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兰州一中高三年级11月月考试卷高三地理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但是出现了甲地区的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乙地区的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据此完成1-2题。10410840036*NF600河流600分山脉一200一等降水量线/mm1.这种“小老头树”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A昼夜温差大B.降水量少C.热量不足D.土质疏松2.乙区域连片种植树木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不正确的是A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B.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C.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D.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贝加尔湖(下图图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3-5题。一10国0一等高线3.贝加尔湖形成于A河流改道B.火山口集水C.地壳断陷集水D.滑坡阻断河流4.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盆在加深B.入湖径流增多C.湖区降水量加大D.入湖泥沙增多兰州一中高三年级诊断考试试卷第1页共6页5.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6.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走坝前建坝后A侵蚀一搬运作用B.搬运一堆积作用C.风化一侵蚀作用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下图为南美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的剖面,读图完成7-8题。安第斯山脉风海平面M西东海洋上涌水流7.M地区可能经常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降水B.雾气C.云层D.飓风8.若上图中的风力减弱,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海水上涌增强B.沿岸海水温度降低C.沿岸大气湿度升高D.渔业资源更丰富下图的斜线区域,为季节性渔场。读图完成9-10题。4050非洲印图例渔场9.该渔场的成因是A.底层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物质B.水温高,适宜浮游生物生长C.寒暖流交汇D.靠近陆地,营养物质丰富10.该渔场最适宜的捕捞时间为A.6-8月B.11-12月C.1-2月D.3-4月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福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完成下面11-13题。1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兰州一中高三年级诊断考试试卷第2页共6页兰州一中高三年级11月月考答案高三地理12345678910BA90ABCAA11121314151617181920DDAB0BA21.(20分)(1)北上的盛行西风和南下的极地东风相遇,气流上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2分)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形成冷高压,(2分)切断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2分)(2)与常年位置比,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偏西时,白令海盛行偏南风海域范围较大:2分)偏南风使暖湿气流北上,水温升高,不利于海冰生成(热力);(2分)同时抑制了白令海北部海冰向南拓展(动力)。(2分)(3)白令海海冰大面积消融,冰面反射率降低:(2分)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水温升高;(2分)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向大气输送热量,近海面大气热量收入增加;(2分)同时海水蒸发增强,水汽增多,大气保温作用增强,近海面大气热量支出减少(2分),该区域温度升高,阿留申低压增强(2分)。(任答4点得8分)22.(20分)(1)新疆冬季积雪面积最大:(2分)成因:新疆纬度较高,临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最低,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累积面积减少。(2分)青藏高原总体上春季积雪面积最大:(2分)成因: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春季积雪持续积累。(2分)(2)高原地形,积雪面积大:(2分)降雪量大:(2分)海拔高,气温低。(2分)(3)赞成。理由:全球变暖,冰川积雪融化,导致青藏高原冰雪量减少,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的调节功能下降:(3分)全球变暖导致青藏高原极端天气事件增加,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3分)不赞成。理由:全球变暖,导致青藏高原冰川积雪面积减少,地表对太阳辐射反射率降低,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气候变暖:(3分)气候变暖,积雪冰川融化,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同时利于农作物生长。(3分)23.(20分)(1)(画图2分)冷空气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减速、堆积、气流转向、绕行。(4分)(2)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2分)由于峡谷地势较低,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焚风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N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保持较低温度;(2分)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换使N海域表层水温降低;强离岸风使N海域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降低:(2分)上泛的冷海水将下层的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充足,使N海域海产丰富。(2分)(3)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沃克环流增强,低纬大洋中东部异常降温:(2分)信风增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增强:(2分)北美洲南北温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北冰洋的强冷空气异常活跃。(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1学期高三年级11月考地理答案.pdf 2024-2025-1学期高三年级11月考地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