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单 元 整 体 教 学 设 计学科 英语 年级 七年级上册使用教材 沪教版(2024) 教材页数 50 - 65单元名称 Unit 4 The Earth单元主题及主要内容分析主题范畴:人与自然 主题群: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 子主题:热爱与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污染及原因,环保意识和行为 单元话题:地球 以下是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图和基于单元主题和语篇内容分析形成的单元结构图: 表一:单元教学内容 语篇阅读语篇1(科普文章):The amazing planet听力语篇(智力问答):A quiz about the sea写作语篇(网帖):An article about protecting the Earth阅读语篇2(新闻报道):Saihanba: turning desert into forest阅读语篇3(诗歌短文):Air; Wind语言知识语音:单元音/ /, /ɑ /, / /, / /, / /, /u /和辅音/ɡ/, /k/的发音方法和拼读规则。词汇:地球与环境保护主题词汇;理解后缀-ly的意义。语法:there be句型的形式、意义、用法。语篇:辨识段落的主题句,并尝试运用语篇衔接和连贯手段。语用:能表达对环境保护的个人看法。文化意识认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梳理清洁地球的理念。语言技能理解性技能:提取、梳理、整合口头和书面语篇中与主题(地球)相关的主要信息,了解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及其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表达性技能: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主要信息和观点,描述环境污染问题,并讨论保护地球的方法。学习策略搜索并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更好地了解地球;开展合作讨论,寻找解决地球环境污染的对策。表二:单元大观念:单元学情分析对话题熟悉程度:本单元涉及“地球、环境、大自然”这些话题,从小学开始跨学科有涉猎了一些,学生们能用英语表述关于地球的一些基本信息,甚至环境污染的情况。学生对于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也相对熟悉。绝大部分学生都了解there be 句型的基本用法。 (二)存在问题1. 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快有慢,而本单元涉及的词汇和短语较多,不利于新知识的推进。 2. 输出部分涉及地球污染的具体解决方法,应该站在一个更高更宽广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泛泛而谈,而且相关的英文表述也需要知识积累。 3.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问题分析,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七年级新生较为陌生,大部分同学不敢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部分学生甚至没有能力参与讨论。 (三)解决措施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期待唯一的标准答案。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检索信息,查阅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一起探讨、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家长进行分享。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根据学生随堂掌握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5. 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单元学习目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 掌握海报式文体的阅读技巧;了解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和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学会从具体事实中捕捉名称、数据等关键信息,并与图片构建联系;认识海洋的重要性。 学会There be句型的结构,以及be动词和就近名词的单复数对应关系;能够使用There be句型表述存在的事物。 掌握元音 / / /ɑ / / / / / / / /u / 和辅音/k/, /g/的发音规则;运用there be句型结对讨论地球正在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通过集体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和说明文结构完成一份关于如何保护地球的网帖。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了解空气的特征以及风的形成,思考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体会诗歌的韵律以及诗歌的意境。 能够小组合作共同制作一个保护地球的小档案,讨论并整合所需资源,结合所学语言,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汇报介绍某地区的环境现状、问题和成因、解决措施、成果和其他替代办法等等,从而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梳理清洁地球的理念,做到表达准确,有条理。单元课时安排课时及教材板块 课型 课时对应的单元教学目标 评价的手段与方式L1 Reading 阅读课 帮助学生掌握地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词汇;帮助学生学习主阅读篇章中的核心词汇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篇章的主旨大意,并掌握“识别段落的主题句”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理解科普文章常用的说明方法,并了解篇章细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中学生可以做什么。 通过配图活动,学习主题词汇; 通过段落填空,运用主题词汇;通过意义匹配,短文填空和造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目标词汇;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评价学生是否理解篇章结构;通过找出主题句、归纳关键词和段落大意,评价学生是否掌握“识别段落的主题句”的阅读策略;通过略读回答问题链,精读复述阅读篇章,评价学生能否能够了解篇章细节;通过小组自由讨论,评价学生能否使用英语表达和分享保护地球的方法。L2 Listening & Speaking 听力口语课 训练学生掌握听前预测以及合理推断的听力技能;帮助学生学习并运用there be句型结对讨论地球上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地球家园;帮助学生掌握元音 / / /ɑ / / / / / / / /u / 和辅音/k/, /g/的发音方法和拼读规则。 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根据其说出的科目信息了解他们关于学科的已知和未知; 根据学生完成对话的情况,评价学生在听力中记录关键信息的能力; 观察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讨论情况,评价其能否运用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提问和回答; 观察学生能否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提示描绘环境污染问题,判断学生对于环境污染的了解程度; 观察学生的朗读、辨析、归纳、举例等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元音 / / /ɑ / / / / / / / /u / 和辅音/k/, /g/的发音方法和拼读规则。L 3 Grammar 语法课 帮助学生掌握there be句型的用法;帮助学生辨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的数量表达形式;鼓励学生用句型操练归纳there is...和there are...的区别;鼓励分析和内化,用there be来描述日常生活中各种存在。 通过选词填空,评价学生能否掌握there be句型的意义以及用法; 通过句型转换,评价学生能否掌握there be句型的一般现在时的结构; 通过编制对话,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there be句型; 关注学生在演讲中能否正确使用there be句型号召他人加入海滩清洁日。L4 Writing 写作课 帮助学生学习通过学习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结构和内容,积累网帖的语篇知识;帮助学生根据合理的写作步骤,完成一篇讲述如何保护地球的习作。 观察学生课堂的表现,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观察分析学生的书面表达是否语言使用得到、表达正确,条理清晰,从而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根据真实情况给予必要指导和反馈。L5 Focusing on culture, Cross-curriculum connection& Project 文化拓展阅读与项目化课 帮助学生通过一个真实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内化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表达,并完成一个保护地球的小档案并展示;指导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 观察学生课堂的表现,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中能否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观察分析学生能否找出诗歌的押韵特点,培养学生对诗歌韵律的语感; 通过回答问题链,判断学生是否理解塞罕坝“绿色奇迹”的故事。单元评价设计过程性评价: 通过一系列听、说、读、看、写等学习任务,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进步和学习困难。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综述观点、自评互评、随堂测试等环节的具体表现,以口头、书面和肢体语言等反馈方式和量表等评价工具,评价学生对课堂任务的兴趣和投入程度、对任务的适应和完成程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能力和情感发展水平等,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或建议,并基于学生在具体任务中的学业表现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终结性评价: 每学完一个课时,利用课后作业、练习等,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单元检测,检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查漏补缺。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复习巩固类、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如朗读、复述、书面表达、调研采访、课外阅读等,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促进自主学习。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