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卓越县中皖豫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卓越县中皖豫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1I02
114s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皖豫名校联盟
75
o连州
120
“的
2024一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联考
1250
1300



考生注意:
1400年太阳蝎射圣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等值线/(kW·hm)
⊙0城市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图2
2.回答选泽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亲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亲写在答题卡
3.)东省东,西部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海拔高度
B.海陆位置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通卡一并交回。
C.天气状沉
D.纬度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4.广东省积极发展“光伏+衣业”产业模式,主要是中于太阳能
符合题目要求的。
A,稳定性较好
B.消洁无污染
n
图1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示意图。掘此完成1~2题。
C,能量较集中
D,开发技术要求低

5.仅考虑太阳锢射量,广东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效果最差的城市为
4.连州
B.罗定
C.阳山
D.汕头
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存在着较为强烈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热带雨林地区的生

公转方向
物图是地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媒介,图3为热带雨林地区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据
图1
此完成6~7题。
1.中
02

A,月球为地球唯一的卫星
B.月球白乐向西绕地球公转
C.月球月身可发光发热
D.月球与地球组成天体系统
再离宁
岩石图
2.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巾秋节当晚(天气晴朗)可见
NH
A.半轮明月东天挂
B.了夜正逢月落时
生物医
PO
C.午夜圆月亮南天
D.口出前西天漆黑
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夏季多地形雨,南部以平原和台地为主。广东省经
NH
济发达,近年来积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形成了陆地区“农光互补”、沿海区“渔光互
金子

补”的新型农业发菠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图2示意广东省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图3
地理试题第1项(共8项)
地理试题
第2贞(共8页)
6.水圈和大气圈进行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的主要途径是
扬场(见图5)肿用六锨等农具播杨谷物、豆类等,借助风力去掉壳、叶和尘土。图6示意
A.有机质的生成
B.离子吸收
黄土高原某地6月某日气压场分布,甲、乙、丙、丁为四个村落的杨场,点,阴影部分为乙汤场,点
C.水的相态变化
D.光合作州
的灰尘和杂质扩救区。据此元成11~13题。
7.不同圈层之间均存在的物质迁移流是
A.水
B.二氧化碳
C.金属离子
D.氧气
二氧化碳是影响区域大气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受植被覆盖率和能源利用方式等因素
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图4示意我国不
等压线
灰尘、杂质区
同区域二氧化碳浓度(单位:ppm)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8~I0题。
东北地区
图5
图6
39R
11.图示e等压线的数伯
西北地区
96
华北地区
A,比a值大
B.与b值柑等
C.比G值小
D.比d值小
388
12.示时间丙扬场点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G.东南风
D.东北风
南区
中地区
13.仪考虑风速,图示时问扬场效果最优的扬场,点是
A.甲
3.乙
C.内
D.丁
0.....111.11
牛尾河自西向东穿邢台市区而过,是周边下水通道的主要排洪区。由于建成区历史较
华南地区
华东地区
早,牛尾河市区段河道狭窄,暴雨时河水经常外溢,对周边的商业区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
秋李
…春
本着“建设美丽牛城”的发展原则,当地政府对牛尾河市区段进行了政造。图7为改造后局部
图4
河段的示意图及河道一侧的剖面图。据此完成14~16题。
8.我国春季二氧化碳浓度最大和秋季二氧化碳浓度最小的区域分别是
景观护栏
A.华南地区和西北地
B.华东地区利西北地
市区

.华中地区和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
9.复季我国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原内之一是
产然景观扩栏
A.降水多带走空气中的杂质
乃.T业发气排放减少
市区
研石路
河流
一原河岸…现河岸一一…河道界
C.居民城排意识提高
D.植被生长怀盛
枯被线油带
·流向
10.中学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措施有
图7
①合理节空调温度②碱少氯氟碳化物的使用③使州公共交通::具出行④推广使
14.夏季暴雨时牛尾河邢台市区段河水易外溢的主要原州是
甲新能源
①河道狭窄,泄洪速度慢②河道淤积层厚,卜渗速度慢③)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
A.①②
R.③④
④地表蓄水能力差,汇流速度快
C.①③
D.②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地理试题第3页(共8项)
地理试题第4项(共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