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预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预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师大附中2024-2025年高三12月模拟检测卷
生 物
时长:75分钟 总分:100分
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
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
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
2.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形和“S”形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群“J”形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形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3.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后,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下列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4.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使用样方法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保证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生活
C.用样方法统计种群密度时,应注意压在边上的生物要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6.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主要害鼠,对农作物危害严重。某研究机构对某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设置100个鼠笼,放置一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类型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 体数/只 雄性个 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6 2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调查数据,可得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
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
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且不考虑重捕更难的因素,则洞口数与黄鼠数的比例关系为2.5∶1
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菌体
8.某同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下图所示的结果。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结果分析科学的是(  )
A.培养酵母菌前,加热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用吸管从静置的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进行计数
C.图中C点和D点相比,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
D.E点和F点种群数量相同,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
9.分布在气候严寒地区,没有高大乔木,植被结构简单的群落是(  )
A.北方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苔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0.下列群落中,垂直结构最复杂的是(  )
A.草原
B.荒漠
C.苔原
D.热带雨林
11.下列关于苔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苔原植物主要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B.苔原中种群数量常有周期波动现象
C.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
D.苔原仍有自我调节能力
12. 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丢失所致。这种变异属于( )
A.倒位 B.缺失 C.重复 D.易位
13. 为研究人原癌基因 Myc 和 Ras 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 及 M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正常增殖
B.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没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异常的蛋白质
D.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
14.下列有关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能抵抗干旱
B.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
C.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D.荒漠的植被极度稀疏、生长缓慢
15.关于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
B. 癌症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C. 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 乐观向上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16.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A.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
B.群落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
C.群落的物种组成
D.群落的生物数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
18.(17分)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⑤分别代表        、      、      、        和        等种群特征。其中,        既影响出生率又影响死亡率,但        只影响出生率。
(2)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原理是                                                  。
(4)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                 。
19.(17分)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竞争最激烈的是   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请判断并说明:                                   。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   点左右,原因是                            。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据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
(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                    。 师大附中2024-2025年高三12月模拟检测卷
生 物
时长:75分钟 总分:100分
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
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
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
答案C
2.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形和“S”形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群“J”形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形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答案D
3.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后,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下列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答案D
4.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答案C
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使用样方法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保证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生活
C.用样方法统计种群密度时,应注意压在边上的生物要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D
6.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主要害鼠,对农作物危害严重。某研究机构对某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设置100个鼠笼,放置一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类型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 体数/只 雄性个 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6 2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调查数据,可得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
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
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且不考虑重捕更难的因素,则洞口数与黄鼠数的比例关系为2.5∶1
答案D
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菌体
答案C
8.某同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下图所示的结果。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结果分析科学的是(  )
A.培养酵母菌前,加热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用吸管从静置的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进行计数
C.图中C点和D点相比,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
D.E点和F点种群数量相同,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
答案C
9.分布在气候严寒地区,没有高大乔木,植被结构简单的群落是(  )
A.北方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苔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C
10.下列群落中,垂直结构最复杂的是(  )
A.草原
B.荒漠
C.苔原
D.热带雨林
答案D
11.下列关于苔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苔原植物主要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B.苔原中种群数量常有周期波动现象
C.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
D.苔原仍有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A
12. 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的部分片段丢失所致。这种变异属于( )
A.倒位 B.缺失 C.重复 D.易位
【答案】B
13. 为研究人原癌基因 Myc 和 Ras 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 及 M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正常增殖
B.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没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异常的蛋白质
D.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
【答案】D
14.下列有关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能抵抗干旱
B.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
C.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D.荒漠的植被极度稀疏、生长缓慢
答案A
15.关于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
B. 癌症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C. 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 乐观向上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答案】C
16.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A.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
B.群落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
C.群落的物种组成
D.群落的生物数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
答案(1)较强 微小 4分
(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8分
(3)种间竞争 捕食 4分
18.(17分)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⑤分别代表        、      、      、        和        等种群特征。其中,        既影响出生率又影响死亡率,但        只影响出生率。
(2)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原理是                                                  。
(4)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                 。
答案(1)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7分
(2)迁入率和迁出率 3分
(3)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导致害虫的性别比例失调,降低出生率,从而降低种群密度 4分
(4)蝗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3分
19.(17分)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竞争最激烈的是   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请判断并说明:                                   。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   点左右,原因是                            。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据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
(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                    。
答案(1)CD 受到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的限制 不是,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6分
(2)B 既能捕获较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  4分
(3)增加老鼠的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的容纳量降低  3分
(4)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有盖玻片的血球计数板上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放在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几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的数量并计算出一个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以此估算容器中的酵母菌总数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