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目录CONTENTS思维导图1教材知识梳理2核心观点回顾3湖南精题集训4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思维导图详解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2024年3月11日,陈某将涉嫌抄袭其AI影视作品的账号的经营企业和短视频平台分别列为被告,以自己的著作权被侵犯为由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陈某的诉求是,被告删除侵权视频,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他的经济损失50万元。此案于4月11日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立案,为全国“人工智能影视版权”第一案。5月15日,该案进行了一审庭前谈话。时政热点导入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1 公民基本权利课标链接1. 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法治教育)2. 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法治教育)教材知识梳理知识公民基本权利。(P35~41)(1)政治权利项目 内容 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年满十八周岁,未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享有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 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①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②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2)人身自由项目 侵权表现/内容 重要性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非法拘禁、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住宅不受侵犯 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通信自由和通信 秘密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项目 内容社会经济权利 财产权 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对财产的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劳动权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物质帮助权 帮助对象: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实现途径: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文化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 意义:①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②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③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文化 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4)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等。考点2 依法行使权利课标链接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法治教育)1. ★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P43~44)(2024湖南省卷19;长沙卷7④)(1)行使权利有界限: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维护权利守程序:①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②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③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2. ★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方式。(P44~46)方式 依据 实施方式 具体方式 适用情形和解(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法律 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调解(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 调解人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广泛适用方式 依据 实施方式 具体方式 适用情形仲裁(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决约束 — 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法律法规 公民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民事诉讼 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刑事自诉 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行政诉讼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第四课 公民义务考点3 公民基本义务课标链接 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法治教育)公民基本义务。(P48~52)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续表遵守宪法和法律 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 表现:(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①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②维护国家荣誉的内容: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③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利益) 依法服兵役 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续表 依法服兵役 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依法纳税 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不履行的后果: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考点4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课标链接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法治教育)1.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54)权利义务相统一。(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2. ★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P55)(1)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2)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3.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原因、要求及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P56~57,P59)(1)原因: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2)要求: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3)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易错易混1. 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 × )2. 公民可以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 × )3.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 )××√1.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 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可采用和解、 、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4.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 。5.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人身自由 社会的 调解 坚决不做 义务 核心观点回顾核心1. (全国视野)(2024·湖北中考)某班同学围绕“公民基本权利”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情景剧表演。 剧情一:小丽的爸爸参加新一届县人大代表选举,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剧情二:小丽的妈妈通过“网络问政”栏目对某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剧情中小丽的爸爸和妈妈,分别行使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C )A. 政治自由、监督权B. 政治自由、维护国家利益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维护国家利益C湖南精题集训精题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政治自由”材料未体现材料未体现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材料未体现2. (2024·邵阳模拟)居民王某的车位经常被他人占用,导致生活十分不便。一天,又有车停在自家车位上,王某气不打一处来,便用彩色油漆在车身上写了“禁止乱停”四个大字,并拍照发送到业主群中,引起了其他业主的激烈讨论。下列评论中正确的是( B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乱停乱放车辆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③王某没有依法维权,同时还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④王某的行为维护了自身的合法利益,无可厚非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评论正确评论错误,只有犯罪才会受到刑罚处罚评论正确评论错误3. (2024·湖南模拟)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学习宪法,就应当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下列说法体现了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是( B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所有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 ④公民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是相互促进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B答题关键句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4. (2024·长沙模拟)近年来,犬只伤人事件时有发生。2024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表示,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犬主均应承担全部责任。对此,以下评价正确的是( D )①能够杜绝犬只伤人事件的发生 ②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与纠纷 ③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④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D说法绝对评价错误评价正确5. (2024·湖南中考)【崇尚法治 与法同行】 车主李先生擅自在小区公共停车位上安装地锁,将公共停车位变成自家专用车位。针对这一情况,两位同学发表了如下观点。同学甲:我会马上拍照,并把李先生的照片公布在小区门口。同学乙:我会劝阻李先生,如果他不听,我就向有关部门举报。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同学甲的观点错误。(1分)①李先生擅自在小区公共停车位上安装地锁的行为是错误的,应该纠正。但是,同学甲马上拍照并把李先生的照片公布在小区门口的做法侵犯了李先生的肖像权和隐私权。(1分)②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遵循合法、合理和文明的原则,不能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如果通过这种不合法的方式曝光他人,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纠纷和矛盾,甚至产生法律责任。(2分)同学乙的观点正确。(1分)①面对李先生的错误行为,先进行劝阻,试图通过友好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给予李先生自我改正的机会。(1分)②如果李先生不听劝阻,向有关部门举报则是合理合法的维权途径。通过正规的渠道,由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平正义。(2分)观点错误,要依法行使权利观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