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年秋学期高一年级 12 月月考检测高一地理试卷2024 年 12 月 2 日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 年是“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建成六周年,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可观测宇宙假若 FAST 接收到来自某星球的地外文明,那么这颗星球应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为(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固体表面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⑤有液态水 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①⑤该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冰斗 B. 三角洲 C. 峰林 D. 风蚀蘑菇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数目最多的时候,也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时候。下图为 1910一 2020 年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约是( )11 年 B. 15 年C. 21 年 D. 25 年太阳活动最剧烈时,地球上( )植物的光合作用明显减弱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天气和气候变化相对平稳赤道上空会出现极光现象甘肃省博物馆陈列的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化石—马门溪龙(左图),距今约 1.4 亿年,身长 22米,高近 4 米,颈长 9 米。右图为地质年代简表(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马门溪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A. 寒武纪 B. 泥盆纪 C. 白垩纪 D. 第四纪在马门溪龙生活的时期,生物发展阶段是( )A. 藻菌时代 B. 蕨类植物时代 C. 鱼形动物时代 D. 爬行动物时代2023 年 2 月 6 日 9 时 17 分,土耳其发生 7.8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圈层中的( )A. 内核 B. 外核C. 地幔 D. 地壳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本次地震灾害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利用遥感技术分析地理空间数据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可以及时发送精确位置求救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拍摄地面影像获取地震影响范围遥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确定震中位置和震级为进步减轻地震危害,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加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②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③停止所有日常生产活动④做好人员救授和工程抢险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丹娘沙丘位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丹娘乡,它背靠葱茏的青山,面对雅鲁藏布江。季风不仅给这里送来了湿润,也成就了一片沙海。下图为丹娘沙丘周边地形及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丹娘沙丘所处河段的地貌为( )U 形浅槽谷 B. 高原宽谷C. 冲积平原 D. 河口三角洲丹娘沙丘属于( )河流侵蚀地貌 B. 河流堆积地貌C. 风力沉积地貌 D. 冰川堆积地貌13 该沙丘的沙主要来源于( )A. 印度洋海滩 B. 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C. 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 雅鲁藏布江的河谷阶地大自然用她奇妙技法,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某地貌实景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中景观属于( )流水地貌 B. 风成地貌C. 海岸地貌 D. 冰川地貌造成图中“蘑菇状”景观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主要 原因是( )A. 上部沉积显著 B. 下部侵蚀强烈C. 上部结构松散 D. 下部结构紧实2020 年 7 月 17 日晚至 18 日凌晨,四川省阿坝自治州发生泥石流(下图)。经调查,此次泥石流发生在山区,在频繁的地壳运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作用下形成,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阿坝自治州泥石流发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地质较稳定 B.山区岩石较破碎C.降水少且强度大 D.人类活动影响大在野外活动时应对泥石流威胁的措施是( ) A.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B.可以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以防被冲走 C.向沟谷两侧迅速躲避,或顺沟谷往下跑 D.发现泥石流及时报告,以便上游居民撤离2024 年 11 月 4 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我国三名航天员从中国空间站(距地约 400 千米)安全返回。左图为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实景图,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中,主要利用的能源是( )A. 核能 B. 太阳能 C. 风能 D. 生物能在轨运行的中国空间站位于(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臭氧层 D. 高层大气返回舱返回过程中,穿越的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是( )A. 水圈 B. 生物圈 C. 大气圈 D. 岩石圈在对流层大气中,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一般表现为“上冷下热”,但偶尔也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人们将之称为逆温。图所示为兰州市某时刻对流层大气的气温垂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下列关于图中分层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层大气随海拔升高气温也升高②层大气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③层大气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②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下列有关对流层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有臭氧层的分布 B. 以垂直运动为主C. 以平流运动为主 D. 太阳辐射是直接热源逆温的出现,不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因为逆温会导致( )大气的运动加快 B. 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C. 大气的对流减弱 D. 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对图中大气受热过程表示正确的是( )①—大气辐射 B. ②—地面辐射C. ③—太阳辐射 D. ④—大气逆辐射阴天或多云天气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①减小、②增大 B. ②减小、④增大C. ③减小、④减小 D. ①增大、③增大山谷风是一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中表示谷风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图中与“巴山夜雨涨秋池”中“夜雨形成关系最直接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山谷风效应强弱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差越大,山谷风越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晴朗的白天,谷风较强 B. 多云的白天,谷风较强C. 多云的夜晚,山风较强 D. 晴朗的夜晚,山风较弱鱼鳞坑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主要参与( )A. 海陆间循环 B. 陆地内循环C. 海上内循环 D. 以上都是鱼鳞坑有利于植被成活,主要原因是鱼鳞坑( )①增加了水汽输送 ②减少了地下径流③增加了下渗量 ④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据意大利媒体 2023 年 8 月 14 日报道,自当地时间 13 日下午起,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持续喷发,向西西里岛上空喷射岩浆和火山灰(如图 1 所示),附近卡塔尼亚机场宣布将关闭至14 日 20 时。图 2 示意大气受热过程。火山喷发涉及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 、 。图 2 中,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 ;冬季农民利用烟熏方法防霜冻,主要是增强了 ; 温室玻璃大棚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能穿透玻璃,但玻璃对 能有效阻挡。(均填数码)“火山冬天”是指大规模火山喷发之后大气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6 分)某中学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学生模拟热力环流,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实验过程,完成相关要求。(11 分)【材料】长方体的玻璃缸(长 150 厘米左右,宽 40 厘米左右,高 100 厘米左右)、胶合板、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实验步骤】①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在玻璃缸的两端;②用平整的胶合板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④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的飘动。从图示角度观察该模拟实验,玻璃缸内烟的运动方向是 (顺时针、逆时针)。由实验可以得出,这种环流形成过程:①大气发生水平运动(风)②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③ 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④近地面受热或冷却。各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 ②③④①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②③①④若该实验模拟夜晚的海陆风,则热水表示 (填“海洋”或“陆地”),冰块表示(填“海洋”或“陆地”);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图中表示城市的是 (填“热水”或“冰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运用以上实验模拟山谷风的形成原理,分析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6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黄土高原,在入海口处形成黄河三角洲。黄河九曲十八弯,在甘肃省玛曲县拐了第一道弯。黄河从该县西南入境,西北流出,蜿蜒前行 400 多千米,在海拔 3000 多米的大草原上,形成了众多曲流。近年来,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其他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河年均输沙量从 16 亿吨减少到 3 亿吨左右,黄河水在逐渐变清。图 1 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图 2 为玛曲曲流景观图,图 3 为黄河三角洲局部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黄河进入玛曲后,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推测发生变化的原因。(4 分)判断图中 A、B 两岸的凹凸类别,并描述该处河谷地貌特征。(6 分)简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对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 分)2024秋高一12月月考检测地理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C A B C D D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C B B B A B D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C D B A D A A D31.(13分)(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3分)(2) ③ ④ ① ③ (4分)(3)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灰、烟尘等,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6分)32.(11分)(1)顺时针 (1分)(2)C (1分)(3) 海洋 陆地 热水 (3分)(4)夜晚山坡处气温低,气流下沉,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在谷底堆积,谷底暖空气抬升成云致雨。(6分)33.(16分)(1)黄河进入玛曲后,地势变得平坦,落差减少,河流以侧蚀为主。(4分)(2)B岸为凸岸,A岸为凹岸;该河谷较宽浅,A侧较深,B侧较浅(6分)(3)黄河输沙量减少;河口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水侵蚀作用明显,三角洲面积增长缓慢甚至缩减。(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检测地理试卷.docx 高一年级12月月考检测地理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