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银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威海银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思想政治
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大国工程的建设成功,离不开广大参与者
2024.11
的辛勤付出。这充分证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
①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②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推进
试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座号、班级、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规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定的位置。第】卷所选答案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④我国己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了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波的形
式,使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到1956
1,2024年年初,英国铁路交通服务因受火车司机罢工的影响几近瘫痪。为抗议高通张,
年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全国基本
以及要求改善薪资待遇,自2022年6月开始的英国多行业罢工潮一直延续至今。蔓
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此次改造的意义在于
延多年的英国罢工潮
①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走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①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工人被剥削的地位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固有的弊端
③明确了我国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反映了经济危机以工人罢工运动为基本特征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如今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
2.
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水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
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于其中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么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
②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④中国共产党的八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产生了直接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③空想社会主义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跨过封建社会直接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中国没有经历典型的资本
④空想社会主义闸述的未米共产主义杜会的理想目标具有强大激励作用
主义社会,通过“一化三改”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说明
A.①②
B.①④
C.2③
D.③④
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具有统一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杜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丽的日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
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具有多样性
发展趋势,推动人类社会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革。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
从实践角度看,是因为
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①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④没有任何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
②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③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杜会主义国家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
④二战后,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两个历史时期以党的十
A,①②
B.①3
C.②④
D.③④
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上有很
李大钊满怀激情地赞扬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他预言:“试看将
大差别,但是都
来的坏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坚持新时代的发展思想
④坚持社会主义实践探索
①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②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10.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③指导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使中国出现了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
C.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D.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历经7年建成开通。深中通道是继“中国天
1山.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在内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党
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之后建成的又一大国工程。这些大国工程攻克了多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彩显着我国的
A.道路自信
B.制度自信
C,理论自信
D.文化自信
高一思想政治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一思想政治试题第2页(共8页)高一思想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C 5.C 6. C 7.A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A 15.B 16.A 17.D 18.B 19.C 20.B
21.C 22.D 23.D 24.C 25.A
二、非选择题
26.(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
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
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
方向;(3 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
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分)
(2)《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
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让正在酝酿、筹备建立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
先辈们看到了希望。《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
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给正在
酝酿、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先辈们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
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正在酝酿、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先辈们坚定理想信念,
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 分)
27.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
律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就是要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
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并
为世界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途径。(3 分)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
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
东方。(3 分)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分)
28(1)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1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 分)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分)
(2)启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分)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 分)
29.(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化
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
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3 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 分)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3 分)
高一思想政治试题答案 第 1页(共 2页)
{#{QQABbQoEgggoAAAAABgCQwFSCgKQkgGAAYgGBFAMIAAACBFABAA=}#}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而
且揭示了人类社会追求现代化的一般规律。(2 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整体小康、打赢脱
贫攻坚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等方面,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
展中国家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2 分)这就是中国,为开创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
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2 分)继续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继续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中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
高一思想政治试题答案 第 2页(共 2页)
{#{QQABbQoEgggoAAAAABgCQwFSCgKQkgGAAYgGBFAMIAAACB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