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高二期中质量检测卷地理(C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至四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北半球局部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1一3题。北极阁北回归线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A.0B.30WC.30°ED.150E2.该日甲地的昼长为A.8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3.该日过后的一个月内A.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伦敦昼夜长短差值变小D.全球日出方位由东北变为东南【高二期中质量检测卷·地理(C卷)第1页(共6页)】25-X-129B大鹏半岛是介于大鹏湾和大亚湾之间的一个岬角,以侵蚀海岸地貌为主,并且侵蚀强度以岬角顶端最强、两侧较弱。在岬角位置,由于波浪能量集中,基岩海岸遭受侵蚀而逐渐后退,形成海蚀崖,而后海蚀崖后退,在海蚀崖前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较为平坦的海蚀平台,海蚀平台上形成有海蚀柱、海蚀残丘等特殊形态的海蚀地貌。图1为大鹏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海蚀地貌景规图。据此完成4~6题。114°261143822"39海烛柱游致提抑海热我纸一主岩海岸i海州22°2忘5:平的其进河济图1图24.结合图示判断,与西侧相比,大鹏半岛东侧侵蚀强度大小及成因分别是A.小水深较浅B.大基岩海岸分布广C.小地形阻挡D.大受台风的影响大5.导致海蚀崖后退的外力作用主要有A.波浪掏蚀、重力崩塌B.流水侵蚀、物理风化C地壳沉降、海水沉积D.风力沉积、海浪侵蚀6.海蚀平台上形成有海蚀柱、海蚀残丘等特殊形态的海蚀地貌,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壳运动B.岩性差异C.相对高度D.侵蚀强度右图为某时刻北美局部地区等压]008050i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一8题。7.与甲锋相比,乙锋往往03A.移动速度较快B.水汽含量较少C.伴随大风天气30D.雨区较为宽阔-1020-竿压线hPa)锋线【高二期中质量检测卷·地理(C卷)第2页(共6页)】25-X-129B2024~2025学年高二期中质量检测卷·地理(C卷)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由图可知,图中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相差30°、时间相差2小时,则图中0经线为14时,12时所在经线为30W,即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30W。2.D由图可知,甲地地方时为20时,且位于昏线上,说明其于20时日落,可计算出该日甲地的昼长为(20-12)×2=16小时。3.C由图可知,图中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说明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该日过后的一个月内(夏至日至7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伦敦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昼夜长短差值变小;在此期间,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7月初),所以该时期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4.C由图1分析可知,与西侧相比,大鹏半岛东侧有大甲岛等中央列岛分布,抵挡和减弱了一部分潮流冲击,使得其东侧侵蚀强度较西侧小。5.A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海蚀崖长期被波浪掏蚀,形成海蚀洞,而后上部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和滑坡而脱落,并被海浪进一步破碎、带走,使海蚀崖逐渐后退。6.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海蚀崖被侵蚀成海蚀平台的过程中,由于岩性的差异,大部分岩石被侵蚀,局部坚硬、完整的岩石得以保留在海蚀平台上,形成海蚀柱、海蚀残丘等特殊形态的海蚀地貌。7.D由图分析可知,甲为冷锋,乙为暖锋。与冷锋相比,暖锋往往移动速度较慢,水汽含量相对较多,往往带来持续性阴雨天气,雨区往往较为宽阔;冷锋过境往往伴随大风天气。8.A分析可知,乙锋为暖锋,在其影响下,A地最可能经历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天气过程。9.C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青海湖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降水和径流,而夏季青海湖流域降水较多,且冰雪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大,使得青海湖湖泊水位较高,所以青海湖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选项中的7月。10.A青海湖作为一个封闭的盆地,影响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降水、蒸发和径流量。由图可知,1996~2004年青海湖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该时期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刚,降水减少,导致入湖水量不足;全球气温上升,青海湖结冰期缩短。11.B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未来十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冰川融水增加,加之2005年之后,全球变暖导致青海湖流域趋向暖湿化(湖泊水位上涨),区域降水增多,使得人湖水量增多,青海湖流域面积将变大、水位将升高。12.C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寒流个数为2个,分别为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暖流个数为4个,分别为墨西哥湾暖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和巴西暖流。13.A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位于墨西哥湾附近,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在此【高二期中质量检测卷·地理(C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5-X-129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X-129B-地理C卷DAZQ.pdf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