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技术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诸暨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技术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诸暨市2024年12月高三适应性考试试题
技术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
1-5 DCDBA 6-10 BCCDD 11 A 12 A/C
13 (1) D (2) C
①newco2②proco2= newco 2
(4) BE
(5) ①数据库已存满。②智能终端连接异常。(其它合理原因)
14 (1) C (1分)
(2) ①sscores[sscores['班级']== cln] (2分) ; ②dict (2分)
(3) B (2分)
15 (1) 1→2→5→3→4→0或其它可行方案 (1分)
(2) ①pre[a[i][1]]+=1 (2分)
②index[j+1]= key (2分)
③flag[preindex[i]]= True (2分)
④a[k][0]==p and not flag[a[k][1]]或其它合理答案 (2分)
通用技术
16-20 BADAC 21-25 ABDCB 26 C 27 B
28 (1) B; (2) A; (3) CE; (4) C。
29 (1) C (2分)
(2) 略 (6分)
评分标准:
1. 能让门无障碍打开,开门过程中不能损伤门板 (2分)
2. 关门后底部缝隙明显变小 (2分)
3. 装置采用一个电机驱动,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门板的打开和关闭(2分)
(3)根据学生的具体设计,体现关门后离地空隙的尺寸合理(0-60mm)给1分,大门转轴略小于φ40给1分,其他尺寸合理给1分,答对2个给2分,最多2分(2分)
30 (1) C
(2)
(4) AD诸暨市2024年12月高三适应性考试试题
技术试题卷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 ( 共5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至3题:
智慧路灯照明管理系统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相关设备采集环境亮度、交通流量等数据,并传输至服务器。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路灯远程监控、智能调光等功能,还能在设备异常时及时发送消息给维护人员。
1. 关于该照明管理系统中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不是大数据
B. 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是离散的模拟信号
C. 不同格式的数据必须存储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中
D. 环境亮度数据需要数字化后才能被该系统分析利用
2. 下列关于该系统组成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传感器的使用是控制技术的表现 B. 只有路上行人是该系统的用户
C. 路灯属于该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 D. 该系统必须在局域网里才能正常使用
3. 下列关于该系统安全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定期备份数据 B. 安装杀毒软件,定时升级
C. 对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D. 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账号登录系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4至6题:
某超市使用了“智能购物车”,顾客可以通过刷脸、扫码、手动输入等多种方式激活一辆购物车,这辆购物车可以实时同步会员信息,领取卖场、品牌商优惠券。购物时只需把商品放入购物车,该车通过商品图像获取名称与价格等数据,自助结算,并将相应数据传送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4. 智能购物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和有效训练提高识别效率
B. 这个过程是机器学习技术和强化学习的结合
C. 可以通过优化图像特征提取提高识别效率
D. 顾客通过刷脸激活购物车使用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5. 顾客刷脸时采集到一张未经压缩的 BMP 图像,分辨率为 1024*1080 像素,图像容量约为 3MB,则该图像的量化位数为
A.24bit B. 16bit C.8bit D.4bit
6. 下列关于该系统中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服务器不属于该系统的网络共享资源
B. 系统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需使用相应的网络协议
C. 购物车必须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同步会员信息
D. 服务器网络故障不影响商品信息获取与自助结算
7. 正常人的心跳为每分钟60~100次,低于60 次/分钟属于心动过缓,高于100 次/分钟属于心动过速。设hb存储某人的心跳数据,心率状态存储在变量 state中,下列程序段不符合要求的是
A. if 60<= hb<=100: state="心率正常" elif hb<60: state="心动过缓" else: state="心动过速" B. if hb<60: state="心动过缓" elifhb>100: state="心动过速" else: state="心率正常"
C. state="心率正常" if hb<60: state="心动过缓" else: state="心动过速" D. state="心率正常" if hb<60: state="心动过缓" elif hb>100: state="心动过速"
8. 某栈中数据从栈底到栈顶实现降序排列,利用队列S将数据送入该栈。队列中原始数据依次为:4、2、1、3,若队首数据大于栈顶数据,可利用操作M (出栈后再入队) 调整数据入栈顺序,为将数据按要求入栈,M的执行次数至少为多少
A.1 B.2 C.3 D.4
9. 有一个循环队列,长度为 15,头指针为 head,尾指针为tail,则下列选项中队列元素个数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head=3, tail=8
定义如下 Python函数:
def f(m,n):
if m>= n:
return m
else:
return f(m+m%2+1,n-1)+1
执行语句k=f(6,12)后, k的值为
A.11 B.12 C.13 D.14
11. 某二分查找算法的 Python 程序段如下:
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
key, cnt= randint(5,9)*2+1,0
i. j=0, len(d)-l
while i<=j:
cnt+=1
m=(i+j)//2
if key== d[m]:
break
elif keyj=m-1
else:
i=m+1
当d为[8,10,12,14,16,17,18,19]时, 变量 cnt 的值不可能是
A.1 B.2 C.3 D.4
12. n个整数保存在单向链表中,其中 head 指针不包含数据,它指向第一个节点的前面节点。以下程序完成了链表的降序排序:
n=5; head=0
a=[[None,1],[60,2],[30,3],[8,4],[20,5],[40,-1]]
for i in range(n-1):
r= head
p=a[r][1]
q=a[p][1]
while q!=-1:
if a[p][0]
a[p][]]=a[q][1]
a[q][l]=p
r=a[r][1]

q=a[p][1]
#从head 指针的下一个节点开始输出链表,结果为有序序列,代码略划线处应该填写的语句是
① a[r][1]=q ② p=a[r][1]
C.① a[r][1]=a[p][1] ② p=a[r][1]
D. ① a[r][1]=a[q][1] ② p=q
13. 某校为每个教室安装了新风系统用于调节室内空气质量。系统从数据库中获取空气质量阈值,根据阈值和传感器采集的空气质量数据比对结果控制执行器,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是 B/S架构,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查询实时和历史数据。该新风系统由智能终端、传感器和执行器等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该系统时,为了存储采集到的数据,需设计一个合适的数据库。该过程属于 ▲ (单选题,填字母)。
A. 需求分析 B. 可行性分析 C. 概要设计 D. 详细设计
(2) 关于该系统中数据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填字母)
A.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查看智能终端的数据
B. 该系统处理数据的程序必须存放在服务器端
C. 智能终端可以从服务器端获取数据
(3) Web服务器根据采集的数据与阈值比对结果决定是否开启执行器。如采集到的数据连续两次大于阈值,且当前执行器处于关闭状态,则开启执行器; 若数据连续两次低于阈值,则关闭执行器。
服务器端的部分代码如下:
@ app.route("/d sp")
def show():
#实现系统数据的查看,代码略
@ app.route("/ input")
def scanf():
#从数据库中获取阈值mco2、前一时刻的空气质量数据preco2和通风设备状态 sta,代码略#从智能终端获取当前空气质量数据 newco2,代码略
# sta值: True 表示设备开启, False 表示设备关闭
if not sta:
if newco2>mco2 and preco2>mco2:
sta= True
else:
if ① :
sta= False

#将proco2的值保存到服务器数据库中,并向 sta值发送给智能终端,代码略
app. run()
请在上述程序划线处填上合理的代码。
(4)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 (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得2分,部分选对得1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
A. 传感器与执行器必须连接到同一个智能终端
B. 智能终端也可以进行数据处理
C. 智能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只能通过无线方式
D. 本系统所使用到的所有软件必须在搭建过程中开发
E. 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及时更新杀毒软件
(5) 该系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系统管理人员使用浏览器查看系统相应数据,发现页面不能显示最新数据,页面刷新后仍没有改变。请简要说明系统产生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分别从软件与硬件不同角度分析) ▲ 。
14. 高三首考中,某校的每位学生均参加了4科考试(外语+选考)。成绩公布后,校教学部门将成绩整理到 EXCEI文件“成绩. xlsx”中,如图A示。现需要统计各班各科目成绩优秀学生的人数与全校优秀学生的人数,用于下学期的教学任务调整。成绩优秀条件为:外语成绩 120 分及以上,选考成绩90分及以上。班级数据统计结果用数值呈现,若该班级无人选考该科目,则使用“-”表示。
(1) 由于采集的数据是人工输入的,有可能输入有误。现编写 python程序查找输入科目数不正确的学生,学生成绩数据读入后保存在 DataFrame 对象 sscores中。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单选,填字母)
A. 使用 count(axis=1, numeric only= True)函数统计每个学生的科目成绩数,再筛选出科目成绩数为4的数据项
B. 使用 count(axis=0, numeric only= True)函数统计每个学生的科目成绩数,再筛选出科目成绩数为4的数据项
C. 使用 count(axis=1, numeric only= True)函数统计每个学生的科目成绩数, 再筛选出科目成绩数不为4的数据项
D. 使用 count(axis=0, numeric only= True)函数统计每个学生的科目成绩数, 再筛选出科目成绩数不为4的数据项
(2) 各班各科成绩优秀人数统计结果如图B 所示。实现统计功能的部分 Python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sscores= pd. read excel("成绩. xlsx")
sub=["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
clname= sscores["班级"]. unique()# 获取班级名称列表
# 用于存储最终 DataFrame 数据的字典
dict= {key:[] for key in["班级", "外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技术"]}
# 按班级遍历并统计各科目满足条件的人数,同时填充最终字典
for cln in clname:
cld= ①
# 统计外语满足条件的人数
flanguage= len(cld[cld["外语"]> 120])
dict["外语"]. append(flanguage)
# 遍历其他学科,统计满足条件的人数
for subject in sub[1:]:
if len(cld[cld[subject]>0])>0:
count= len(cld[cld[subject]> 90])
dict[subject]. append(count)
else:
dict[subject]. append("-")
dict["班级"]. append(cln)
final df= pd. DataFrame( ② )
# 输出最终统计数据
print("高三各班级各科成绩优秀人数统计:")
print(final df)
(3) 按要求统计全校各科成绩优秀学生数量,其统计结果如图C所示,绘制柱形图如图D所示,实现该功能的部分 Python 程序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 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 font manager as fm
# 读取存储学生成绩的 Excel文件,按要求统计出各科成绩优秀学生人数,代码略
# 将统计出的数据转换为 DataFrame, 对象名为 res df
print(res df)
res df= ①
# 设置中文字体,确保柱形图中能显示中文,代码略
plt. bar( ② )#绘制柱形图
plt. xlabel("科目")
plt. ylabel("人数")
plt. title("各科优秀生人数统计")
plt. xticks(rotation=45)
plt. show()
程序的方框处依次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 (单选,填字母)
A. ①res df. sort values("人数", ascending= True) ②res df. index, res df["人数"]
B. ①res df. sort values("人数", ascending= False) ②res df["科目"], res df["人数"]
C. ①res df. sort values("人数", ascending= True) ②res df["科目"], res df["人数"]
D. ①res df. sort values("人数", ascending= False)②res df. index, res df["人数"]
15. 某工厂要生产一个产品,需要经过n个工序。每道工序之间有一定先后关系,一道工序可以有若干个前置工序,每道工序最多是某一道工序的前置工序。若 表 (1) 表示工序间的依赖关系,从中可知:完成工序4必须先完成工序0与工序5,完成工序3必须先完成工序1与工序4。
现根据各道工序间的依赖关系,安排各道工序的可行的先后顺序:0→1→5→4→3→2。
前置工序 工序
4 0
2 3
5 4
3 4
1 5
表A 表B
(1) 写出表B各道工序可行的先后顺序: ▲ 。
def preij(a,n): #统计各个工序前置工序的数量
pre=[0]*n
for i in range(len(a)):

return pre
def insersort(d): #按前置工序数量排序
index=[i for i in range(len(d))]
for i in range(len(d)):
key= index[i]
j=i-1
while j>=0 and d[index[j]]>d[key]:
index[j+1]= index[j]
j-=1

return index
""获取工序关系存储到列表a 中, 如表 A 可表示为[[0,4],[1,3],[5,4],……],工序数量存入变量 n 中, 代码略""
pre= preij(a,n)
preindex= insersort(pre)
flag=[False]*n #标记某道工序是否已排列
que=[0]*n
head= tail=0
s=""
i=0
while i< len(pre) and pre[preindex[i]]==0:
que[tail]= preindex[i]

tail+=1
s=s+ str(preindex[i])+"→"
i+=1
while head< tail:
p= que[head]
head+=1
for k in range(len(a)):
if ④ :
pre[a[k][1]]-=1
if pre[a[k][1]]==0:
que[tail]=a[k][1]
tail+=1
flag[a[k][1]]= True
s=s+ str(a[k][1])+"→"
print("工序为:")
print(s[:-1])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 (共50分)
16. 如图所示是一款第三代智能眼镜,把前沿科技与时尚设计融为一体,成为了未来科技与舒适体验的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该智能眼镜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A.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内置了一个全天候监测用户的颈椎姿势的独特功能,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B. 具有通话功能,全天候播报,听歌识曲,畅联捏聊,随心听,唤醒语音助手,面对面翻译、支持颈椎监测等,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 无论在安静空间,还是嘈杂户外环境中,也能实现声音防漏和逆风抗噪,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D. AI技术发展对智能眼镜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17. 如图所示是一款可单独控制电压通断的插座,下列对该插座的分析与评价不恰当的是
A. 插座可提供100W快充,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B. 具备USB 充电口、定时开关、远程控制等智能功能,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C. 插座采用异形螺丝固定,防止未经授权的拆卸,符合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D. 带数显功能,用电一目了然,考虑了信息的交互
18. 如图所示为某连杆压力机构,主动轴按箭头方向转动可实现压块的上下运动(压紧或松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连杆1 与三角连杆的连接属于刚连接
B. 图示位置时,连杆1受拉、支撑架受弯曲、销轴受扭转
C. 图示位置时,连杆1受压、支撑架受压、销轴受剪切
D. 图示位置时,连杆1受拉、支撑架受弯曲、销轴受剪切
19. PVC线管(聚氯乙烯管) 作为一种塑料管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易于切割、连接和安装,小明打算用PVC管制作一个毛巾架,用如图所示的专用剪刀(缺少刀片) 剪断 PVC 线管,下列刀片设计方案中最适合切割PVC管的是
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零件。请根据题图完成第20-21题。
20. 图中漏标的尺寸共有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21. 用2mm厚的钢板制作该零件,下列加工工艺中工具选择正确的是
A. 划线:划针、划规和钢直尺 B. 锉削:锉刀、钢丝刷和平口钳
C. 锯割:钢丝锯和台虎钳 D. 钻孔:手摇钻和手钳
22. 如图所示是塔牌黄酒酿造工艺流程图。下列对该流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酿造黄酒需要3种原材料 B. 装坛和制作泥头是并行工序
C. 酒坛清洗可以直接使用鉴湖水 D. 该流程的产物是黄酒
如图所示是物流行业智能分拣系统,首先通过单件分离设备对包裹进行预处理,使批量的包裹变成单件排列,排列在输送带的包裹会依次通过DWS数据系统,此处的传感器检测到包裹通过,控制器会控制称重模块对包裹进行称重,同时控制摄像头会拍下并扫描包裹外面的条码信息,并将包裹信息显示在对应的屏幕上,摆轮分拣机安装在DWS设备的后端,按照检测到的信息对包裹进行分拣处理,将包裹送往不同的快递区域。请根据题图完成第23-24题。
23. 下列关于该智能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A. 该系统可分为分离、数据收集、分拣和输送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包裹的智能分拣
B. 称重模块的测量精度高,智能分拣系统综合处理效率高
C. 系统设计时应先进行总体设计,然后再设计各个子系统
D. 摆轮分拣机可实现三向分拣、单机控制和联机组网控制,体现了该智能分拣系统的目的性
24. 下列关于 DWS 数据收集系统控制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 该控制属于开环控制 B. 称重模块属于执行器
C. 摄像头拍下的条码信息是输入量 D. 被控对象是屏幕
25. 下列传感器中,电子体重计中最有可能用到的是
26. 如图(a) 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Ui为输入信号, 为输出信号,图(b)是555功能表。下列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关系中正确的是
555功能表
2脚 6脚 3脚
<1/3 Vcc ×(任意) 高电平
>1/3 Vcc <2/3 Vcc 保持
>1/3 Vcc >2/3 Vcc 低电平
第26题图(b)
27. 如图(a) 所示是模拟光控灯实验电路,电源电压3V,如果电路正常工作,能实现天黑时LED发光,天亮时LED熄灭; 天黑时接通电源,发现LED灯不亮,用指针式多用电表的DC2.5V 档测量 ef间的电压,读数如图(b) 所示。下列对该电路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三极管的类型为 PNP 型
B. 此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C. 要使LED灯能正常发光,可以将R1 换成阻值更小的电阻
D. 图中g为LED正极, h为LED负极
28.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工件位置移动装置。真空夹头可吸住、释放工件(暂不考虑其原理),装置采用电机正反转实现工件位置移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桌面上。请完成以下任务:
(1) 将工件在b位置通过真空夹头吸住后提起,工件可被移动至(单选) ▲ ;
A. a位置
B. c位置
C. a位置和c位置
(2) 滑轮与平行连杆的连接方式属于 (单选) ▲ ;
A. 刚连接
B. 铰连接
C. 既不是刚连接也不是铰连接
(3) 小明准备在通用技术实践室用钢板加工L 型杆,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多选) ▲ ;
(4) 小明设想在装置制作完成后进行技术试验,以下试验方案不合理的有(单选) ▲ 。
A. 启动电机,观察真空夹头能否提起物件
B. 启动电机,观察机构能否平稳移动工件
C. 启动电机,观察电机支架是否对桌面产生了磨损
29. 小明家院子外是村中的交通要道,平时通过的行人、车辆较多,为了安全考虑,院子大门开向院内,如图a所示。院内地面有15°的坡度,为了大门能够正常打开,门板底部离地面有较大空隙,关上门后的效果如图b 所示。已知门结构各构件尺寸如图所示,大门转轴(未画出) 可在套筒内转动,套筒固定在围墙上,套筒内径为φ40。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大门转轴及转轴与门板的连接件,以解决门正常打开和关门后底部有较大缝隙的矛盾。设计要求如下:
A. 能让门无障碍打开,开门过程中不能损伤门板;
B. 关门后底部缝隙明显变小;
C. 装置采用一个电机驱动,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实现门板的打开和关闭;
D. 装置工作平稳可靠;
E. 辅助材料自选。请完成以下任务:
(1) 以下说法中, 不恰当的是 (单选) ▲ ;
A. 设计时,需要考虑院内地面的坡度15°;
B. 小明设计、加装后,需进行“能否无障碍开门,观察门板是否有损伤”测试;
C. 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通过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2)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画出其中最优方案的设计草图(装置安装涉及的门板用线条表示,电机用方框表示),简要说明方案的工作过程;
(3) 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30. 如图a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作物间歇浇水控制电路,LED 发光表示启动水泵电机M1(图中未画出) 浇水。请完成以下任务:
(1) 小明搭建了电路并通电测试,发现LED始终不发光,可能的原因是(单选) ▲ ;
A. C1电容过大 B. D2短路 C. R3 阻值过大
(2)小明希望3脚输出高电平时继电器J1吸合(M1启动),输出低电平时继电器J2吸合让转向电机 M2启动,实现转向浇水。请在图b虚线框1内设计三极管控制继电器线圈部分电路,并标明J1、J2,要求三极管采用共发射极接法。提供的元件有:1个NPN型三极管、1个PNP型三极管、2个普通二极管、2个电阻、2个继电器。
小明设想将图c电路中的IC(每隔3小时输出2分钟的高电平信号,其余时间输出低电平信号)应用于电路,实现每隔 3 小时转向浇水 2分钟的控制效果。在虚线框2内用一个比较器和两个电阻补全电路。
(4) 小明准备为电路增加作物土壤湿度过低(Rs为负特性湿敏电阻) 无源蜂鸣器报警的功能。 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多选)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