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情境模拟卷1七年级语文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情境试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共4分)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之旅,让我们感受了峨眉山月的静mì( ),聆听了诸葛亮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体悟了聪慧少年的机敏,更看清了企图蒙骗屠夫,却顷( )刻断送性命的狼的贪婪和狡诈。一篇篇文章,一段段文字,带我们领略世间美景、感悟人生智慧、体察人性善恶,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便有了着( )落,有了依托,能生发出大步向前的力量。1.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谧 qīng zháo B.溢 qǐng zháoC.谧 qǐng zhuó D.溢 qīng zhuó2.下列词语中,与文中划横线的“断送”感彩不同的是( )(2分)A.狭隘 B.殉职 C.愚蠢 D.蒙骗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B.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表示谦称,如家父、家母、舍弟、舍妹等。C.《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D.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如《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这两则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情境试题】4.古诗默写。(10分)古诗文不仅寄托着作者的情思和感悟,也融进了民族文化的血脉。(1) ,(2)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借船上所见景色,抒写了开阔的胸怀:(3)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5)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 (《潼关》)把山水写活了,能让人强烈感受到那股勇往直前的冲击力;孔子面对奔涌不息的大河,发出了“(7)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的感慨……为弘扬中华文化,学校组织了校园诗词大会。其中“组合飞花令”环节,要求选手轮流说出包含动物和数字的诗句。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包含动物“马”和数字“一”。请你也写出这样的诗句:“(9)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情境试题】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元旦到了,一家人团聚一堂喜迎新年,小文正要去帮忙招待从外地回来的亲戚,爸爸走来,询问他期末复习的情况,发现小文对古文的翻译还不扎实,要求他理解透彻了才能出书房。此情此景,小文不禁想到了《朝花夕拾》中的《①》(1分)一文,自己和文中鲁迅②的经历竟如此相似,(2分)他更深切地理解了鲁迅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③(1分)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游记》读书分享会上,小语想以“孙悟空的绝技”为主题进行分享,她觉得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七十二变这两项绝技在降妖除魔过程中尤为重要。请你从这两种绝技中任选一种,结合具体情节介绍孙悟空如何运用它降妖除魔,帮小语完成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综合性学习。(共6分)班级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你所在的小组决定创办一期黑板报,以激发大家读书的兴趣,请你创设一个栏目并说明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是某组完成的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统计图,请根据此图写出一条结论,并针对国民阅读状况向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建议。(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7~10题。(共16分)【文本一】母爱的颜色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见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走路外八字,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从此痴呆。再后来,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②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天,她要去清扫马路,就把儿子托给好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他。爷爷奶奶们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大家总要和他拉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③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小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他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呢?④直到有一天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门,我惊奇地发现:室内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而绿色则代表安全。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温水的一端则涂成绿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⑤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就是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为如此,家里从来不敢买绿颜色的保温瓶。“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儿活着。”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眶里噙满了泪花。⑥A.好好儿活着,希望儿子像一棵参天大树,生机盎然,不会枯萎。这就是一个妈妈最虔诚的心愿。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在他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赋予儿子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伤害。⑦母爱,本无所谓颜色。所谓颜色,就是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拳拳爱心,以及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孩子撑起的那一片广阔的蓝天。【文本二】秋天的怀念(节选)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B.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7.文本一多处提出有关“绿色”的疑问又分别进行了解答,请你找出相照应的疑问及回答,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4分)“他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呢?” (1)(2) 即使儿子走失了,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8.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第②自然段中男孩的话你会如何朗读?(4分)朗读句子:“妈妈是绿色的!”我认为:“①”一词应该重读,因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文中划线句子。(4分)A.好好活着,希望儿子像一棵参天大树,生机盎然,不会枯萎。(品修辞的表达效果)B.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品加点词蕴含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两篇文本中的母亲都提到了“好好儿活”,请结合内容,分析两文中“好好儿活”蕴含的深意。(4分)文本一:“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儿活着。”文本二:“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选文,完成11~13题。(共12分)“战士”小花①小花是只狗,②小花的主人老王头吹胡子瞪眼地跟我们强调:“犬,犬,说多少遍了,小花是头犬。”街坊邻里都知道他的脾气。③小花是头史宾格犬。棕色的脑袋,躯干是白色混杂着棕色,脸上有些麻点,两只长耳朵无精打采地耷拉着,黑暗中甚至看不到它小小的眼睛,只能看到它的尖嘴。家住5楼的李大姐每次见到小花都会笑得合不拢嘴,手扶着墙蹲下涨肿的身子,把小花抱在怀里,用手轻轻刮刮小花的鼻子:“哎哟,我的乖乖啊,你长得可真有点丑,倒叫个那么可人的名子。”小花看着李大组,不躲让也不生气。小花和小区里每位邻居都保持一种礼貌又不失风度的距离,像个提早懂事的孩子。④可能是因为小花的缘故,小区里的邻居们不怕他,还打趣地叫他“老王头”。其实,老王头今年刚过60岁。我管老王头叫王大叔。有天傍晚,我和他在小区里乘凉闲聊,才知道他以前是一位武警警官,小花是他带过的警犬。王大叔说:“小花是条功勋犬,名气可比我大。”王大叔露出难得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扬,语气里满是自豪,好像在夸自己家闺女。⑤小花生下来在兄弟姐妹中个头最小,身体弱,选犬的时候队里人都不要。那天王大叔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眯了一会儿起来,看见大家还在面红耳赤、争论不休,一声不吭径自走过去抱起小花扭头就走。王大叔得意地笑着跟我说:“我看它眼睛就知道它机警、灵活、反应敏锐,具备优秀警犬难得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它跟我一样,吃药打针不在话下,刻苦耐劳不下火线。”说完,王大叔的眼睛里闪着光,皱纹舒展开,别提多自豪。⑥王大叔告诉我,有一次,他执行任务时,跟暴恐分子撕扯,摔下楼梯摔断了腿。小花就扑上去死命咬着暴恐分子的裤腿,它的毛根根战栗,从胸膛里发出低沉的嘶吼。“我从没有看过小花那么凶,”王大叔感慨,“小花从没有接受过那样的扑咬训练,这就是它的本能。”暴恐分子对它又是踢又是打,小花嘴里都是血,可就是不松口。后来,暴恐分子被制服,王大叔被送去医院,小花被护士拦在医院大门外。小花乖乖地守在医院门口,它知道自己有些地方不能进,就算是警犬也不行。小花焦急地守在医院大门口,最后无力地趴在地上。王大叔的同事心疼小花,找来兽医带着小花去疗伤。小花眼睛里含着泪,嘴里发出阵阵呜咽,嘴里不断有血涌出来。⑦说到这,王大叔的眼里闪着泪花,亮晶晶的,像是能映出陈年的光影。⑧“一遇到重大任务,工作就很辛苦,常常24小时合不了眼,更别提什么周末和节假日,小花就这样一直跟着我。我们两个出生入死。我不在,小花不能安心。小花不在,我也不能安心。我有时候觉得亏欠它,因为它是我的犬,就要比其他犬要求高、付出多。”说到这,王大叔的声音有些颤抖。小花好像听懂了王大叔话里的忧伤,它站起身来,认真地看着王大叔的脸,好像努力想要从王大叔眼里读出点什么。“没事啊,小花。”王大叔轻轻拍了拍小花的脑袋,“没事的。”小花嘴里发出略带撒娇的哼声,然后扭过身子靠着王大叔的腿,舒照地卧下来。王大叔看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是驯犬员,一直以来,我都把小花当成自己孩子,觉自己作为家长好像应该有很多道理要教给它,我对它很严格,训练多,也很苦。但其实小花教会我更多,小花教会我流眼泪,也教会我坚强。小花是真正的战士。”⑨“我退休啦,小花也不是警犬啦,现在我们俩要好好安度晚年。不过我可没那么老,我还不是老王头呢。”说完,王大叔自己哈哈笑起来,他的笑声爽朗,听上去像个生机勃勃的年轻人。⑩夕阳西下,霞光映红了天。“小花,走啦,”王大叔回过头,“该回家啦。”小花一骨碌爬起来,欢快地跑向王大叔。王大叔慢悠悠地在小区的院子里走着。和其他散步的老同志不同,他从不会背着手,而是习惯性地两手自然垂在腿侧,时不时还要挺直腰,努力向上耸耸略微驼下去的背。(选自《解放军报》2022年1月12日,有删改)11.文章以“‘战士’小花”为题有何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文章第③~⑩段,完成下表。(3分)与小花的事件 小花的性格特点▲ 温顺和暴恐分子战斗 英勇▲ 忠诚接受严格的训练 ▲13.(1)赏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棕色的脑袋,躯干是白色混杂着棕色,脸上有些麻点,两只长耳朵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暗中甚至看不到它小小的眼睛,只能看到它的尖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章内容,揣摩第⑦段画线句子表现了王大叔怎样的心理。(2分)说到这,王大叔的眼里闪着泪花,亮晶晶的,像是能映出陈年的光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7题。(9分)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身亡所寄(亡:无,没有) B.若屈伸呼吸(若:如果)C.躇步跐蹈(步:步伐) D.充塞四虚(虚:虚幻)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因往晓之 求闻之若此 B.终日在天中行止 止增笑耳C.日月星宿 吾日三省吾身 D.其人舍然大喜 太丘舍去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杞人无端地担心天崩地陷,自己无处可居,为此寝食难安,是可笑的。B.杞人的担忧,是因为他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认识不足。C.热心人主动为杞人解忧,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他的耐心开导值得赞扬。D.寓言中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科学的,很好地消除了杞人的忧虑。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8~19题。(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8.“潮平两岸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风景,换个角度看,往往有新的发现。堵心堵肺的事,换个角度重新定义,没准就是小菜一碟了。大与小,换个角度思考,小就是大,一个小准备起到的作用可能非常大;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路走通了,可能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对这段话,你有什么体验、思考与感悟呢 请以《换个角度真美妙》为题,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交流。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情境模拟卷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C(2分) 2.B(2分) 3.D(3分)4.(1)潮平两岸阔 (2)风正一帆悬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铁马冰河入梦来 (5)河流大野犹嫌束(6)山入潼关不解平 (7)逝者如斯夫 (8)不舍昼夜 (9)[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 (l)[示例]一行白鹭上青天5.(1)①五猖会(1分)②儿时正要兴奋地出发去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命令背书,待到他背完书,对去看庙会已觉索然无味了。(2分)③无奈和厌烦(1分)(共4分)(2)火眼金睛绝技示例一:唐僧师徒取经行至白虎岭前,白骨精先后变幻为村姑、老妇、老翁来吃唐僧肉,但每次都被孙悟空用火眼金睛识破,最后被悟空打死。示例二:师徒四人离开乌鸡国后途经一座高山,红孩儿变成一个小孩儿挂在树上喊“救命”,孙悟空火眼金睛,通过云气,断定这小孩是个妖怪,特意引导唐僧避开红孩儿。(4分)七十二变绝技示例一:唐僧师徒来到通天河畔陈家庄,得知有妖怪每年要吃童男童女。悟空变成童男,和八戒一起打败了妖怪,解救了陈家庄百姓之苦。示例二: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国王命唐僧师徒与虎力、鹿力、羊力三大国师赌赛求雨。悟空捉去鹿力大仙暗害唐僧的臭虫,利用七十二变的本领变作一条蜈蚣,使虎力大仙从高台摔下来。鹿力大仙又要与唐僧赌隔板猜物,又被悟空利用七十二变的本领暗中捉弄而失败。(4分)6.(1)言之成理,表达通畅即可(3分)(2)结论(1分):9—13岁未成年人的阅读量在每个统计年度都要明显高于18—70岁成年人的阅读量。或:近几年9—13岁未成年人的阅读量都要明显高于18—70岁成年人的阅读量。建议:(2分)①学校要开展未成年人的读书交流活动。②电视等媒体要播放有关读书益处的公益广告。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7.(1)在他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1分)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1分)(2)“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2分)(共4分)8.①绿色(1分)②因为在小男孩心中“绿色”代表着安全、可以接触,是妈妈给他带来的安全感,重读“绿色”,能够读出他内心对妈妈的亲近和有这样一位妈妈的自豪与满足。(3分)(共4分)9.A.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儿子比作参天大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满怀深爱,希望儿子健康成长。(2分)B.“悄悄地”写出了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躲出去让儿子发泄痛苦时的小心谨慎;“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怕“我”做傻事,体现了母亲的细心和对“我”的爱。(2分)(共4分)10.示例:①文本一的“好好儿活着”是母亲的愿望,希望儿子能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健康成长。(2分);②文本二中的“好好儿活”,是母亲对儿子的恳求、期待,希望儿子能坚强地活着,更是对病重的自己能多活一些时日以照顾儿子的愿望。(2分)(共4分)11.①揭示了小花的身份:②交代写作对象: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每点1分,共3分)12.①与邻居相处 ②在医院门口守候主人 ③坚强(每处1分,共3分)13.(1)该句运用了外貌描写,通过“棕色的脑袋”“小小的眼睛”“尖嘴”等词细腻地刻画了小花不起眼的外貌(2分):“混杂”“麻点”“耷拉”等带有贬义的词语与下文中对小花英勇事迹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欲扬先抑,使小花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2分)。(共4分)(2)王大叔讲述小花与自己作战的经历时眼里闪着泪花,因小花敢于同暴恐分子战斗而激动,因小花负伤还在医院门口守候自己而感动,也由此彰显了小花的勇敢与忠诚。(共2分,意思对即可)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14.A(2分)15.A(3分)16.D(2分)17.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2分)18.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共2分)19.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2分)。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却无法回到故乡的一种遗憾(2分)。(共4分)四、作文(50分)20.[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换个角度”的意思是打破思维定式,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美妙”是“美好、奇妙”的意思。“真”是副词,“的确、实在”的意思,强调了“美妙”的程度。结合材料内容可知,“换个角度”的对象可以是景、事、理.当然也包括人。“美妙”是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方法、新的行动、新的结果等,作文中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如写成记叙文,可以讲述“换个角度”的故事,如妈妈的唠叨让“我”反感,换个角度看,才明白妈妈的唠叨其实是爱;平时切苹果总是纵着切,横着切后发现原来苹果芯是五角星;等等。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用心理描写表现自已的感受.用议论、抒情的语句点明“真美妙”之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