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年级模拟测试生物试题(二)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D D B D D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B B C CD ABC AB ABD AC1.B21.(1) 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连接酶、组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溶酶体 pH值升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失去活性(2)确保蛋白质能准确运输到相应的部位并发挥作用(3)SNAPs(4)AC22.(1) 主动运输 发生(2) 低于 半胱氨酸运输进液泡,需借助氢离子的电化学势能,属于主动运输 促进(3)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杀死侵入细胞的病原微生物;在细胞组成成分的更新周转中起作用23.(1) 红光和蓝紫光 无水乙醇 溶解度(2) 非气孔 脱落酸(3)使其细胞液浓度增大以进一步适应高盐环境,会增加对水分的吸收(4) 完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含Ca2+的溶液 高浓度NaCl的完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含Ca2+的溶液24.(1) 常 Aa 1/2(2) 不能 不论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均符合实验结果 残翅雌虫:残翅雄虫:长翅雌虫:长翅雄虫=39:39:25:25或残翅雌虫:残翅雄虫:长翅雌虫:长翅雄虫=27:12:5:20(3) 控制体色与眼型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 III F1眼型基因型为Dd,d基因中出现了一个限制酶e的酶切位点,用限制酶e切割处理后,D基因不变,d基因被切割为两个片段且两个片段长度的和与D基因相当25.(1)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2) 12 高秆∶矮秆=1∶1(3) 方案一:甲、乙分别自交后,收集相同数量的植株所结种子,统计并计算结实率;方案二:分别将甲和丙杂交、乙和丙杂交,收集相同数量的F1植株所结种子,统计并计算结实率 Rf4基因表达出的RF4蛋白进入线粒体,RF4蛋白使基因WA352转录出的mRNA降解(或RF4蛋白使WA352基因无法转录形成mRNA);抑制了WA352蛋白的合成,使其不能与COX11互作;减少了ROS自由基的生成,避免细胞过早凋亡,使育性恢复答案第1页,共2页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模拟测试生物试题(二)2024.11一、单选题1.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病症,治疗方式主要为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能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支原体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B.支原体与病毒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细胞膜等细胞结构C.支原体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来合成蛋白质D.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来治疗支原体肺炎2.骆驼的抗旱特性与驼峰中丰富的脂肪以及体内储存的大量水分有关,其血液中存在一种蓄水能力很强的高浓缩蛋白质。骆驼嗜盐,其盐分摄入量大约是牛和羊的8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脂肪有助于抗旱耐寒,糖类和脂肪之间是可以相互大量转化的B.驼峰中的脂肪往往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C.骆驼的细胞外液离子含量高,便于其在干旱环境中饮用高浓度盐水获取水分D.高浓缩蛋白质主要是以结合水的形式蓄水,在骆驼口渴时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3.下图表示铁被小肠吸收和转运至细胞内的过程。转铁蛋白(TY)可运载Fe3+,以T-Fe3+结合形式进入血液,并与转铁蛋白受体(TIR)结合后进入细胞,在囊泡的酸性环境中将Fe3+释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测蛋白2具有催化功能B.T-Fe3+携带Fe3+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C.囊泡膜上的蛋白3是转运H+的通道蛋白D.细胞处于缺氧的环境时,会影响囊泡中Fe3+的释放4.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从番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对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不彻底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无机盐对木瓜蛋白酶的酶活性影响,如图为实验组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瓜蛋白酶有可能水解断裂弹性蛋白所有羧基端的肽键B.水解弹性蛋白反应速率快的反应中酶的活性一定高于反应慢的酶活性C.实验的自变量是无机盐的种类Na+,Ca2+,K+,Cl-D.对照组和实验组需要设置相同的温度和pH5.如图为人体内部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④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个人体内B.基因1和基因2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细胞中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⑤⑥过程不能完成D.⑤⑥⑦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6.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特殊的DNA—蛋白质复合物。端粒长度与端粒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物,可以逆转录修复端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放线菌细胞中,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端粒酶会修复缩短的部位B.在正常的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被明显抑制,在癌症患者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被明显激活C.端粒酶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原料X是4种核糖核苷酸D.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代谢和增殖速率减慢,细胞膜通透性变小7.果蝇的棒眼与正常眼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长翅与残翅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型都为棒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前对其中一只果蝇进行了X射线处理,致使其产生的某种配子不具备受精能力。随后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如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蝇眼形和翅形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C.若未经过X射线处理,理论上F棒眼长翅果蝇中雌雄之比为2:1D.经过X射线处理后,可能是基因型为BXA的雄配子失活8.某昆虫Ⅲ号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黑腹)对基因a(白腹)为显性,基因B(棒状眼)对基因b(正常眼)为显性,基因A和基因B均属于纯合致死基因。该昆虫品系N全部为黑腹棒状眼,且该品系内的昆虫相互杂交后代也均为黑腹棒状眼。现有一该品系的昆虫与经诱变处理后的一只白腹正常眼雄虫M交配,从F1中挑选一只黑腹雄虫与品系N的雌蝇杂交,在F2中选取黑腹正常眼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不考虑减数分裂中的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1中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 B.F 中出现白腹棒状眼的比例为1/3C.F3中基因型为aabb的比例为1/3 D.品系N中基因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9.下图为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沃泰默认为调节胰腺分泌胰液的途径只有途径二B.斯他林和贝利斯证明了胰腺分泌胰液的两个途径C.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D.胰液分泌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控制10.与雌蚕相比,雄蚕在生命力、桑叶利用率和吐丝结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科学家利用诱变和杂交的方法构建了一种家蚕品系,实现了专养雄蚕的目的。该家蚕品系雌雄个体基因型组成如下图所示。A/a为控制卵色的基因,显性基因A决定黑色,隐性基因a决定白色,b、e是纯合时引起胚胎死亡的突变基因(注:ZbW、ZeW为纯合子),“+”代表野生型基因。研究发现,在该家蚕品系的性染色体上存在交换抑制因子,能避免四分体中染色体片段互换,从而保留该品系用于育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构建该品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该品系产生的黑色受精卵为雌蚕,白色受精卵为雄蚕C.由上图可知该品系不可能产生的基因型配子是Za++、Zabe、Zab+、WAb、Wa+D.该品系能产生四种受精卵,其中胚胎致死的基因型为Zab+Zab+、Za+eWA+11.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长翅(A)对短翅(a)为完全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纯合会使雌性个体表现为雄性且不能产生配子。利用该种昆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AB.F1中雄性可育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C.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雌性纯合子占比为2/512.真核生物的基因大多为断裂基因,即两个基因之间具有一段不能编码RNA的无遗传效应序列。原核生物和某些病毒的基因组中常见重叠基因,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用一段DNA序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断裂基因之间不能编码RNA的序列中发生个别碱基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B.重叠基因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多种蛋白质功能C.发生重叠的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以完全不同D.重叠基因可提高碱基的利用率,使有限DNA的序列能够编码更多的蛋白质13.果蝇的直翅、弯翅受IV号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一只含7条染色体的直翅雄果蝇(突变体甲),产生原因是IV号常染色体中的1条移接到某条非同源染色体末端,且移接的IV号常染色体着丝粒丢失。为探究IV号常染色体移接情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已知突变体甲在减数分裂时,未移接的IV号常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配子和个体存活力都正常。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实验可确定果蝇的直翅为显性性状B.突变体甲中含基因a的V号常染色体移接到X染色体末端C.实验中正常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D.突变体甲果蝇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14.夏威夷群岛是一群坐落在太平洋上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孤立小岛,距离大陆最近的也有几千千米。多种蜜旋木雀生活在这些岛上。不同的蜜旋木雀生活习性不同,尤其是喙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差异,例如有的岛屿上的蜜旋木雀喙长而尖,适合于从树皮裂缝中捉食昆虫,也有以蜗牛为食的蜜旋木雀,但不同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夏威夷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所拥有的基因的种类和数量构成了基因库B.不同岛屿之间的地理隔离、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以及自然选择的定向作用导致不同种蜜旋木雀的形成C.夏威夷群岛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多种蜜旋木雀与其天敌和食物之间通过斗争和互助实现的D.通过测定与喙有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可以作为判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证据15.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细胞中ROCK1(一种蛋白激酶基因) 过度表达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设置了两组实验,对照组为正常成肌细胞,实验组为ROCK1 基因过度表达的成肌细胞。向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物质检测细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反映细胞呼吸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寡霉素为 ATP 合酶抑制剂;FCCP 可作用于线粒体内膜,是线粒体解偶联剂,可使线粒体不能产生ATP;抗霉素 A 为呼吸链抑制剂,可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A.加入寡霉素后,OCR 降低的值可代表机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用于 ATP合成的耗氧量B.FCCP 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C.ROCK1 过度表达不仅增加细胞的基础呼吸,而且增加细胞 ATP 的产生D.抗霉素 A加入后,成肌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 二、多选题16.遗传学家马勒发现了雌雄果蝇个体的某些基因剂量(数量)不同,但基因表达产物的量基本相同的现象,并将其命名为剂量补偿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与基因Sxl的表达有关,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果蝇的剂量补偿效应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水平来实现的B.与雄果蝇相比,雌果蝇X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C.雄果蝇体细胞中基因Sxl的表达量较多,导致msl-2合成较少D.若敲除编码mle、msl-1、msl-3的基因,则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表达17.坐骨神经包含多条神经纤维,当多条神经纤维同时兴奋时,电位可以叠加。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表的两个电极置于坐骨神经表面Ⅱ、Ⅲ两处,如图1。在坐骨神经Ⅰ处,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指针偏转情况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坐骨神经与腓肠肌之间只能单向传递B.h1和h2的不同与Ⅱ处和Ⅲ处同时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有关C.t1与t3的差异可能与兴奋在不同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不同有关D.若在Ⅰ处施加不同强度的电刺激,所得到的h1也不相同18.某地区的某种野兔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其进化过程如图1所示,如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①表示原种群分成的种群甲和种群乙,该过程为地理隔离;②为自然选择B.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③生殖隔离C.从图2中可以判断出T点时形成了新物种D.某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0%、XAXa个体占8%、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0%、XaY个体占10%,则该种群a基因频率约为11%19.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且两种病的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若Ⅲ1与某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乙病女孩的概率为1/51C.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34D.Ⅲ3的出现是Ⅱ2和Ⅱ3配子结合时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20.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供体DNA片段进入R型菌并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型菌的DNA通过膜相关DNA结合蛋白进入受体菌时在核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单链B.发生转化的前提是两种菌亲缘关系较近,存在完全互补配对的同源区段C.感受态诱导蛋白具有引导供体DNA并避免其自身环化的作用D.将转化完成的细菌单独培养一代后,DNA组成为a+a+和a+a-的细菌比例为1∶1三、非选择题21.蛋白质分选有两条途径:途径1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以及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一种膜性细胞器);途径2是多肽链合成起始后转移至粗面内质网,再经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如图1所示,图中字母表示各类蛋白质,甲、乙、丙代表细胞器。途径2涉及囊泡的融合过程,囊泡膜上v-SNARE与靶膜上t-SNARE结合形成SNARE蛋白复合体后,再与SNAPs结合形成融合复合体,该复合体促进囊泡与靶膜的融合,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若d类蛋白质与DNA结合才发挥作用,该类蛋白质可能是 (答出3种),图1中,乙、丙分别代表 。一般情况下g类蛋白质在丙中才能发挥作用,若逃逸到细胞质基质会失活,原因是 。(2)据图1分析,蛋白质存在分选途径的意义是 。(3)生物膜不能自发地融合,只有除去亲水膜表面的水分子使膜之间的距离近至1.5nm时才可能发生膜的融合,据图2分析发挥此作用的蛋白质主要是 。(4)若SNAPs功能受损,会直接影响的过程是______。A.消化酶的分泌 B.呼吸作用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DNA复制22.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位于液泡膜上的V-ATPase能催化ATP水解,液泡酸化的消失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而使细胞出现衰老症状。(1)H+进入液泡的运输方式是 ,该过程中V-ATPase的构象 (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2)正常情况下,半胱氨酸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浓度 (填“高于”或“低于”)液泡中的浓度,判断依据是 。添加Cys-H+转运蛋白抑制剂会在一定程度上 (填“促进”或“抑制”)细胞中的有氧呼吸。(3)液泡中存在很多类似于溶酶体酶的水解酶,据此推测,液泡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有 (答出两点)。23.目前全球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盐渍环境下,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为了解盐胁迫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分组处理 叶绿素含量(mg/g) 净光合速率[μmol/(m2 s)] 气孔导度 [μmol/(m2 s)] 胞间CO2浓度(μL/L)叶绿素a 叶绿素b对照 2.52 0.24 36.11 1495.16 303.55盐胁迫 轻度 2.38 0.21 26.49 1242.28 307.40中度 1.80 0.15 24.00 1069.34 310.98重度 1.48 0.12 18.94 1025.03 317.62(1)水稻叶肉细胞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的光为 。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时,可用 提取光合色素;分离色素时,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与 有关。(2)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包括气孔限制因素(CO2供应不足)和非气孔限制因素(CO2得不到充分利用)。盐胁迫处理,导致水稻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属于 (填“气孔”或“非气孔”)限制因素。盐碱胁迫条件下,叶片等部位合成的 含量上升,该激素可能诱导气孔关闭。(3)研究表明,盐胁迫会使植物体内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含量升高,从而减少盐胁迫对水分吸收的影响 。(4)有关研究表明,叶片喷施含Ca2+的溶液可以缓解高盐对水稻的胁迫,为验证这一结论,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应增加两组实验 、 。24.自然界中某二倍体昆虫的体色(灰身和黑身)和翅形(长翅和残翅)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有若干灰身残翅雌虫和若干基因型相同的灰身长翅雄虫杂交,统计F1的表型及个体数量比例如下表(不考虑致死和其他突变及X、Y同源区段)。F1 表型及个体数量比例雌性 灰身残翅:黑身长翅:灰身长翅:黑身残翅≈295:14:99:42雄性 灰身残翅:黑身长翅:灰身长翅:黑身残翅≈293:14:98:42(1)已知该昆虫为XY型性别决定,由上述分析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若仅考虑体色,则亲本雄虫的基因型为 ,亲本雌虫群体中的杂合子占 。(2)通过F1结果 (填“能”或“不能”)确定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 。让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不考虑体色,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 。(3)已知该种昆虫的眼型有棒眼(D)和正常眼(d)两种,相关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现让纯合黑身棒眼昆虫与纯合灰身正常眼昆虫杂交得F1,F1雌雄昆虫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型为灰身棒眼、黑身棒眼、灰身正常眼和黑身正常眼,且比例为51:24:24:1。根据以上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研究还发现,由D基因突变为d基因后,d基因中出现了一个限制酶e的酶切位点。从第(3)问的F1个体的体细胞中获取控制眼型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e切割处理后进行电泳,其结果为图中的 (填“Ⅰ”、“Ⅱ”或“Ⅲ”),判断的理由是 。25.水稻(2m=24)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工选择的作用下,某些水稻品种朝着矮化方向进化,从基因水平看,生物进化的过程就是 。(2)体细胞中缺少一条染色体的植株个体称为单体。水稻的高秆(SD1)对矮秆(sd1)为显性,理论上可用纯合高秆植株制备 种单体植株。将所有类型的纯合高秆单体水稻分别与纯合矮秆水稻杂交可确定sd1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若子代中出现 ,则可推断出sd1基因所在的染色体。(3)雄性不育株的发现和利用是杂交水稻的重要基础。研究发现,线粒体基因WA352编码的WA352蛋白与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COX11互作,共同调控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Rf3、Rf4)可以抑制WA352诱导的不育,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①现有甲、乙、两三个品系如表所示,请选择合适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判断Rf3与Rf4育性恢复能力的高低。品系 不育基因WA352 核基因型甲 含有 rf3rf3Rf4Rf4乙 含有 Rf3Rf3rf4rf4丙 含有 rf3rf3rf4rf4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②研究发现,Rf4恢复育性的能力高于Rf3。为了研究Rf3、Rf4的作用机理,对甲、乙两品系的基因WA352的表达物质进行了电泳分析,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1、图2分析,甲品系水稻育性恢复的机理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模拟测试生物试题(二).docx 高三年级模拟测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