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 政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 政治(含答案)

资源简介

1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
高一思想政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实证”之一,出土的玉器、陶器、石器和少量的青铜器、金器,大多来自西周时期的晋侯墓地。透过这些历史文物你可以推测出西周时期( )
A. 统治阶层依靠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B. 相对于“平等”的原始社会是一种倒退
C. 收地租是西周时期阶级剥削的主要方式 D.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
2.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缫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得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田家行》反映了封建社会( )
A. 地主占有全部的土地 B. 农民一无所有的处境 C. 农民承受沉重的赋税 D. 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
3. 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母亲:“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母亲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儿子又问道:“父亲为什么失业呢?”母亲说:“因为煤太多了。”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 )
A.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B. 社会生产结构严重的失调
C. 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D. 商品生产出现了相对过剩
4. 下面漫画《三代农夫》体现了( )
A.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B.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C. 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变化 D. 不同时代生产关系的一致性
5.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可见,《共产党宣言》( )
A.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B. 其发表开启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C. 其诞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
D. 论证了社会主义胜利和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6.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初步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道路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7.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穿过百年时空再相逢,你转过身之前的那个笑容,我都懂。”央视改编歌曲五四特别版《错位时空》,让人瞬间泪目。我们必将踏着他们的足迹,承以身许国之魂,砥砺前行。百年前的五四运动( )
A. 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 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C. 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的具体路径 D. 彻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
8.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以“壮丽75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为主题召开班会,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走过的75年非凡历程,重温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下列内容叙述正确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9. 下图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工业的基础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C. “一五”计划指标已超额完成 D. 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问题初显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制度保障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D. 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
11.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②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明确提出走自己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③—①—②—④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②—① D. ①—④—②—③
12. 伟大的祖国经历75载风雨,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某校高一学生以“从‘一穷二白’到‘当惊世界殊’”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下列探究活动内容、形式和成果分享与主题相吻合的是( )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成果分享
A 赏析蔡济民的《书愤》——无量头顿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查阅资料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B 调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社会调查 实现了救国、兴国、强国之梦,奠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
C 梳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参观实践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D 观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视频影像 制作资料卡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A. A B. B C. C D. D
13. 下列两幅图片(图中文字为: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所反映的社会变革完成的意义是( )
A.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B.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C. 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D. 实现了生产力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14. 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④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
A. ②→④→①→③ B. ④→③→②→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④→①→②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扎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土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进的根本成就。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是源于这条道路( )
①开拓创新,是决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未来走向的全新思路
②坚持真理,是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道路
③特色显著,是助力世界各国走出困境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④立足国情,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不懈探索而来的正确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成就无比辉煌,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这个新时代( )
A. 是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B. 我国的基本国情已发生改变,我国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
C.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D. 意味着中国能解决人类全部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7. 歌曲《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就是走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开创未来,就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未来。这首歌的歌词告诉我们( )
A. 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已经全方位进入世界前列
B. “站起来”、“富起来”为“强起来”奠定基础
C. 两个“新时代”主要矛盾和人民的诉求是一样的
D. 我国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8. 下列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与对应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相一致的是( )
A.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B.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D.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9. 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这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与时俱进,立足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②集中反映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思考
③内涵丰富,深化了党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认识
④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
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
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2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救亡图存成为一代又一代民族觉悟者的历史担当和最高使命。
怎样才能救中国?这是每一个不甘于民族沉沦的中国人共同的叩问,无数的人在找寻这一条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0年8月,多方探索、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致信挚友毛泽东提出:“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挽救了中华民族的颓势,涤荡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改变了被肆意践踏的命运,中华民族昂扬地站立了起来,奇迹般地拔地而起。
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绘就了“中国新容颜”,创造了“中国新奇迹”。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从温饱走向富裕,大步向前紧跟时代步伐。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2012年,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奏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激扬乐章。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活力迸发,民主法治底色鲜明,文化自信基石筑牢,民生短板加快补齐,美丽中国跃然眼前,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命运,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3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永葆“闯”的精神、“创” 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中华民族必将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回答,今天我们为什么仍然要“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24. 当前,全党全国正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开展主题教育既是理论学习,也是精神洗礼。研读原文、专题辅导、研讨交流,以学铸魂固根本,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学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学思想中坚定理想,在强党性中厚植担当,在重实践中敢于吃苦,在建新功中接续奋斗。
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开展主题教育,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
高一思想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答案】D
2.
【答案】C
3.
【答案】D
4.
【答案】B
5.
【答案】D
6.
【答案】D
7.
【答案】A
8.
【答案】B
9.
【答案】B
10.
【答案】C
11.
【答案】A
12.
【答案】D
13.
【答案】D
14.
【答案】C
15.
【答案】C
16.
【答案】A
17.
【答案】B
18.
【答案】A
19.
【答案】D
20.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21.
【答案】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②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不同:社会主义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③产品分配方面也不同: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2.
【答案】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新出路。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3.
【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⑤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时刻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24.
【答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变成现实。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创新方式方法,在青年群体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见实效,引领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抓住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PAGE
第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