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课 建设美丽中国 No.29-30授课时间 12.9-12.13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80分钟教材选择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教育部组织编写.2023.8教材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科书编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两个大局、中职学校育人目标和学生实际,发挥思想政治关键课程作用,坚持通识性教育和职教特色相结合,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情感,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打人的时代新人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课 题 建设美丽中国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深入理解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原因和意义法治意识 了解我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法律制度公共参与 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职业精神 在工作中自觉参与本地生态环境保护护理活动健全人格 用实际行动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打好净土保卫战作贡献教学重点 理解我国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意义教学难点 明白我国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的要求教学关键 自觉参与本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活动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榜样引领法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景表演法、实践调研法教学用具 教材、学生学习用书、多媒体教学流程 课程介绍→课前思政→导入→教学实施流程→总结→反思教 学 实 施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课前思政 三分钟 (红色歌曲) 国家安全观 教育 课前十分钟调试多媒体设备。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播放相对应的红色歌曲,加强学生思政内容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防范安全风险,筑牢教育领域安全防线,对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至关重要。 课代表播放音乐 欣赏励志红色歌曲 《》 检查班级通设备是否运行顺利,同时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学习氛围。 德育主题教育 结合辽宁省线下红色教育基地 工业展览馆习语金句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认真听讲,参与讨论 集体诵读 学习习近平重要思想。领读宣讲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安全底线,健全保障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坐到学生位置,与其他学生一起听发言学生宣讲,并用视频记录,期末汇总。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调换教师与学生主体与客体的角度呼唤,塑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与舞台。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签到) 同学们好!我是20级思政课——老师。本学期我们共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门课程。今天学习课本中的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将共同通过本课的学习,列举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明确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互致问候 拿出课本,准备上课 德育渗透讲授新课 知识学习一 一、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深入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 蓝天保卫战: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 碧水保卫战: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阳光,空气,水,花香,山川河流,这些都是免费的。 通过观看视频,明白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2、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阅读与思考】 净土保卫战: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兴国安邦的战略资源。 听起来像是很普遍 很寻常的东西,但是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它们都是昂贵的,世间万事万物都需要。 蓝天碧水土壤都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因素。知识学习二 二、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1、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阅读与思考】 观看毛乌素沙漠的对比图片,谈一谈你的感受。 师生共同总结: 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生态调解 产品供给和文化娱乐等,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调重点: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2、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阅读与思考】 阅读文件,你知道那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结合国家文件、会议等,来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度。启思导行 (小组讨论) 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变暖等方面所作的贡献,说说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积极踊跃参加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表现突出的同学加分鼓励。课堂练习 请一名同学领读宣讲,代入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上课兴趣; 诵读习语金句,并录制成小视频; 通过学习,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绿色生活。成果展示 列举一份应对全球变暖的计划书。总结与评价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进一步列举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明确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熟练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词”卡片,复习之前学习内容,注意引导学生看新闻或在实际生活当中,这些关键词的出现,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意识。 3、通过“班级小管家”小程序计算学生小组评分及学生课堂出勤与回答问题分数,对学生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布置作业 《学生学习用书》+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黑板板书第15课 建设美丽中国 一、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深入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 2、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二、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1、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教学反思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不仅关乎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涉及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社会文化的繁荣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教育领域,将“美丽中国”的理念融入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其全面发展、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关键。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将“美丽中国”的理念深植于学生心中,为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优秀作业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