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模拟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12345678910CCBDCCBBBB11121314151617181920CABCDCBAA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21.(1)水污染/河流污染(环境污染)(1分);吸引了相关企业的投资,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2分)(2)投放分类垃圾桶、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我市对禁限燃烟花爆竹的时间区域都有规定。(2分)(3)因地制宜原则(1分)(4)本题采取分层评价,评分量表如下:等级等级描述得分 水平5抽象拓展层次在水平4 的基础上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形成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并充分运用材料在理论层面进行更为抽象的概括,叙述完整流畅。5 水平4关联结构层次使用多个材料说明衢州近年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结合材料对比说明过去衢州的不科学发展带来的后果,材料运用较充分,较为清晰的分析材料与发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4 水平3多点结构层次使用多个材料说明衢州近年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没有结合材料说明过去衢州的发展为什么带来“穷山恶水”,且内在的逻辑关系不严密。3 水平2单点结构层次使用一个材料就直接得出结论,对材料的解读角度单一,如“衢州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业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 水平1前结构层次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没有联系材料只给给出对观点的评价,如“我认为此观点正确”。1参考答案:我同意此观点(我认为是对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材料中可知,过去,人们谋求经济发展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过度开采、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也许会促进经济的一时发展但却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人们通过种树、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垃圾分类、禁限燃烟花爆竹等手段治理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恢复生态,并凭借衢州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正是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2.(1)依法治国 有法可依(2分)(2)①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1分)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1分)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分)(3)小翔的观点是不全面的。(1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的时候,必须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在网络监督中应当实事求是,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2分)意义:①有利于政府更好的了解民意,依法行政,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更好的行使监督、建议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分)23.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分)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2分) (2)第一次携手:目的: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中途破裂。 (2分)第二次携手:目的:抗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胜利。结果: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结束,最终取得抗战胜利。(2分)(3)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24. (1)变化:从强调苏联的作用变成忽略苏联的作用。(1分)“一边倒”的方针;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2分)(2)③时期:突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或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承认)(1分)。④时期: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努力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1分)。史实:前者如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胜利。(1分)后者如中美共同开辟驼峰航线,运送中国急需的抗战物资。(1分)(3)因素:时代背景、阶级关系、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思想观念等。(写出两点即可,2分)25.材料一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在某些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2分);材料二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2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进行科技创新,我国的产业才能升级(或发展高科技产业),才能使我国的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1分);2.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分);3.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只有进行科技创新,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分);资源短缺(或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是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1分);发射“悟空”号和研制“彩虹鱼”号有利于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发掘新的资源(1分);从而能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分)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模拟试题答题卷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共50分)21.(11分)(1)(2)(3)(4)22.(10分)(1)(2)(3)23.(10分)(1)(2)(3)24.(9分)(1)(2)(3)25.(10分)(1)(2)(3)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模拟试题卷满 分:80分 时 间:80分钟友情提示:1全卷共二大题,共25小题,满分为8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考试采用开卷、笔答形式。注意答案一定要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1.2015年12月16日—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顺利举办,该大会举办地点在 A. 杭州 B. 巴黎 C. 乌镇 D. 绍兴2.“全面两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实施这一政策①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 ②说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3.仔细判读右图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 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 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D. 小明所在的地方常年高温多雨4.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是奋不顾身的解放军;八、九十年代,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是锐意进取的企业家;而当今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是开拓创新的科学家。这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 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其核心也不断变化 ③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④在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5. 下列关于右图图中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地区举办那达慕大会②乙地区过年家家户户做米糕③丙地区迎宾送客献哈达④丁地区有端午节赛龙舟活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从叙利亚冲突、巴以争端、朝核问题,到安倍参观靖国神社、乌克兰动荡……国家问题和国家争端从未间断。这说明①当前世界并不太平,新的不安全因素在增加 ②和平与发展世界主题已经改变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④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欧盟3月12日召开成员国内政部长会议,就加强应对移民问题和打击恐怖主义达成一致。并同意加强对欧盟外部边界的监控,扩大欧盟境外合作,提高行动能力。材料反映了①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②欧盟是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③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主题之一 ④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 小强同学从右图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 B.河流①比河流②的流速快C.图中的图例 表示隧道D.该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9. 某企业经过改制后其股份组成如下:国有土地占股30%、村集体土地占股20%、村集体出资建厂占股20%、5位村民个人占股共30%。改制后的企业所有制经济比例图示正确的是2015年10月15日, 浙江省某市以“五水共治”为主题,举办电视问政大型直播节目——《问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向有关部门质询治水情况。据此回答10~11题。10.以五水共治为主题进行电视问政直播,体现了该市不断加强①经济建设 ②生态文明建设 ③文化建设 ④政治建设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11.该市以电视问政的形式质询治水情况,这一举措①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 ②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的经济权利③是该市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 ④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 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④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3.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其有效措施是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②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缓解社会养老压力④提高职工工资水平,调动劳动者积极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4年,我市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投资超过2亿元,新增受益4.03万户;培育民宿试点村4个,发展民宿经营户53户,累计接待市内外游客50多万人次。我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正逐步从“美丽”向“美好”转型升级。据此回答14—15题。14.材料反映了我市正在落实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开源与节流并举策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我市从“美丽”向“美好”转型升级的美丽乡村建设,说明了A.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B.依然坚持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C.经济建设是我市工作重心 D.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可以相协调 16.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和通过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为了这次编制“十三五”规划以及召开本次五中全会,这一年以来中共高层密集展开基层调研。这说明我国制定“五年规划”的客观依据是A.党的基本路线 B.国内外形势 C.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D.两个“百年目标”17. 人们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主要是因为它传播了 A.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共产主义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18.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①鸦片战争 ②五四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西安事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9.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的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A.国民革命运动 B.武昌起义爆发 C.新中国成立 D.国民党一大召开20. 1947年7~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21. (11分)某校假期作业主题为“青山绿水,衢州在行动”,某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全市垃圾河清理全面完成、黑臭河治理基本完成,2015完成黑臭河整治99.3公里,投入15647.9万元,封堵排污口141个,清淤51.8万方,拆除沿河违章建筑99.3万平方米。凭借一江清水,衢州近年来吸引了旺旺、康师傅、伊利、娃哈哈、都邦药业等一批食品饮料、医药制剂等行业的大企业前来投资。(1)结合材料回答,衢州哪一环境问题得到改善?(1分)这有何意义?(2分)材料二:衢州市发放的宣传图片:(2)结合材料二回答,衢州为实现“青山绿水”,采取了哪些举措?(2分)材料三:衢州境内森林覆盖率71.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7%。尤其是水资源,总量占到浙江省一半,是全省唯一拥有国家一级地表水资源的城市。2015年衢州已启动发展山水特色型、农业观光型、乡村民宿型、养生养老型、历史文化型等乡村旅游项目,仅2015年上半年,衢州市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收入突破4.8亿元。(3)衢州的经济发展体现了哪一原则?(1分)(4)针对衢州近年的发展,有人感慨“同样的山,同样的水,过去乱砍滥伐、过度开采,开石矿、办纸厂,结果变成‘穷山恶水’。如今,不去砍树去种树,不卖石头卖风景,美丽山水变成了美丽经济。”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析此观点。(5分)22. (10分)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小翔在“弘扬宪法精神”手抄报比赛中,设计了以下三个板块的内容,邀请你一起参与。(1)板块一体现了我国哪一治国方略的哪一基本要求?(2分)(2)根据版块二,说说我国为何在众多法律中要单独设立“宪法日”?(3分)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翔的的观点,并说说网络监督的意义。(5分)23.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历史永远铭记;结合材料一从政治、思想两个层面谈谈国民党对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贡献?(4分)(2)国共关系史上基于共同的目标曾经两度“携手”,根据材料谈谈两次“携手”的目的与结果。(4分)(3)造成两岸66年分离的事件是什么?我们期待着尽快实现两党间的第三次“携手”,这将有助于哪一伟大梦想的实现?(2分)24. (9分) 【抗战记忆】下列材料为《人民日报》纪念抗战胜利文章的标题或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 期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①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②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③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④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发表《纪念伟大胜利,开创美好未来》一文,文章指出,面对生存和毁灭的抉择,50多个国家组成强大的和平阵线。浴血奋战,生死相依,正义的力量迸发出雄浑伟力。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①和②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试分析①时期文章的主旨与当时我国哪一外交方针和怎样的国际形势有关?(3分)(2)与材料中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③④时期的文章,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分别增加了什么新视角?请列举史实分别佐证这些观点。(4分)(3)上述材料说明,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分)25.(10分) 材料一: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下线,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我国首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彩虹鱼”号海试成功,中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材料二:材料三:李克强总理:“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关键所在,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发展,驱动力在创新。”习近平:“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材料一、二各表明了什么?(4分)请联系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3分)结合我国资源的国情,从资源开发的角度谈谈发射“悟空”号和研制“彩虹鱼”号的意义。(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模拟考试(答案).doc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模拟考试(答题卷).doc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模拟考试(试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