草生长
霞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使天空和云层呈现黄、橙、红等色彩的自然现象。夏季许多地方会出现绚丽的晚霞。完成下面49-50小题。
49.霞的形成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选择性吸收 B.选择性散射 C.无选择反射 D.无选择折射
50.夏季比冬季更容易出现绚丽的晚霞,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大气中水汽多 B.大气中尘埃少 C.晴天多 D.气温高
非选择题:(共计50分。)
51.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② 。
(2)填出字母代表的太阳外部结构名称:A ;B ;C 。
(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和 ,它们分别出现于图中的 层和 层(填字母)。其活动周期为 年。
(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依据图乙中的信息得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和 。
52.下图为某地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6分)
(1)从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看,甲河段位于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主要表现为流水的 (填侵蚀类型),通常形成的地貌是 。
(2)乙河段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岸/B岸),适合建码头的是 (A岸/B岸)。
(3)丙处通常形成的地貌是 ,形成的过程是 。
(4)图中甲乙丙三地中最有可能发育成较大的城市的是 ,其优势条件有有 ① ② ③ 。
(5)河流在流出山口时往往形成 (地貌名称),形成过程是 。
53.读下列文字材料及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贵州省位于石灰岩广布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典型且分布广泛。贵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2℃-25℃,冬季平均气温3℃-6℃,年降水量大于1100mm。下图示意贵州境内某喀斯特峰丛山地。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分布广泛,从岩石和气候条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说明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较低的原因。(6分)
54.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以及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②代表 层(填文字),这层中的 (填文字)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的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来自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图2中的(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填图2中序号),大气热量增多,使 (填文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夜间雾霾天气会使当地夜晚的气温 (升高或降低),雾霾天气发生会使白天变暗,称之为“暗岛效应”,其原因与 (填图2中序号)最相关。
(5)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秸秆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