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政治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政治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023年3月,山西太原一女子称自己试用期收到一张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她再三追问之下,公司给出原因竟是给客户倒水倒太满了,不符合录用条件。
这一事件发布后迅速冲上热搜,不少官方媒体迅速下场,指责该公司行为违法。保障了该女士合法的劳动权益。
但是,曾经的世界却不是这样,在相当长时间内,劳动者被剥削、被压榨,权益没有任何保障。资本主义剥削下的残酷现实,加剧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议学思考:
如果你身处过去,成为有识之士,见到如此景象,你会怎么做?
倡导建立“实业制度”,采用说服的方法,结果钱财花光,他的理想未能实现。
倡导“和谐制度”,寄希望于富翁出资,结果没有富翁支持他。
在美国买地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结果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无法持续下去。
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空想社会主义: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②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③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议学提示: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未来思想社会的诉求;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
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空想主义者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黯然退场
靠说服、富翁施舍、个人理想是无法实现公有制 、 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
工人阶级被迫开启了为自己而战的时代
图片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
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42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工人不能生活,
毋宁战斗而死!
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
我们全都知道,什么是你们的贪欲,剥削穷人的最后一件衣裳,掏干他们的心肝五脏!
图片
经济斗争:
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改善生活条件......
政治斗争:
政治罢工、游行示威、议会斗争、武装起义......
思想斗争:
向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



斗争的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
议学小结:
工人运动的兴起:
表现: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 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斗争形式:
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影响
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图片
但是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失败
失败
失败
无产阶级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
应运而生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思想理论的斗争。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
议学任务:结合教材13-14页探究与分享,小组合作探究
1.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阶段所做的理论创新有哪些?其如何凸显出了其科学性?
2.这些理论创新对于当时的工人运动有什么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问题根源)
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强大力量)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正确途径)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唯物史观
三揭示一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剩余价值学说
三揭示一指明
知识拓展:唯物史观
观点: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应在人们思想中寻找,而人的思想从哪里来,无法回答。
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
观点:物质资料生产时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式。
VS
知识拓展:剩余价值学说
原材料20%
劳动力80%
产品100%
工人工资20%
资本家利润60%
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
“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石,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结合上述视频和教材知识,为什么《共产党宣言》划破了黑暗的天空?
议学思考:
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主要阐明了哪些内容?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
议学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经得起实践检验吗?
01
初试
02
飞跃
03
发展
04
曲折
05
上升
请根据下图提示,阅读书本17-19页,梳理、讲述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
1. 初试
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措施: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限制公职人员等方式,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结局:仅仅存在72天,就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2. 飞跃
十月革命
(1)爆发
1917年10月
布尔什维克党
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时间:
政党:
结果: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人与人的关系: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③产品分配制度: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2. 飞跃
十月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爆发
★(2)意义
1917年10月
布尔什维克党
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时间:
政党:
结果:
二战后,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了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隐患:很多东欧国家、非洲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没有真正达到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是在苏联的帮助或要求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为之后的东欧剧变埋下了隐患。
3. 发展
从一国到多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1987年
社会主义国家分布
2019年
社会主义国家分布
4. 曲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议一议:
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只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曲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知识整合: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继续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进一步发展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
苏联建立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尝试
一国成功
多国实践
遭遇挫折
巴黎
公社
前途光明
我们应坚信: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本课总结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思想来源
历史前提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理论基石
诞生标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