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宁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2026届高二月考(三)地理试题 2024.12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子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庄子对“彼此是非”的论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或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即“彼出于此”,也可由“此”及“彼”。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转化不能直接实现由“此”及“彼”的是( )A.岩浆岩→岩浆 B.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浆岩 D.变质岩→岩浆岩2.根据庄子的论述,各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列关于岩石在转化时的“一定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岩→侵入作用→变质岩 B.沉积岩→重熔再生→变质岩C.岩浆→喷出作用、冷却凝结→侵入岩 D.露出地表的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月球背面和正面的地貌特征差异巨大。2024年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的智能快速月壤采样。下图为月壤剖面及采样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推测随着取芯钻具深入采样地,月壤的颗粒变化及所受外力作用是( )A.逐渐变细;风力侵蚀 B.逐渐变细;流水沉积C.逐渐变粗;风力沉积 D.逐渐变粗;风化作用4.嫦娥系列获取月球背面影像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RS C.BDS D.GNSS干线是指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通常,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干线发展过程中易诱发强烈的天气现象。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下图为我国河套及周边地区某时刻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此时刻干线东西侧的气团性质差异主要表现为( )A.东侧暖湿,西侧冷干 B.东侧暖湿,西侧暖干C.东侧暖干,西侧冷湿 D.东侧暖干,西侧暖湿6.下列关于图示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干线形成后,其东侧气团被迫抬升 ②干线形成后,其西侧气团被迫抬升③干线形成后,雨区可能位于其东侧 ④干线形成后,雨区可能位于其西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推测P点即将发生的最明显的天气变化是( )A.天气转晴 B.湿度降低 C.风力变大 D.温度升高小柴旦湖地处柴达木盆地的中北部地区,位于祁连山南麓的山前冲积扇边缘。该湖含盐量高,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湖泊。与1990年相比,目前该湖的面积已显著扩大。下图示意1990年和2022年小柴旦湖的湖岸线变化。据此完成8~10题。8.对小柴旦湖水源补给占比最小的是( )A.冰川融水 B.地下水 C.大气降水 D.河流水9.目前小柴旦湖盐度最低的水域位于湖区的( )A.西北部 B.东南部 C.西南部 D.东北部10.有专家建议修建小柴旦湖沿湖观光公路,推测未来受湖水变化影响最小的路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表层海温距平是指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下图示意1950~1990年间赤道南部东太平洋(0°~10°S,180°~90°W)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据此完成11~12题。11.据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SOI值距平与表层海温距平呈正相关 B.1955年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约为-1.0℃C.SOI值距平高时,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D.表层海温距平最高时,SOI值距平最低12.当SOI值为正距平且数值较大时,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太平洋上东南信风势力减弱 B.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少C.澳大利亚东部干旱灾害多发 D.我国冬季寒潮天气增多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当地7月26日19时30分开幕,于8月 11日闭幕。巴黎使用东一区标准时间,但每年3月底至10月底实行夏时制,时间在东一区标准时间的基础上拔快1小时。据此完成13~14题。13.开幕式开始1小时后,与全球日期分布范围最接近的是(空白部分表示与北京同一日期)( )A B C D14.2024年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B.悉尼正午日影逐渐变长C.巴黎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D.南极地区极昼范围缩小在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的交汇处,沘江绕了一个“S”型的大湾子。在这个大湾子中,北部有庄坪坝子,南部有连井坪坝子,两个坝子形成了天然“太极图”的奇妙景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在这个天然“太极图”中,“S”型河曲发育在东西距880米,南北距1 000米的盆地中。下图示意“太极图”的奇妙景观。据此完成15~16题。15.图中聚落分布于坝子地势较高之处,最主要是为了( )A.地处阳坡,获取光照 B.位居高处,凉爽通风C.防御洪涝,少占耕地 D.节省土地,就地取材16.图中的大片耕地位于( )A.河流侵蚀岸 B.河流堆积岸C.落差较大地带 D.地势较高地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沿海地区的气候往往受到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为日本新潟与美国旧金山地理位置及太平洋洋流示意图。材料二:下表为日本新潟和美国旧金山气温(℃)、降水量(mm)资料。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气温 新潟 2.1 2.2 5.0 10.9 16.1 20.2 24.3 26.2 21.6 15.5 9.9 4.9旧金山 9.3 11.2 11.8 13.1 14.5 16.4 17.1 17.6 18.1 16.1 12.7 9.7降水 新潟 190.8 129.1 103 92.1 98.1 117.2 181.8 133.9 157.4 158.7 197 219.3旧金山 110.5 80.5 77.7 34.8 4.8 2.8 0.8 1.3 5.1 31.0 72.6 78.5(1)推测新潟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2)比较两个城市夏季的降水差异,并从洋流的角度分析原因。(8分)(3)比较两个城市冬季的气温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原因。(6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其河口至潼关河段输沙量巨大。苏泗庄河段位于黄河下游,历史上曾为典型的游荡型河段(游荡型河道指主流位置迁徙不定的河道)。自2002年小浪底水库防水冲沙减淤以来,黄河下游河段取得了明显的防洪减淤效果。下左图为黄河流域图,右图为黄河某河段示意图。(1)分析黄河河口至潼关河段输沙量大的自然原因。(6分)(2)苏泗庄河段曾为典型的游荡型河段,据此推断当时该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3)指出小浪底水库放水冲沙减淤的时间,并分析原因。(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河套盆地为断陷盆地,盆地内部的地层中普遍存有巨厚的湖泊沉积物。研究表明,距今约12万年,盆地内存在巨大的内陆闭塞型湖泊,称为河套古湖。河套古湖南侧以东西走向的隆起带作为分水岭,隆起带地势西高东低。约在距今3万至2万年前,隆起带东端的分水岭因溯源侵蚀被切穿,发生了河流袭夺,导致河套古湖湖水外流并消亡。下图示意河套盆地及周边地区水系分布。1—分水岭;2—隆起带;3—水系(常流河、时令河);4—河流袭夺处(1)说明河套盆地的地层中湖泊沉积物巨厚的原因。(6分)(2)与隆起带西端相比,分析东端发生河流袭夺的有利条件。(6分)(3)研究认为,大青山发生的多次超强地震也是河套古湖萎缩消亡的原因之一,请说明理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