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五 国情教育 课件(共20张PPT)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一轮教材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五 国情教育 课件(共20张PPT)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一轮教材梳理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目录
CONTENTS
知识体系构建
1
必备观点汇总
2
热点命题解读
3
主题五 国情教育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
主题五 国情教育
(一)我国主要的国情国策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九上P108)
2.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九上P9)
3.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
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九上P106)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步走”总的战
略安排。(九上P111)
(1)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必备观点汇总
观点
5.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九上P4)
6.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九上P76)
7.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
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九上P79)
8.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
然选择。(九上P80)
9.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
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九上P85)
10.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
针。(九上P86)
11. 五大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九上
P84)
(二)创新发展、共享发展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九上P14)
2.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位置。(九上P17~18)
3.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九上P20)
4.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九上P28)
5.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九上P24)
6. 与教育、科技、创新有关的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九上P21)
7.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九上P11)
8.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九上P13)
9.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九上P12)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
1.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
的共同价值追求。(九上P33)
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本质特征。(九上P33)
3.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九上P33)
4.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九上P34)
(四)共圆中国梦
1.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九上P106)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
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九上P107)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
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九上P114~115)
4. 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九上
P117)
(五)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九下P10)
2. 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
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九下P14)
3. 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
潮流。(九下P24)
4. 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
贡献中国智慧。(九下P31)
5.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
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
(九下P30)
6. 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九下P52)
热点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热点聚焦 回归教材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材料一: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中国积极有作为,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热点命题解读
解读
热点聚焦 回归教材
  材料二: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
代化。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
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
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参与引领全球治
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
2.创新是引领发展
的第一动力
3.贯彻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4.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
5.中国积极有作
为,发挥负责任大
国作用
任务一:(意义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①指导中国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②使得中国的发展方向具有了高度的确定性、连贯性和
延续性。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蓝图。(4分,答出两点即可)
任务二:(原因类)阅读材料一,为什么说“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6分)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②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
内在要求,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③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
好生活追求的重要表现,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④开放是国家繁荣发
展的必由之路,解决的是内外联动的问题。⑤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6分,答出三点即可)
抓住设问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从其重要性作答即可
任务三:(体现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展现了怎样的中国形象。
(4分)
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
域,积极采取行动。②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③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
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等方面作答即可
热点2 保护生物多样性
热点聚焦 回归教材
  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于5月22日在海南省五指山
市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表示,我国更新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
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
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落地落实我国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体系,相继修订颁布有关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20多部,形成“1+4+N”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创新实施生态
保护红线制度,有效保护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实施52个山水
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推
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
园,发布第一批789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1140处候鸟迁徙通道
重要栖息地。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1.坚持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
2.走绿色发展
道路
3.建设美丽中

4.依法治国
任务一:(体现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说明了什么?(6分)
①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
化。②我国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努力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③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④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生态文明。
⑤我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6
分,答出三点即可)
运用所学知识,从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方面作答即可
任务二:(原因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我国不断健全相关制度,加
强法治建设。为什么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6分)
①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
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②是依法治国的需要。③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④是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6分,答出三点即可)
运用所学知识,从制度、法治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进行作答即可
任务三:(做法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每个人可以做些什么?(6分)
①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法律法规,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政策及重要性。②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益活
动。③积极同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作斗争,发现非法猎捕、贩卖野生动植物及其
制品等行为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④落实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绿色消
费、参加植树造林、绿色出行、购买清洁能源汽车、随手关闭水龙头等。(6分,答
出三点即可)
从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益活动、同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作斗争进行作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