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专题训练:辨析题1.在一次班级讨论会上,同学们就“宪法与我们的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小红同学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它规定的都是大事,与我们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小红的说法对吗?并说明理由。2.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小军说:“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你赞同小军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3.王明和李欣在校外遇到纠纷时。王明认为:“有理走遍天下。该吵架时就要吵架。”李欣认为:“先尽快想办法离开现场,然后报警。”请你对王明和李欣进行评价,并给出理由。4.有的同学认为,宪法是大人的事,我们还小,与我们无关,这种想法对吗?5.小花觉得小学生不必学习法律,等长大后再学习就行了,这种想法正确吗?说出你的理由。6.某男子在微信上侮辱因公殉职的警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行政拘留十日。该男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吗,为什么?7.情景:临近中秋节,李大伟购买车票乘坐高铁高高兴兴地回家过节,出站后他就把车票扔掉了。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8.案例分析:丽丽晚上十点在家练琴,邻居提醒她不要扰民,丽丽说:这是我的权利。请问:丽丽的说法对吗?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9.李亮外出旅游,用身份证在火车站十分方便地取出了火车票。李亮忍不住感叹到“小小身份证,用处真是大。”旅游回来,他小心翼翼的检查自己的身份证是否保管好,却将火车票随手扔在了地上。(1)李亮的做法合适吗?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请列举三条。(2)材料中,李亮感叹“小小身份证,用处真是大”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请列举三条。10.小文说:“我是学生,税收与我无关。”小丽说:“税收关系到你我他。”你赞同谁的观点?说一说理由并写下来。11.小明和爸爸妈妈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就可以送他们小礼物。但是爸爸坚持要开发票,爸爸说不开发票,他就要打纳税热线12366,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小明爸爸的做法对吗?并说明理由。12.小强在影院观看电影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结合所学,请你对小强进行劝说教育。13.材料: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旨在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有人认为遵守交通规则是大人的事,与小学生无关。请谈谈你的看法。14.王伟说:“我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正确吗?请写出合理的理由。15.邻居高叔叔家装修房子,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音吵得邻居睡不好觉。邻居不满,高叔叔却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我想几点开工就几点。”请你结合对权利的理解来评价高叔叔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16.情景:小明和妈妈逛公园,发现有几个人在标有“爱护花草树木”标志的场地里攀爬树木、践踏草地。这几个人做得对吗?为什么?17.小明出了火车站随手就把爸爸、妈妈、自己的火车票扔在了马路上。你怎样看待小明的做法?18.上个周日是李昆同学的生日,晚上李昆和同学在他家开生日晚会。他们大声喧哗,高歌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李昆说:“唱歌是我的权利,别人不能干涉。”你认为李昆的说法对吗?为什么?19.杨某因为有急事,发现红灯亮时没有行人通过,于是开车冲了过去。你认为他的行为对吗?为什么?20.蓝蓝到机场送朋友铭铭出国留学,难过地说:“真遗憾,铭铭从此不是中国公民了。”你认可蓝蓝的说法吗?并说出你的理由。21.小明认为作为一名小学生,自己当前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是大人要做的事,与自己无关。你同意这种想法吗?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有关国家大事社会生活的问题建言献策呢?请说出你的想法。22.案例:小明认为作为一名小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是大人要做的事,与自己无关,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23.材料二: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异常火爆,给孩子、家长带来沉重的负担。一些非法的校外培训机构为谋取暴利,往往以高强度培训,提前预习等模式,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对此,社会各方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吗?请你说说理由。24.有人说参政议政都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能建言献策,你赞同以上观点吗?25.有人说,参政议政是人大代表的事,与普通公民无关。这种说法对吗?请你谈谈公民参政议政的意义。26.小丽向税务管理部门的李阿姨控诉:“学校旁边的商店卖给我们的零食已经过期,还不给换。这件事你们能管管吗?”可是李阿姨却说:“查处假冒伪劣不归我们管,建议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李阿姨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建议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来处理呢?27.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利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在生活中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参与监督?28.14岁的李强家境贫寒,爸爸又因意外丧失了劳动能力,妈妈让李强不上学了,回家干活贴补家用。妈妈的做法对吗?结合法律知识谈谈你的看法?29.最近,李明家小区外面的广场上,每天都有很多人聚在一起跳“广场舞”,并且把音箱的音量开得特别大。李明的爸爸和邻居多次找跳舞的人交涉,他们却说:“广场又不是你们家的,跳舞健身是我们的权利,你们管得着吗?”对此,住在广场附近的居民们都很生气。有人说:把他们的音箱砸了,揍他们一顿,他们就老实了。”有人说:“实在没人管,咱们也买个音箱,开大音量跟他们对着干。”还有人说:“在广场上抛撒垃圾,把他们赶走。”(1)你认为上面的做法合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如果你是李明,应该建议家人和邻居怎么做?把你想到的合法的做法写出来。(至少写两条)30.李强才十岁,本来家境就贫寒,爸爸又不幸去世了,妈妈就不让他读书,让李强回家帮妈妈做活。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1.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高叔叔的说法对吗?并说明理由。32.张阿姨的儿子今年12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张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张阿姨认为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你认为张阿姨这种做法对吗?你在家里做家务吗?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33.小军的弟弟被别人打了,小军叫上几个同学去为他弟弟报仇。你认为小军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34.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因旧村改造工作需要,将周某及其父亲的房屋强制拆除,周氏父子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他们的做法对吗?并说明理由。35.张三在弹窗广告看见一个低价办理电话卡的网站,于是就和网站负责人李四微信联系。最后他按要求将个人相关信息和身份证扫描件发给了李四。张三做法对吗?并说明理由。36.小明刚买的水杯不见了,他向班长反映了这一情况,班长开始在班级内进行搜查,班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7.张阿姨的儿子今年12岁,平时学习紧张,张阿姨一点家务都不让他干,只让他认真学习。张阿姨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8.小华的爸爸工作非常累,周末总想安静地睡一会儿,可外面广场上每天都有一些跳广场舞的人把音量开的特别大。小华想给爸爸创造一个好的休息环境,就约了几个同学把广场上电源插座破坏了。小华心里暗暗高兴,这样爸爸就可以好好休息了。小华这种方法合法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列举两个以上解决办法)39.案例:陈晨在放学的路上,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不仅被打,而且零钱还被抢走了,陈晨回到家,什么也没说,就当没发生过。问题:陈晨的做法对吗?为什么?40.周末,爸爸到某书店给刘刚买书。回家后,刘刚把书拆封发现个别页码折角,还有3页已损坏,他担心爸爸会生气就没有汇报。刘刚的做法对吗?他应该怎么做?请谈一谈你的理由。41.小花妈妈的电动车放在车棚里被人偷走了,小花发现车棚附近泥地上有车轮印和鞋子印,于是让妈妈用手机将这些印记拍下来留存,并及时报警。(1)你认为小花的做法对吗?(2)说出理由。42.小学生李明傍晚放学回家,在路上他看到一名歹徒正持刀抢劫,他心想 :“我是未成年人,要懂得自我保护,我也斗不过歹徒,而且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于是他悄然离开。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李明的想法进行辨析。43.案例分析: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当记者询问施暴学生原因时,竟得到了这样的回复:被人欺负过想报复;自己生气但不知道怎么发泄;已经习惯了很难改变;家长怕孩子吃亏灌输以牙还牙的错误观念;缺乏法律意识,做事不考虑后果等等。你认为这些理由正确吗?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做?44.河北沧州市一中学因为几个女生之间产生口角,后发生几个女中学生欺凌一个14岁小女孩的事件。通过视频可以看到:一个小女孩十分无助的被几个女生扇耳光、辱骂、掐脖子。(1)这几个女中学生欺凌小女孩是什么行为?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依据。(2)假如你或身边同学受到类似的霸凌,应该怎样正确处理?45.东风路小学位于市中心热闹地段,张老板看准这个有利的区位优势,在学校附近100米内开设了一家网吧。李小和几个同学看到后,放学后就约着一起去网吧玩游戏。你认为张老板和李小他们的行为对吗?为什么?46.你认为小学生是否有责任做家务?为什么?47.我们身边有许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至少答3点)我们应该怎样去关心,帮助留守儿童?(至少答2点)提出自己的建议。48.在讨论“机智自救的梁小惠”故事时,有两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李红说:“梁小惠沉着机智,巧妙周旋,保全自己,值得学习。”张志说:梁小惠胆子太小了,她一开始就应该与歹徒作斗争!”你认为哪个同学说的更有道理?当我们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当如何应对?49.情境分析、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办?(1)小强放学回家看见有陌生人在撬自己家的门。(2)你的好朋友小红13岁了,家甲经条件不好,小红妈就想让小红不上学到餐馆打工。小红将这事告诉你,请你帮忙想办法。50.张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张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张阿姨认为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你在家里做家务吗?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小红的观点存在误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的都是大事是正确的,与我们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不仅规定了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这些权利和自由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例如,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权、人身自由等,都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直接感受到。2.不赞同,比如:学校要求周一到周五穿校服,即使你违反了也只是批评教育,违反法律的后果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3.答:王明的说法不对,李欣的说法对。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王明的做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矛盾。4.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宪法离我们并不遥远,宪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5.不正确。因为我们应该从小就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发现违法行为,积极举报。6.不是犯罪行为。李某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李某,受到了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也是一般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7.不对。因为车票上含有个人信息,不能随意乱扔,个人信息泄露,自己的安全,财产等受到影响。8.丽丽的说法不对。公民在行使公民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能滥用权利。9.(1)不合适;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2)身份证的用处有: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记手续,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东西。10.答:我赞同小丽的观点。因为在我们国家,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11.(1)小明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2)因为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的餐费里包含了饭店应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如果我们不要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12.小强说的不对。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看电影是小强权利,但是不能损害其他观众的权利。13.(1)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2)“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是为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它不仅针对机动车驾驶人,还涉及到每一位道路交通参与者,包括小学生。我们在乘坐家长或其他人的车辆时,同样需要系好安全带或佩戴好安全头盔。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出行安全,对自己的出行安全负责。(3)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无论大人还是小学生。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基本的交通规则,并且遵守它。同时,我们也要提醒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14.我认为王伟的说法不正确。理由: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力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15.不对,我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侵犯国家、集体以及其他人的相关权利,高叔叔在行使在自己家装修的权利的同时,侵犯了邻居的休息权,这是不对的。16.不对。因为他们没有爱护花草树木,没有尽到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17.小明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要妥善处理快递单、车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能随便丢弃。18.李昆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李昆的做法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李昆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19.不对。遵守公共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0.我不认可蓝蓝的说法。因为铭铭出国留学,中国国籍保持不变,因此铭铭依然是中国公民。21.(1)不同意。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2)①在政府网站留言。②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言。③参加听证会。22.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参政议政、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23.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给家长孩子带来学生的负担等问题,我们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4.不赞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如果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我们可以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25.这种说法不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参政议政有重要意义:①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②有利于防止腐败行为。③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④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26.对。理由是目前市场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有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等。查处假冒伪劣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故应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27.⑴这种说法正确。⑵在生活中公民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28.不对;根据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29.(1)上面的做法不合理。因为我们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以暴制暴。(2)和广场舞者交涉,要求其排除危害;如果无果,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和投诉,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维护权利。30.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的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任何人不能侵犯。妈妈应继续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31.不对。虽然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高叔叔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不应该损害他人的权利。32.张阿姨的做法不对;我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家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可以增进对家人的理解,帮助我们体会家庭责任,能够提高生活技能,让人自信,未成年后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33.不对,遇到这种事情应该告诉家长或者老师请求他们的帮助,不能以暴制暴,这样的做法不可取。34.不对,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能忍气吞声,应该利用法律进行维权。35.不对。个人的信息不能随意泄露,信息泄露之后会给个人生命和财产带来一些损害。36.不对,因为私自搜查大家就是侵犯了大家的隐私权。37.不对。做家务有很多的好处,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可以增进对家人的理解,帮助我们体会家庭责任;能够提高生活技能,让人自信;为成年后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38.不合法。不应破坏公共财物,应该找相关人员协商解决。如果得不到解决也可打110报警,请求公安机关解决。39.不对。当做什么也没发生,会助长他们的欺凌行为,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或者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亦或者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40.刘刚的做法不对,他应该及时向爸爸汇报情况。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等。41.(1)对。(2)他能够第一时间,寻找并保存了第一手资料,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42.(1)“我是未成年人,要懂得自我保护”的想法是正确的。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格也不够强壮,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2)“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人人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坏人坏事才会减少,社会正气才能得到弘扬。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43.不正确。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遇到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告诉老师;告诉家长;还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增强法律意识,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44.(1)欺凌小女孩的行为是校园欺凌行为;视频中显示小女孩被几名女生扇耳光、辱骂、掐脖子,这些就构成了校园欺凌行为。(2)在遇到校园欺凌时,不要感到害怕,不要觉得没面子;如果身边有其他人,要大声呼救引起注意;如果身边没人或在封闭空间内,要想办法脱身,脱身后一定要向老师、家长求助,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45.张老板和李小他们的行为不对。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同时网吧门口张贴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张老板在东风路小学学校附近100米内开设了一家网吧,违反了法律规定,要受到法律制裁。李小和几个同学是小学生,放学后应该回家,不应该去网吧玩游戏。法律禁止未成人网吧,如果老板让未成年人进网吧,是违法行为,应该检举老板。46.有;小学生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47.(1)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缺乏父母的爱,可能面临如下问题:生活缺乏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内心会感到孤僻,心里想说的话没人诉说;性格会比较内向;(2)带着孩子多到外面去玩一玩,不能整天让他呆在屋子里,要让他享受到童年的乐趣;多与孩子通电话、视频,要让他们感觉父母就在他们的身边。48.李红说的对。在与歹徒争时,要提高安全意识,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如果一开始就应该与歹徒作斗争,会给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所以我们遇到类似情况,要学习梁小惠的做法,沉着机智,巧妙周旋,学会保全自己。49.(1)保证自己安全后再报警,通知家人。(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小红的父母有义务供小红上学,保证其受教育的权利;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50.做,未成年人做家务不仅是承担家庭责任的表现,而且还能够锻炼孩子的责任心、动手能力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