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No.21-22授课时间 11.11-11.15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80分钟教材选择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教育部组织编写.2023.8教材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科书编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两个大局、中职学校育人目标和学生实际,发挥思想政治关键课程作用,坚持通识性教育和职教特色相结合,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情感,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打人的时代新人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课 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价值要求和作用,理解中国精神。法治意识 了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法律知识,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法制要求,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形成法定义务思维方式公共参与 有序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 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健全人格 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教学重点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价值要求和作用,认同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难点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发展的意义,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关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榜样引领法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景表演法、实践调研法教学用具 教材、学生学习用书、多媒体教学流程 课程介绍→课前思政→导入→教学实施流程→总结→反思教 学 实 施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课前思政 三分钟 (红色歌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前十分钟调试多媒体设备。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播放相对应的红色歌曲,加强学生思政内容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 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要适应不同学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构建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思政课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课代表播放音乐 欣赏励志红色歌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检查班级通设备是否运行顺利,同时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学习氛围。 德育主题教育习语金句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认真听讲,参与讨论 集体诵读 学习习近平重要思想。领读宣讲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我国教育事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对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提出目标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全面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实现价值观教育全覆盖。 坐到学生位置,与其他学生一起听发言学生宣讲,并用视频记录,期末汇总。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调换教师与学生主体与客体的角度呼唤,塑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与舞台。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签到) 同学们好!我是20级思政课——老师。本学期我们共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门课程。今天学习课本中的第11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我们将共同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如何践行。 互致问候 拿出课本,准备上课 德育渗透讲授新课 知识学习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温习、识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 字基本内容。 【阅读与思考】 观看一部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的获奖作品,在观看过程中适当记录故事梗概,并在课堂上交流观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通过观看视频、搜集资料、小组探究等活动,深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与思考】 播放“时代楷模”系列专题片之《拉齐尼·巴依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位时代楷模的典型事迹。 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爱国之情。知识学习二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 1、弘扬中国精神 【阅读与思考】 查找诗句。 提问:这些诗句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查找爱国诗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通过探究中国古往今来的知名诗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对中国精神内涵的初步认知。2、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播放视频:2023 年 6 月 10 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科技赋能 文旅融合再提速》。 提问:你知道的文化产业有哪些?这些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了什么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学生分小组讨论议题,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全班的交流分享。 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启思导行 (小组讨论) 观看一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的获奖作品。以弘扬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为主题,结合所学专业,说说自己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些什么? 积极踊跃参加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表现突出的同学加分鼓励。课堂练习 1、请一名同学领读宣讲,代入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上课兴趣; 2、诵读习语金句,并录制成小视频; 3、至少观看一部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的获奖作品,在观看过程中适当记录故事梗概,并撰写观看心得。成果展示 讨论一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获奖作品,并撰写心得。总结与评价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身边文化现象,明确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零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坚定文化自信,理解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意义,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熟练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词”卡片,复习之前学习内容,注意引导学生看新闻或在实际生活当中,这些关键词的出现,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意识。 3、通过“班级小管家”小程序计算学生小组评分及学生课堂出勤与回答问题分数,对学生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布置作业 《学生学习用书》+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黑板板书第11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 1、弘扬中国精神 2、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学反思 本课我们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基本内容,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重要意义。优秀作业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