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五 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一)·气候变暖】1.【项目目标】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措施【任务驱动】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读近现代气候变化及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升高了约 ℃,由此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状况是 。(2)从CO2含量导致的后果看,乙图表达的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 的趋势是一致的。(3)根据下图,把框图补充完成。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案例1:图瓦卢居民的变迁,说明了什么问题 案例2:甲、乙两图冰川、冰盖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结合下图,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项目化学习(二)·民居与环境】2.材料一 民居与资源的关系: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非常深厚,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窑洞冬暖夏凉;北极地区的冰屋,以冰雪制成,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屋内墙壁上挂满兽皮,都可以防寒;日本的木质房屋,利用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建造木屋,减少地震与台风带来的损失;热带地区的棕榈屋,用当地特有的木材搭建而成;山区的石头房,是用石头做材料建成的房子,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岩石地带。材料二 如图示意不同地区的民居景观,甲图为北极因纽特人的民居——冰屋,乙图为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窑洞,丙图为日本民居——合掌造。案例思考:(1)说出乙图所示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说出甲图所示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3)结合材料和丙图,说出日本建造木屋的原因(至少写两点)。(4)来自英国的杰克听说乙房屋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服。他打算在自己的家乡也建造一个这样的房子,你认为可行吗 说出其原因。【项目化学习(三)·河流】3.项目主题:世界主要河流及其影响 广东八年级的同学们选亚洲为例,以“主要河流及其影响”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学习1】自然环境对河流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1)读图说出亚洲主要河流流向特点及判断依据。(2)结合印度气候资料图,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恒河的水文特征。【学习2】河流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3)提供水能:长江是我国“水能宝库”,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解释原因。(4)提供航运:湄公河下游地区航运价值比较高,请从社会经济条件解释原因。(5)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弊端 【项目化学习(四)·巴西快速发展的经济】4.【任务驱动】[任务1]了解巴西大豆主产区的分布(1)搜集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图等相关资料,描述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区域。[任务2]探究巴西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结合巴西农作物分布图进一步探究咖啡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农作物 生长习性 主产区及其自然条件咖啡 咖啡树主要生长在气温15~25℃,年降水量1 500~2 000毫米,海拔500~2 000米的地区。 咖啡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和南回归线附近;热带草原气候,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土壤肥沃,地处巴西高原,海拔高等。[任务3]以巴西的航空工业为例,探究巴西工业的发展条件材料一 巴西人口城市分布图。材料二 巴西国内运输中,航空占重要地位,北部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众多小型机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总部位于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圣保罗,主要专注于机身生产和飞机总装,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多从国外进口。(3)探究亚马孙平原小型机场众多的原因。(4)探究圣保罗发展航空工业的有利条件。【项目化学习(五)·重走红军长征路】5.项目主题:重走红军长征路项目背景: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出发,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某中学学生开展了一次以“重走红军长征路”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化学习的内容。任务一 规划路线(1)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走,写出中央红军出发地①省和终点地⑤省各自的行政中心名称。任务二 分析探究(2)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写出该市所在②省区的简称。(3)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段,海拔超过3 500米,被称为“生命禁区”。1935年8月,穿单衣的红军走过松潘草地时,遇到漫天飞雪。试说出“八月飞雪”的原因。(4)说出长征途经的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序号及名称)。任务三 成果展示(5)近年来研学活动蓬勃兴起。试分析组织中学生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研学活动的意义。(答一点)【项目化学习(六)·土地资源】6.项目主题:保护“黑土地” 守护“大粮仓” 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比喻,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探究一 黑土与环境黑土形成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地区,需经数万年腐殖质的积累,黑土地是指具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的优质耕地,我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不合理耕种,土地退化严重、污染和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1)说出世界三大黑土集中分布区所属的温度带及我国黑土主要分布的省区。(2)简要说明黑土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理由。探究二 黑土地与大粮仓为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守护好“中华大粮仓”,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该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完善黑土地保护体制机制、保护黑土地优良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说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简析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的自然原因。(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意义。【项目化学习(七)·油菜种植】7.项目主题 小小油菜花 蕴藏大潜力【任务驱动】任务一 说出油菜花开花规律油菜花开花期图(1)要分析油菜花开花期分布的影响因素,应该结合哪种地图查看 (2)说出造成我国油菜花开花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3)青海门源开花日期比同纬度地区 (早/晚),分析原因。任务二 分析油菜生长的条件我国是油菜原产地之一,也是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 生长条件 ●气温3~28℃ ●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 ●缓坡,土壤肥沃(4)简析长江流域适宜种植油菜的自然条件。 成都新津天府农业博览园的彩色油菜花田,种植面积2 500多亩。其中约有300亩的彩色油菜花,这些新品种油菜不仅产油量高,又兼具抗倒、抗病、优良彩色等特点。作为现代农业试验场,天府农博园配备了平移式喷灌机等农业新技术新装备,实现对田间作物的远程管控。(5)分析成都油菜大面积种植的社会经济条件。任务三 探究油菜的用途 油菜可谓浑身是宝。近些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创新思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油菜成熟后还可以进行深加工榨油,做到了“三产融合”。(6)说出油菜的两种用途。(7)根据资料,关于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专题五 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一)·气候变暖】1.【项目目标】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措施【任务驱动】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读近现代气候变化及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升高了约0.8℃,由此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状况是波动上升。(2)从CO2含量导致的后果看,乙图表达的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气温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3)根据下图,把框图补充完成。答:保温 煤 石油 森林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案例1:图瓦卢居民的变迁,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海平面上升,一些低地会被海水淹没。案例2:甲、乙两图冰川、冰盖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极地冰盖面积迅速缩小。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结合下图,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答:①开发、利用新能源,推广新能源汽车等;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禁止乱砍乱伐;③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项目化学习(二)·民居与环境】2.材料一 民居与资源的关系: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非常深厚,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窑洞冬暖夏凉;北极地区的冰屋,以冰雪制成,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屋内墙壁上挂满兽皮,都可以防寒;日本的木质房屋,利用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建造木屋,减少地震与台风带来的损失;热带地区的棕榈屋,用当地特有的木材搭建而成;山区的石头房,是用石头做材料建成的房子,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岩石地带。材料二 如图示意不同地区的民居景观,甲图为北极因纽特人的民居——冰屋,乙图为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窑洞,丙图为日本民居——合掌造。案例思考:(1)说出乙图所示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答:当地土层深厚,黄土直立性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可以就地取材等。(2)说出甲图所示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答:终年寒冷干燥。(3)结合材料和丙图,说出日本建造木屋的原因(至少写两点)。答:日本的森林资源丰富,木屋可减少地震与台风带来的损失。(4)来自英国的杰克听说乙房屋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服。他打算在自己的家乡也建造一个这样的房子,你认为可行吗 说出其原因。答:不可行;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较差较小,终年温和湿润,所以不需要冬暖夏凉的房子。【项目化学习(三)·河流】3.项目主题:世界主要河流及其影响 广东八年级的同学们选亚洲为例,以“主要河流及其影响”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学习1】自然环境对河流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1)读图说出亚洲主要河流流向特点及判断依据。答: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中部高,四周低。(2)结合印度气候资料图,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恒河的水文特征。答:水量丰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学习2】河流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3)提供水能:长江是我国“水能宝库”,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解释原因。答: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水量大。(4)提供航运:湄公河下游地区航运价值比较高,请从社会经济条件解释原因。答:下游地区人口密集,运输需求量大。(5)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弊端 答:多洪涝灾害、河流污染较严重等。【项目化学习(四)·巴西快速发展的经济】4.【任务驱动】[任务1]了解巴西大豆主产区的分布(1)搜集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图等相关资料,描述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区域。答:巴西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南部。[任务2]探究巴西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结合巴西农作物分布图进一步探究咖啡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农作物 生长习性 主产区及其自然条件咖啡 咖啡树主要生长在气温15~25℃,年降水量1 500~2 000毫米,海拔500~2 000米的地区。 咖啡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和南回归线附近;热带草原气候,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土壤肥沃,地处巴西高原,海拔高等。[任务3]以巴西的航空工业为例,探究巴西工业的发展条件材料一 巴西人口城市分布图。材料二 巴西国内运输中,航空占重要地位,北部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众多小型机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总部位于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圣保罗,主要专注于机身生产和飞机总装,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多从国外进口。(3)探究亚马孙平原小型机场众多的原因。答: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城市规模小,运输量小;亚马孙河流域雨林广布,河流众多,陆路交通条件差;飞机制造产业基础好。(4)探究圣保罗发展航空工业的有利条件。答:工业基础雄厚;海运交通便利,利于零部件运输。【项目化学习(五)·重走红军长征路】5.项目主题:重走红军长征路项目背景: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出发,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某中学学生开展了一次以“重走红军长征路”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化学习的内容。任务一 规划路线(1)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走,写出中央红军出发地①省和终点地⑤省各自的行政中心名称。答:南昌;西安。任务二 分析探究(2)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写出该市所在②省区的简称。答:贵或黔。(3)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段,海拔超过3 500米,被称为“生命禁区”。1935年8月,穿单衣的红军走过松潘草地时,遇到漫天飞雪。试说出“八月飞雪”的原因。答:海拔高,气温低(或天气多变)。(4)说出长征途经的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序号及名称)。答:③云南省。任务三 成果展示(5)近年来研学活动蓬勃兴起。试分析组织中学生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研学活动的意义。(答一点)答:培养革命情怀,增长阅历和见闻等。(合理即可)【项目化学习(六)·土地资源】6.项目主题:保护“黑土地” 守护“大粮仓” 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比喻,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探究一 黑土与环境黑土形成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地区,需经数万年腐殖质的积累,黑土地是指具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的优质耕地,我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不合理耕种,土地退化严重、污染和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1)说出世界三大黑土集中分布区所属的温度带及我国黑土主要分布的省区。答:北温带。我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2)简要说明黑土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理由。答:世界上黑土只集中连片分布在三大区域,分别是乌克兰大平原、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我国东北地区,分布面积小,属于稀缺耕地,且因不合理耕作,黑土流失和退化严重。探究二 黑土地与大粮仓为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守护好“中华大粮仓”,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该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完善黑土地保护体制机制、保护黑土地优良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说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简析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的自然原因。答:字母A、B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水田和旱地,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原因:东部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地势低平,气候适宜,是我国主要的耕地分布区。(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意义。答:这是我国首次、全球唯一在国家层面专门针对黑土地实施的立法保护。这部法律吹响了黑土地保护的法治号角,在我国耕地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贡献,也启示我们思考应如何更好保护耕地。【项目化学习(七)·油菜种植】7.项目主题 小小油菜花 蕴藏大潜力【任务驱动】任务一 说出油菜花开花规律油菜花开花期图(1)要分析油菜花开花期分布的影响因素,应该结合哪种地图查看 答:中国气温分布图。(2)说出造成我国油菜花开花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气温。(3)青海门源开花日期比同纬度地区晚(早/晚),分析原因。答: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任务二 分析油菜生长的条件我国是油菜原产地之一,也是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 生长条件 ●气温3~28℃ ●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 ●缓坡,土壤肥沃(4)简析长江流域适宜种植油菜的自然条件。答: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候湿润,降水丰沛;灌溉水源充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低缓);土壤肥沃。 成都新津天府农业博览园的彩色油菜花田,种植面积2 500多亩。其中约有300亩的彩色油菜花,这些新品种油菜不仅产油量高,又兼具抗倒、抗病、优良彩色等特点。作为现代农业试验场,天府农博园配备了平移式喷灌机等农业新技术新装备,实现对田间作物的远程管控。(5)分析成都油菜大面积种植的社会经济条件。答:油菜品种优良,产量高,品质优;农业技术先进,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效率高等。任务三 探究油菜的用途 油菜可谓浑身是宝。近些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创新思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油菜成熟后还可以进行深加工榨油,做到了“三产融合”。(6)说出油菜的两种用途。答:金灿灿的油菜花盛开可供游人观赏;还可以制作成油菜花蜜、菜籽油等产品,油菜薹可以制作成美食,油菜还可作为土地肥料、动物饲料等。(7)根据资料,关于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加强宣传与推广,打造文化品牌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五 项目化学习 - 学生版.docx 专题五 项目化学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