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大庆一中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D C C B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B C B B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C B D C B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A D D D D D D C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20分)
41.(共10分,每空1分)【答案】(1) 太阳能 ; 古生代(后期) ; 中生代
(2) 可见光 ; 可再生 ; 无污染(清洁)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西北多,东南少)。
(3) 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 b。
42.(共10分,每空2分)【答案】(1) 乙 V形(型)谷/峡谷
(2) E D (3) C大庆一中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地理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祖国与苍穹同高,天宫会日月争辉”。2023年1月1日,当新年第一缕阳光洒入中国空间站内时,神州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记录下了这壮观的一刻,并开启直播模式,让观众随着空间站的第一视角鸟瞰地球,一眼千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绕地球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
2.中国空间站和地球构成天体系统,与此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3.最可能对航天员直播造成干扰的现象是( )
A.日食月食现象 B.黑子和耀斑爆发 C.狂风暴雨 D.太阳辐射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行星描述正确的是( )
A.E为水星 B.F被称为巨行星
C.G为火星 D.I被称为远日行星
5.图中位置关系反映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主要是( )
A.有液态水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宜的温度 D.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天文奇观,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月球和金星可能分别位于( )
A.③、① B.④、①
C.③、② D.④、②
7.在月球上( )
A.可观测到流星现象 B.昼夜温差大于地球
C.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面 D.不存在昼夜变化现象
2023年4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声称有一个“看不见的怪物”在逃逸,该“怪物”是一个失控的黑洞,在吞噬它前面的气体,“撕裂”宇宙,促进一系列恒星的形成。该黑洞距离地球75亿光年,质量相当于2000万个太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黑洞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集中式光伏电站是集中建立的大型光伏电站,所获的电力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指装机规模较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下表示意我国三省区光伏发电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装机总量(万千瓦时) 集中式(万千瓦时) 分布式(万千瓦时)
新疆 1295 1278 17
西藏 138 136 2
甘肃 1228 1143 85
新疆、甘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较高的主要优势因素是( )
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高度 D.地形地势
10.西藏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较弱 B.气温较低 C.人口较稀疏 D.日照时长短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图1)和农业大棚上(图2)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岩浆喷发 C.生物的出现 D.海水蒸发
12.“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 )
A.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B.促进圈层间物质迁移
C.为人类间接提供能量 D.为大气运动提供动力
13.“光伏扶贫”卖给国家电网电量最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3年4月22日2时左右,SOHO卫星监测到一次伴随超级太阳耀斑的日冕物质抛射,在我国新疆克拉玛依和黑龙江漠河等地都能看到罕见极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4.太阳耀斑是( )
A.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 B.色球表面突然增亮的斑块
C.太阳辐射强弱的主要标志 D.地球极光产生的主要原因
15.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为( )
①太阳辐射量大幅增加 ②磁场发生强烈扰动,产生磁暴
③台风活动频率加大 ④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这种现象强烈时,人类有效的防范措施是( )
A.增加户外活动 B.加强监测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 D.保护宇宙环境
1904年,科学家发现以太阳表面纬度为纵坐标,年份为横坐标,绘出的太阳黑子分布图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通过长期的观测,人们发现太阳黑子( )
A.温度比周围太阳大气温度更高
B.在太阳表面的纬度分布具有规律性
C.出现在太阳大气圈最外层
D.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
18.当“蝴蝶”翩翩起舞的年份( )
A.干旱或洪涝灾害频率加剧
B.赤道上可看到极光
C.地球磁场受干扰,指南针坏掉无法再使用D.干扰电离层,无线电信号全部中断
浙江临海桃渚保留有中生代白垩纪火山地质遗迹,境内有一处面积达2千㎡,数量超过1500万根的石柱群(图1)。这些石柱是8000万年前地下岩浆随火山运动到达地表,快速冷却结晶收缩而成的,大多呈六边形。图2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若该地火山爆发时伴随地震,地震波的横波不可能穿越的是( )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软流层 D.地幔
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如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22. 从自然因素考虑,适宜建村落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2023年10月7日下午阿富汗西北部先后发生两次6.2级地震,震源深度均为10千米。地震已导致至少120人死亡,另有约1000人受伤。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软流层 B.地壳
C.地核 D.地幔
24.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纵波无法通过该层 B.②-内部物质主要由铁、镍组成
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④-其运动可能产生地球磁场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牛轭湖形成的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26.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轭湖在山区较多
B.流水沉积形成
C.与流水侵蚀无关
D.水质一般较差
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25.35°N,99.28°E。下图为附近居民接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震级相同的点连接成等震线
B.震源越深,对地表的破坏越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从观测点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28.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A.迅速离开房间,乘坐电梯撤离
B.躲在坚固家具下面,用物品保护好头部
C.进入地下室躲避,等待他人救援
D.下载地震预报软件,获取地震预警信息
披毛犀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平均体长3.5米,体重约4.5吨,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厚厚的毛皮及脂肪可以适应寒冷的环境。披毛犀大约在1万年前灭绝,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在亚洲北回归线至北极圈附近的陆地都有发现化石。如图示意我国台湾海峡地区发现披毛犀化石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末次冰期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在我国的披毛犀整体迁徙方向是( )
①向内陆迁徙 ②向沿海迁徙
③向低纬度地区迁徙 ④向高纬度地区迁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0.在披毛犀化石挖掘地发现了零星的恐龙化石,推测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相对位置及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分别是( )
①地层偏下 ②地层偏上 ③温暖湿润 ④寒冷干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鲎是一种肢口纲剑尾目节肢动物,诞生于4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有活化石之称,目前主要生活在福建、海南等浅海沙质海底和盐度较低的河口。下图为地质时期鲎化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鲎诞生初期,此时地球上( )
A.岩浆活动剧烈,是重要的成铁时期
B.蕨类植物繁盛,是重要的造煤时代
C.冰川面积增大,海平面急剧下降
D.爬行动物盛行,始祖鸟开始出现
32.鲎繁衍时期经历过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此次事件导致( )
①50%以上海生无脊椎动物物种灭绝
②海洋中60%以上无脊椎动物物种灭绝
③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④称霸一时恐龙全部灭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河流阶地是在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河流阶地素描图,图中河流阶地由泥沙构成,是在长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下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图示阶地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4.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的方向是( )
A.保持稳定 B.垂直下沉
C.水平张裂 D.垂直上升
35.早期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水运便利 B.气候湿润 C.军事防御 D.适宜农耕
河流会对其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使河谷形态发生变化。下图示意河流不同时期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36.塑造两地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 风力堆积 B.冰川堆积 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
37.下列对图甲和图乙所示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河流发育初期,图乙为河流发育中后期,均主要位于河流下游
B.图甲为河流发育中后期,图乙为河流发育初期,均主要位于河流上游
C.图甲为河流发育初期,主要位于河流下游;图乙为河流发育中后期,主要位于河流上游
D.图甲为河流发育中后期,主要位于河流下游;图乙为河流发育初期,主要位于河流上游
38.图甲和图乙所示河流地貌( )
A.均以下蚀为主 B.图甲以下蚀为主,图乙以侧蚀为主
C.均以侧蚀为主 D.图甲以侧蚀为主,图乙以下蚀为主
河流流经地势平缓地区,在河流弯曲地方洪水期河水冲断河曲颈,使河曲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下图为牛轭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牛轭湖一般形成在河流故道的( )
A. 左岸 B. 右岸 C. 凸岸 D. 凹岸
40. 牛轭湖形成的地区( )
A. 植被较稀少 B. 蒸发量较大
C. 地势较为平坦 D. 土壤肥力较低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每空1分)
材料一 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___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按波长分),其相对于煤炭等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地形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b、c、d四区域从年太阳辐射总量来看,最不适合太阳能开发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2.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空2分)
(1)图(c)中能正确反映图(a)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 ,其地貌名称为 。
(2)图(a)中河岸D、E中属于凹岸的是 岸,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 岸。
(3)若河流A段的岩层纵剖面如图(b)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下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选择。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瀑布 D.河口三角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