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威远中学2023级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政治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4分,共6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和往届园博会不同,以原骆岗机场用地为基础,依托机场跑道、停机坪、建筑遗存和北部片区,以旧“焕”新,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记忆,构建百姓主题室外园艺和科技智慧展区。合肥老机场焕发新活力表明( )
①事物发展的关键在于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变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作用不同,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联系无能为力
④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胃既是食物暂存之所,又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不少人尝试用食物“养胃”,其中不乏一些错误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不能保护胃,还有可能加重胃部疾患。民间流言称:“喝粥易消化,所以能养胃”。营养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长期喝粥不仅会削弱消化功能,还可能会加重某些胃病。由此能够获得的认识有( )
①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 ②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
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 ④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深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全台湾无处不成功”,与郑成功有关的地名、校名、村名数不胜数,“親(亲)”是要相见的,“愛(爱)”是有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就藏在这汉字密码中……中华文化在台湾早已由表及里,浸入人的内心,印刻在语言、文字之中,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 )
①作为实践产物的文化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
②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③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④台湾的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的内容彰显了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才彻底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我们的民族才彻底从沉沦中奋起、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的人民才彻底摆脱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这表明( )
①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 ②党是决定我们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党有能力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④党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首《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同志于1929年在上杭养病时所作,当时毛泽东处于革命生涯中短暂受到挫折的时期。这首词以传统“悲秋”的伤感基调起头,但内容却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悲秋”在毛泽东眼中却“不悲”表明( )
①抒情主体可根据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意识反映的对象
②抒情主体主观世界不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就不同
③不同抒情主体的意识都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④不同抒情主体无法对同一客观事物作出一致真实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下图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的实质是自我扬弃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D.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7. 福州市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以历史文化资源为栖息地,建成国内首个以“中国传统商业印信”为主题,集商印收藏保护、商业文化研究、文化创新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展馆,让游客在观展的同时还能通过AR互动、拓片手作等方式感受商印的魅力。福州发展数字文创( )
①顺应了产业数字化趋势,用数字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②丰富了文化内涵和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提升了文化供给质量,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④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国际著名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玻色子体系中的奇异金属态》的研究论文,此研究由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言荣院士团队为主完成,该团队首次在高温超导体中发现并证实了玻色子奇异金属,突破了现有对奇异金属态与无序超导体的认知框架,将推动凝聚态物理学领域向前迈出一大步。材料表明( )
①剔除真理中的谬误,才能推动认识发展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 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爱国主义伟大实践,书写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和各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包括利用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等各类资源。材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②要融通中外不同文化资源,创新性地开展爱国主题教育
③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④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人的积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在“双碳” 目标背景下,2023年,中国能源科技不仅在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等传统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取得突出成就,而且在风电、太阳能等新兴能源科技领域获得诸多新突破。虽然还存在结构不平衡,基础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但是基本面是好的。从唯物辩证法看,这表明了( )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③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作为大豆原产地,我国的大豆自给率却不足20%,严重依赖进口。香港中文大学林汉明科研团队接续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耐盐田间实验研究成果,深耕大豆研究20多年,首次实现了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全基因组的大规模遗传多态性分析,育成3个耐逆新品种,并成功应用于我国甘肃农田,为当地农民增收约6900万元。林汉明科研团队( )
①用从实践中得出的直接经验检验了间接经验的正确性
②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为大豆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诠释了投身农业生产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④印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盛世修文,中国国家版本馆典藏10大类版本、2500余万册藏品、上万件展品。2023年10月19日下午,该馆迎来首位外国最高领导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他指出:“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无价之宝。”中国国家版本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并以版本为媒,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桥梁。可见( )
①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国情,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
②展现中华文化时代风采,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科技部门的改革是本轮机构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治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借助系统性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在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基础上协调行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科技部门改革的哲学依据(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②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能推动社会进步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3年9月9日,由全国工商联指导,由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主办的“2023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隋唐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大唐西市成功举办。会上,大唐西市集团联合国内外数十家机构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打造的“文化数字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举办以上活动有利于( )
①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提升文化这一硬实力 ②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推进文化数字化资源整合,推动文化产业转型 ④汇聚民营企业合力,使其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关于怎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时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下列对“魂脉”与“根脉”理解正确的有( )
①“魂脉”与“根脉”二者辩证统一,存在高度契合性
②“魂脉”与“根脉”一脉相承,均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③“魂脉”与“根脉”的结合推进新时代党的文化理论守正创新
④“魂脉”与“根脉”相结合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戏科技项目“数字中轴·小宇宙”是数字化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成果。进入“小宇宙”后,你能看到北京雨燕从北向南飞过北京中轴线上15个遗产要素,用户化身游戏中的青年,背上背包,在导游的指引下,从先农坛开始,寻找中轴线的魂,体验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数字中轴·小宇宙”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表明( )
①文化传承要立足特色文化,坚守人民立场 ②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文化申遗要交流互鉴,弘扬时代精神 ④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可以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 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时代楷模”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杨根思连”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出色完成国际军事比赛、实兵演习、国际维和、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杨根思连”是坚决听党指挥、矢志奋斗强军的先进典型,是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忠实履行使命的时代先锋。“杨根思连”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③把献身国家和人民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期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被写入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娱乐、沉浸式影视等为代表的沉浸式体验正成为拓展文旅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一步,将是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
《夜上黄鹤楼》以黄鹤楼公园为载体,围绕特有的历史文化,采用声、光、电、舞、美、化结合的手法,通过高科技光影技术,打造“夜武汉”新的地标。不同于传统夜游或演艺的模式,《夜上黄鹤楼》采用“光影+演艺”的方式,打造出辛氏沽酒、崔颍题诗、岳飞点兵、仙子起舞以及黄鹤楼变迁等沉浸式故事场景。游客既可深入体验黄鹤楼文化,在多个场景中拍照“打卡”,也可登楼赏月或纵览长江灯光秀,从全新的视角体验“大江、大湖、大武汉”的雄奇隽美。
有人说,《夜上黄鹤楼》的成功秘诀就在于高科技光影技术的运用。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对此加以评析。(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国家积极应对人日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银发经济的任务要求。近年来,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刚刚起步,产业形态不断丰富,供给体系初步形成,但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和需求结构变化相比,仍存在总量不足、品质不优、效益不佳等问题。为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2024年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的合理性。(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从践行“两山”理念,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到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2022年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国湿地保护方案蕴含的哲学智慧。(12分)
威远中学2023级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 D D B A 6-10 C B C B B
11-15 D B D C A 16-17 C C
二、非选择题
18.【12分】【答案】题中观点片面。
①高科技光影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②围绕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交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19.【8分】【答案】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经济发展刚刚起步,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的基础。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是基于我国人口特征和变化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
③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能更好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20.【12分】【答案】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践行“两山”理念,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我国遵守《湿地公约》,积极履行义务,适时出台《湿地保护法》,让湿地保护法治化,以法治推进湿地保护。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国在湿地保护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满足人们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