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综合题一、单选题1.我国南方“红土地”的形成原因为( )A.崎岖的高原 B.低平的地形 C.湿热的环境 D.干热的气候2.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曾是河湖密布、水草丰美的高原草甸区。目前,三江源地区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修水平梯田 C.跨流域调水 D.种草植树3.下列地形区中,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A.秦岭 B.昆仑山脉 C.武夷山脉 D.横断山脉下图为“珠江水系和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区域( )A.夏季炎热干燥 B.冬季寒冷漫长C.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5.西江属于( )A.外流河 B.内流河 C.地下河 D.时令河6.西江主汛期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我国南方地区分布最广的土壤是( )A.黑土地 B.黄土地 C.红土地 D.紫土地右图为我国东部四地气温年变化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8.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差异 B.经度差异 C.地势差异 D.纬度差异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的熟制可达一年三熟B.甲、乙两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C.丙、乙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四地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丁10.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11.西北地区的地表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为(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12.西北地区的突出特点是( )A.高温 B.高寒 C.湿热 D.干旱13.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C.半干旱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D.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14.北京降水集中在(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5.西部地区钾盐储量非常丰富的地区是( )A.藏南谷地 B.湟水谷地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1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灌溉农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17.下列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的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18.东北平原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雨热同期,水源充足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日出最早,光照充足1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穿过该线的是( )A.7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B.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C.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20.读我国某一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1)根据图中的地理信息,对该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C.位于第一级和第二阶级梯 D.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2)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能源开发以煤炭为主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工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二、综合题21.判断题(1)青藏地区著名的畜种是细毛羊。(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3)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4)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5)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22.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显著。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和中国土地利用图寻找差异,并回答问题。(1)图中乙区域是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地区,这里的耕地类型是 。丙区域的耕地类型是 。二者的分界线大致沿 —— 一线分布,该线对应的是左图中的 线(填“①”“②”或“③”)。(2)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 地区(填具体区域名称而非代码)。23.读我国“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 (城市),其南部的山脉甲是 (山脉)。(2)三江源地区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源源不断地向河流中下游输水,被誉为“ ”(3)青藏高原的农业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如东部的湟水谷地和南部 (4)据图中年等降水量分布状况,简述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的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图1是青藏地区图,图2是川藏南路海拔图。(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 山脉,② 盆地,③ 公路,④ 江。(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说出气候方面的原因。(3)请列举青藏高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至少两条)。(4)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请据图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25.暑假期间济南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图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小组成员通过沿途观察记录,积累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料,收获颇丰。(1)第一站: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B 山脉。该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你能说出它是哪些地理分界线吗 。(至少两条)(2)第二站:领略了巍峨的山地风光,参观了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后,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你能根据提供的图示信息说明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泥沙含量大增吗?主要原因是什么?(3)第三站:越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比较茂密,与他们的想象有很大的反差。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你知道当地的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和改善的措施吗?(至少两条)(4)第四站: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西安。西安南依A 山脉。我国有多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该山脉,其中有哪些气候分界线经过该山脉 ?(5)返程:从西安乘火车返回济南,完成本次的“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返回途中经过的省会城市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D3.【答案】C【答案】4.C5.A6.B7.【答案】C【答案】8.D9.C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C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B19.【答案】D20.【答案】(1)A(2)B21.【答案】(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22.【答案】(1)北方;旱地;水田;秦岭;淮河;①(2)干旱(3)西北;青藏23.【答案】(1)拉萨;喜马拉雅山(2)中华水塔(3)雅鲁藏布江谷地(4)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4.【答案】(1)祁连;柴达木;新藏;雅鲁藏布(2)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3)独特的藏族风情及雄伟的布达拉宫(4)高寒、缺氧、空气稀薄25.【答案】(1)太行;①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②二,三阶梯的分界线;③山西与河北的分界线(2)河口到陕县;该河段位于黄土高原,支流多,流域广,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移民建镇等。(4)秦岭;①1月0摄氏度等温线;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③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郑州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