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二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思维课程特性 综合思维具体体现实践性 自然环境各要素有较强的实践价值,通过野外观察地形特征、河流特征,分析气候变化等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生活性 地形、河流和气候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且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及影响,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思想性 能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认识区域人地关系。一、地形【归纳整合】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地势影响: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是日温差较大。(2)地形影响: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西风东行,导致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1)影响河流流向。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②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2)影响河道状况。①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坡陡落差大,流速大,多峡谷,水能丰富。②中游落差减小,河流流速减慢。③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变宽,以淤积为主。(3)影响河流水文。①以山地为主地区的河流,河短流急、水力资源丰富,航运、灌溉等水利效益低。②以平原为主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水量稳定,航运、灌溉价值高。③植被条件好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④植被条件差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大。【中考猜押】 我国南方某乡村以“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目标,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解乡村振兴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小组前往该村落进行考察。右图为该村落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1.同学们考察的村落所在地形部位是(B)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陡崖2.该村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C)A.森林茂密,空气优良 B.矿产丰富,开采方便C.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D.公路交会,交通便利3.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村适宜在周边地区开发的旅游项目是(B)A.冲浪 B.漂流 C.滑冰 D.攀岩4.(2023·株洲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海坨山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所在地,相比较北京城区,积雪量大。室外滑雪运动对地形有特殊的要求。下图分别为小海坨山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运动员室外滑雪照片。(1)小海坨山主峰海拔为2 241米,图示区域地形为山地。 (2)图中不同数值等高线共有4条,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为500米。(3)图中山脊线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山脊线如果在图上距离约8厘米,则实地距离约24千米。(4)照片中运动员收杆后仍能保持高速前行,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答: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5)从地形角度分析该区域积雪厚度大于北京城区的原因。答: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气温低,降雪量大,因此积雪厚度大于北京城区。二、河流【归纳整合】1.河流的水源(补给):(1)一般季风区河流多外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的降水,河流水量较大。(2)内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2.河流流量的大小:(1)内流河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气温高时是河流的丰水期,气温低时是河流的枯水期。(2)我国的外流河一般与季风的强弱有关。3.河流结冰期:(1)一般北半球1月均温>0 ℃的亚热带、热带河流无结冰期。(2)一般北半球1月均温<0 ℃的地区河流有结冰期——冬季越长,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中考猜押】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河道蜿蜒,水流不畅,易积水。读荆江治理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荆江蓄洪区水位升高的月份是(C)A.1月、2月 B.3月、4月C.6月、7月 D.11月、12月2.荆江北岸加固堤坝的主要原因是(A)A.该河段地势低平,多洪涝灾害 B.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水污染C.阻止沿岸农民抽取灌溉水源 D.增高水位,便于水产养殖3.近几年湖南洞庭湖面积逐步增加,防洪调蓄作用也在增强,是因为(B)A.围湖造田 B.退田还湖 C.修建梯田 D.打坝淤地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破解水资源瓶颈、实现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图示意“引汉济渭”工程,据此完成4~6题。4.“引汉济渭”工程穿过的山脉是(C)A.天山 B.昆仑山 C.秦岭 D.太行山5.与渭河相比,汉江具有的水文特征是(A)①汛期较长 ②径流量大 ③有结冰期 ④含沙量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积极影响有(B)①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②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③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④增加渭河平原灌溉面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专题二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思维课程特性 综合思维具体体现实践性 自然环境各要素有较强的实践价值,通过野外观察地形特征、河流特征,分析气候变化等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生活性 地形、河流和气候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且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及影响,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思想性 能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认识区域人地关系。一、地形【归纳整合】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地势影响: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是日温差较大。(2)地形影响: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西风东行,导致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1)影响河流流向。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②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2)影响河道状况。①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坡陡落差大,流速大,多峡谷,水能丰富。②中游落差减小,河流流速减慢。③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变宽,以淤积为主。(3)影响河流水文。①以山地为主地区的河流,河短流急、水力资源丰富,航运、灌溉等水利效益低。②以平原为主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水量稳定,航运、灌溉价值高。③植被条件好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④植被条件差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大。【中考猜押】 我国南方某乡村以“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目标,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解乡村振兴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小组前往该村落进行考察。右图为该村落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1.同学们考察的村落所在地形部位是(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陡崖2.该村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A.森林茂密,空气优良 B.矿产丰富,开采方便C.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D.公路交会,交通便利3.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村适宜在周边地区开发的旅游项目是( )A.冲浪 B.漂流 C.滑冰 D.攀岩4.(2023·株洲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海坨山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所在地,相比较北京城区,积雪量大。室外滑雪运动对地形有特殊的要求。下图分别为小海坨山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运动员室外滑雪照片。(1)小海坨山主峰海拔为 米,图示区域地形为 。 (2)图中不同数值等高线共有 条,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为 米。(3)图中山脊线的走向大致为东北— 走向,山脊线如果在图上距离约8厘米,则实地距离约 千米。(4)照片中运动员收杆后仍能保持高速前行,请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5)从地形角度分析该区域积雪厚度大于北京城区的原因。二、河流【归纳整合】1.河流的水源(补给):(1)一般季风区河流多外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的降水,河流水量较大。(2)内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2.河流流量的大小:(1)内流河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气温高时是河流的丰水期,气温低时是河流的枯水期。(2)我国的外流河一般与季风的强弱有关。3.河流结冰期:(1)一般北半球1月均温>0 ℃的亚热带、热带河流无结冰期。(2)一般北半球1月均温<0 ℃的地区河流有结冰期——冬季越长,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中考猜押】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河道蜿蜒,水流不畅,易积水。读荆江治理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荆江蓄洪区水位升高的月份是( )A.1月、2月 B.3月、4月C.6月、7月 D.11月、12月2.荆江北岸加固堤坝的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地势低平,多洪涝灾害 B.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水污染C.阻止沿岸农民抽取灌溉水源 D.增高水位,便于水产养殖3.近几年湖南洞庭湖面积逐步增加,防洪调蓄作用也在增强,是因为( )A.围湖造田 B.退田还湖 C.修建梯田 D.打坝淤地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破解水资源瓶颈、实现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图示意“引汉济渭”工程,据此完成4~6题。4.“引汉济渭”工程穿过的山脉是( )A.天山 B.昆仑山 C.秦岭 D.太行山5.与渭河相比,汉江具有的水文特征是( )①汛期较长 ②径流量大 ③有结冰期 ④含沙量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积极影响有( )①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②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③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④增加渭河平原灌溉面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二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思维 - 学生版.docx 专题二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思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