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推动高质量发展(教案)-【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推动高质量发展(教案)-【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5课 推动高质量发展 No.9-10
授课时间 9.30-10.4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80分钟
教材选择 《思想政治:基础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教育部组织编写.2023.8
教材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科书编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两个大局、中职学校育人目标和学生实际,发挥思想政治关键课程作用,坚持通识性教育和职教特色相结合,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情感,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打人的时代新人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
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课 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了解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新发展阶段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法治意识 了解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背景、内涵和特征以及客观必然性
公共参与 树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远大志向
职业精神 向大国工匠学习,勇于创新
健全人格 积极应对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点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 深度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教学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游戏法
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教材、学生学习用书、多媒体
教学流程 课程介绍→课前思政→导入→教学实施流程→总结→反思
教 学 实 施
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课前思政 三分钟 (红色歌曲) 国家安全观 教育 课前十分钟调试多媒体设备。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播放相对应的红色歌曲,加强学生思政内容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课代表播放音乐 欣赏励志歌曲 《灯火里的中国》 检查班级通设备是否运行顺利,同时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学习氛围。 德育主题教育
习语金句 习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认真听讲,参与讨论 集体诵读 学习习近平重要思想。
领读宣讲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化人心。在新时代激荡澎湃力量,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为建设金融强国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坐到学生位置,与其他学生一起听发言学生宣讲,并用视频记录,期末汇总。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调换教师与学生主体与客体的角度呼唤,塑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与舞台。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签到) 同学们好!我是20级思政课——老师。本学期我们共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门课程。今天学习课本中的第5课——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共同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新发展阶段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理解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意义和总要求。 互致问候 拿出课本,准备上课 德育渗透 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基本经济制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讲授新课 知识学习一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1、立足新发展阶段 (1)阅读与思考 提问:新发展阶段是什么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党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去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十三五”规划收官,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的阶段) 认真听讲,引发思考 在两个百年目标之中,我们中职生也是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49年)。
2、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研读课本,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概念。 介绍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内在逻辑和重要意义,以及立场和重要目标
构建新发展格局 背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内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研读课本,学习新发展格局,联系自身,对自己的启示。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举措和特征。
启思导行 “为祖国点赞”:以接龙的形式,组织学生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到如今贯彻的新发展理念形成的成就,尤其是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 参与接龙,填写启示。 理解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 运用所学专业去与思政课程联系结合。
知识学习二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阅读与思考】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境外消费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需求外溢现象。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一些产业在世界商品生产中处于中低端,因此,要是深化供给侧改革,更好匹配供给和需求。 “八字方针”:“巩固、增强、提升、畅通”。 “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学习“八字方针”和“三去一降一补”, 需求改变,而供给的产品没有变,导致消费能力外流。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作为经济发展主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重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着力点:假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把发函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程占华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认真研读课本,形成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以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举措。
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要性:创新驱动成为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 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学生认真听讲,并总结归纳。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重要性。
启思导行 (小组讨论) 观看“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事迹视频,查阅并分享其创新事迹,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今后工作的启示。 为劳模点赞,并在书上写下对你的启示。 帮助学生树立科技报国、人才报国的理想信念。
课堂练习 请一名同学领读宣讲,代入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上课兴趣; 诵读习语金句,并录制成小视频; 观看大国工匠爱国事迹,并综合本节课学习,写下对你的启示。
成果展示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展示艾爱国事迹对你的启示。
总结与评价 本课通过学习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改革、现代经济体系、创新型国家等重点概念的学习,连贯来回顾我国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及以后的发展改革之路。了解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背景、内涵和特征,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鞠策,积极应对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班级小管家”小程序计算学生小组评分及学生课堂出勤与回答问题分数,对学生表现进行量化评价。
布置作业 《学生学习用书》+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黑板板书
第5课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1、立足新发展阶段 2、贯彻新发展理念 3、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重要性以及我国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具体实践。重点讲解我国高质量发展成果,以及为了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大国工匠的事迹。
优秀作业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