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法治教育 课件(共24张PPT)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一轮教材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二 法治教育 课件(共24张PPT)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一轮教材梳理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目录
CONTENTS
知识体系构建
1
必备观点汇总
2
热点命题解读
3
主题二 法治教育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
主题二 法治教育
(一)规则与法律
1.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八上P25)
2.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八上P27~28)
3.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
行动的准绳。(八上P28~29)
4.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八上P46)
5. 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八上P53)
6.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
障。(八上P60)
7.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八上
P61)
必备观点汇总
观点
8.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
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
良好风尚。(七下P99)
9. 我们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七下P103)
(二)法治建设
1.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七
下P87、九上P44)
2.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的必由之路。(七下P88)
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法治国有机统一。(九上P50)
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需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九上P49)
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九上P49)
6.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九
上P53)
7.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九上P52)
8. 依法治国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九上P55)
(三)依宪治国
1. 宪法的地位: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
人根本的活动准则。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
效力。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八下P2、P22~25)
2.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八下P16)
3.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
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②宪法是其他
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相违背。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八下P24~25)
4.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八下
P22)
5.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八下P25)
6. 增强宪法意识,需要我们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八下P29~31)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
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八下P43)
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
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八下P54~55)
3.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八下P54)
4.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八下P49)
5.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八下P56)
(五)我国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
1. 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
察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等。(八下P78)
2.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
责,受它监督。(八下P13)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
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八下P79)
4.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八下P80~8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
权。(八下P83~84)
6. 依照法律规定,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
察全面覆盖。(八下P91)
7. 国家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
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八下P94~95)
8.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八下P61、P63)
9. 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
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八下P65)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
治制度安排。(八下P65)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1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
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13.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
方针。(八下P67)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八下P68)
1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重要内容。
16. 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
督。(八下P71)
17.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八下P71)
热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施行
热点聚焦 回归教材
  2024年3月15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条例内容节选: ◆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投诉、举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商品或者服务的标签标识、说明书、宣传材料等存在不影响商品或者服务质量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不适用惩罚性赔偿规定。对于通过夹带、掉包、造假、篡改商品生产日期、捏造事实等方式骗取赔偿或者敲诈勒索经营者的,依法予以处理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规范作用、保护作用
3.善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4.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守程序
5.法治维护公平正义
6.厉行法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热点命题解读
解读
热点聚焦 回归教材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职责。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投诉、举报,开展消费预警和风险提示,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规范作用、保护作用
3.善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4.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守程序
5.法治维护公平正义
6.厉行法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任务一:(说明类)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作用的知识,说明国家是如何打造安全放心
的网络消费环境的。(4分)
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国家通过立法,明确网络经营者、消费者的权利义务,规
范、指引、评判网络交易行为。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国家通过依法整治网络经营
者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分)
任务二:(建议类·建言献策)结合上述内容,请你从不同角度,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落实建言献策。(6分)
①经营者角度:遵守法律、诚信经营,增强责任意识,对消费者负责等。②消费者
角度:增强法治意识,采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等。③政府角度:严格执法,及
时回应消费者诉求等。(6分)
把握答题角度“法律的作用”,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从经营者、消费者、政府等角度作答即可
任务三:(做法类·妙招)消费者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你
有哪些妙招?(列举三条)(6分)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
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⑥拨打“12315”投诉电话进行投诉。(6分,答出三点即可)
变式设问:怎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热点2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热点聚焦 回归教材
  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闭幕。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法、新修订的国境卫生检疫法,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决定免去马
晓伟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任命雷海潮为国家卫生健康委
员会主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签署第25、26、27、28、29号主席令 附:截至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闭幕,按法律部门分类,
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有303件。其中宪法相关法52件、民法商法25件、行
政法97件、经济法85件、社会法28件、刑法4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11件 1.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2.人大的职

3.国家主席
的职权
4.科学立法
任务一:(体现类)上述第一段素材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6分)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任免权。②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⑤我
国实行良法之治,坚持科学立法。⑥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6分,答出三点即可)
任务二:(意义类)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系列法律有何意义?(6分)
①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法治国家、法治政
府、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撑。②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
中国。③有利于维护公民在各个领域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法治社
会的核心价值。④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6分,答出三点即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职权、法律的特征、
依法治国等角度作答即可
任务三:(辨析类)截至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闭幕,按法律部门分类,
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有303件。据此,有人认为,我国的立法工作成就显著,说明只要
完善各项立法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8分)
“只要完善各项立法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①法治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完善各项立法。(1分)②但有法律制度不等
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还需要推进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分)③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1分)④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还需要每个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
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分)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不仅需要完善各项立法,还需要实行善治,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