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段考(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段考(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
高一年级 政治试题
试卷分值: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
本卷共 8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国家产生的顺序可用思维导图展示为:磨制石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剩余产品产生——阶级或阶层的出现——建立城邑、祭坛、军队——国家诞生。据此下列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之间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 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
B.共产主义社会将形成平等互助的生产关系
C.共产主义社会是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分配
D.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
为应对就业市场疲软、经济衰退等局面,美联储于 9 月 19 日宣布降息 50 个基点,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经济政策调整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C.否定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这一历程说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各国都焕发出了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振兴增添了强大力量
④21 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全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低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朝廷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等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形成了一系列国家治理思想,为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滋养。推进我国治理现代化,同样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这说明( )
党的领导是我们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间的竞争就是制度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我们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心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日之中国,已经开启逐梦新征程。下图所示①和②处,所填正确的是( )
A.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D.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作品应反映时代精神。下列讴歌时代的歌曲,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歌词节选 《春天的故事》: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绿水青山》:稻田上东篱下山水美如画,爆竹声声除旧岁,春雨点点洗旧愁,青山绿水盼丰收,无虑也无 忧 《红船向未来》:一艘红船哎,南湖浪里来, 经风雨历险滩,奋勇向前开,虽说是航道上常有迷雾阴霾,却总能看得清金色未来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 高,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 建设高潮
A.③①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老照片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它们承载着过去夺目的光辉,也昭示着未来的美好希望,堪属国之无价瑰宝。如果照片会说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B.②标志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C.③创造性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D.④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行动指南 B.“十个明确”从各个领域全景展示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C.“十三个方面成就”反映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贡献 D.“十四个坚持”是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路线图”和“方法论”
邓小平同志在 1979 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
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
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
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没有一个民族的崛起,是命中注定的。崛起,必须自己争取,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一次“逆天改命”,逆的是西方列强的天,改的是中华民族的命。由此可见( )
①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③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23 年 3 月,香港《大公报》推出“上海改革发展实践”系列专题,并将浦东引领区位发展作为开始篇。关于上海浦东的改革开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②上海浦东改革开放后,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了城市
③上海浦东的开放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新篇章
④开放上海浦东意味着对外开放成为我国当时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历史一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独立自主,我们的事业就会开新局;什么时候偏离这原则,就会走弯路。这是因为,坚持独立自主(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才能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才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曾经一穷二白的大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75
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A.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同心圆
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
需要提高斗争本领,发挥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
D.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用,推进伟大事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2024 年是五四爱国运动 105 周年,为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 ( )
①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自觉担当时代责任
②接续拼搏奋斗,练就本领,立足个人梦想发展
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认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④练就过硬本领,砥砺奋斗,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跳水高台展示“水花消失术”,百米道跑出“中国速度”,举重场彰显“中国力量”……奥运赛场 上,中国健儿们顽强拼搏的英姿,是中华民族踔厉奋发的缩影。竞技体育具有凝心聚力的强大感召力—
—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敢于争先的精神风貌、振兴中华的使命担当,正是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国力量。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国争光”,热爱祖国,将国家梦想融入人生理想之中
②“敢于争先”,拼搏进取,在放飞梦想中勇做时代弄潮儿
③“振兴中华”,肩负使命,走向世界推广民族振兴中国梦
④“同心筑梦”,团结奋斗,依靠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10 多年来,我国已同 151 个国家、32 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 合作文件,共建了 3000 多个项目,带动了近 1 万亿美元的投资。“一带一路”让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连。由此可见( )
①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②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的福祉
③中国梦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
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和 2035 有个约,约在欢呼雀跃那一天,我亲爱的祖国更加美丽和谐,昂扬屹立新世界……”,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看,2035 年的我国( )
①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②已建成现代化强国
③全面消除了城乡差别 ④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伟大斗争 B.伟大梦想 C.伟大工程 D.伟大事业20.新时代有“已变”,亦有“未变”。面对这些“已变”和“未变”,我们要( )
①顺应“已变”,把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中心工作
②顺应“已变”,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③立足“未变”,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大规模发展
④立足“未变”,牢牢坚持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24 年 5 月 1 日是第 134 个国际劳动节,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他强调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叫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 )
①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分配方式
④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只有理直气壮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才能真正巩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地位,才能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有、共建、共享。下列有关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②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求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我国之所以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因为( )
①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我国的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是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集中体现。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②国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④控制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行业、企业和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 2024 年 5 月底,我国民营经济主
体总量达 18045 万户,其中民营企业 5517.7 万户、个体工商户 12527.3 万户。下面是我国 2019 年到 2024
年 5 月民营经济主体占所有经营主体比例发展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营经济推动了社会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我国民营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将不断增强
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增强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
④民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某国有有色金属集团,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战中,聚焦主责主业,先后完成煤电铝等 7 个产业
板块重组整合;先后入驻 9 个子平台、20 个项目,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918 件。近五年来,累计投入 3.72
亿元建设产业帮扶项目 22 个,带动 8624 户群众增收致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国有企业( )
①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扛在肩 ②动能转换,取得行业主导权
③聚焦主业,提升国企影响力 ④创新驱动,催生发展新动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深巷餐馆、便利商超,街头小店变身“网红”打卡地;智能家电、新能源设备,“中国智造”走红国际大市场……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 5200 万户,此外还有 1 亿多个体工商户,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
业 10.3 万多家,“小巨人”企业 1.2 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186 家。“小块头”迸发大能量表明( )
①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②国家宏观政策落地显效,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③中小微经营主体占据了我国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主体地位
④聚焦新兴产业,中小微经营主体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和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24 年 5 月 23 日,在济南市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非常多,从最开始的原料加工为主到现在创立自己的品牌、进而超过国际品牌,他们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做强主业。民营企业要做强主业,需要( )
A.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品牌价值影响力
B.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向前瞻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C.国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其高质量发展
D.国家破除制度性障碍,彻底地放开所有行业的市场准入
29.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提出,各地要着力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谋划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要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战略性物资储备等领域布局力度,进一步突出实业、聚焦主业,要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上述政策措施将有利于( )
①增强国企活力,发挥公有制的主导作用
②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和国企控制力
③提高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国企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近年来,我国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新模式,探索土地流转入股、集体资产参股等多样化经营方式,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支持发展“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社跟进、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
体。目前,全国已登记农民合作社 225 万家,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7000 多个。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新模式旨在( )
①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②发挥互助性经济组织作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变更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
④建立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某村党总支积极完善民营企业与村集体经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组织农户与茶叶公司合作,采取“收益保底+利润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实现农户分红收入达 3000 元。由此可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①能够消除农业经营风险 ②需要改变农村土地的性质
③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④需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为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某村通过土地流转“造血”,持续壮 大村集体经济。该村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结合村情构建“党支部 十 股份合作社 十 农户”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地流转工作体系,整体流转土地 2200 亩,每户能增加 3200 多元的年收入。该村的成功之处在 于 ( )
①改变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②创新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
③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的共同富裕
④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土地所有权流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谋划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广东省将重点出台省属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深化省属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实施中长期激励,推动省属企业成为更具综合竞争力的新型市场主体。上述做法的传导正确的是( )
①董事会授权管理→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提高经营决策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②国企监事会改革→强化国企外部监督→推动部门合法履职→维护股东公司权益
③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各类资本优势→助推国有企业发展→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④实施中长期激励→激发国企内生动力→推动国企创新创造→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某县通过盘活土地资源、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实施资产收益项目、发展特色产业等途径,为村集体经济增加可持续性增长点。村企合作发展“大棚经济”、土地流转实施“租金经济”、盘活固定资产大兴“物业经济”……这一个个农村经济发展新探索,让全县村集体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该县农村的发展得益于( )
①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畅通流通渠道,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
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变农村集体所有权,适应了农业发展新趋势
③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合理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5.2024 年 6 月 14 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
产业等重点领域,组织中央企业续建 3 个、新建 17 个创新联合体,全面带动高校院所、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加快完善产业创新组织机制。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旨在( )
①通过跨界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益
②彰显国家对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视,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③通过中央企业的牵头,汇聚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
④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央企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化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实现现代化、享受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诉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深刻指明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观,展现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注、解决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大国风范,积极向全世界分享现代化经验和模式,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对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更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和更全面协调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典范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制度“单一性”和“排他性”,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成功结合,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可行性、可借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8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该纲要指出: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国家水网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规划到 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纲要要求:国家水网建设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 中央投资对国家水网工程建设予以支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扩大股权和债权融资规模。对有发电、供水等经营收益的水库和引调水工程,探索和规范推行项目法人招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参与工程建设运营。积极开展国家水网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国家水网科研能力建设,吸纳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水网建设相关领域科技人才培养和实践锻炼。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济体制的知识,分析国家水网建设投资为什么既要充分发挥政府
投资撬动作用,又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广东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减税政策落地落实,让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强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一次办和“就近通办”。放宽民企市场准入,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权。强化综合科技服务,开展科技政策信息网络共享,支持企业引进省内外企业、高校院所力量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激发企业家爱国创业热情,引导民营企业家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广东省是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
(10 分)
第二次段考政治试题答案
1.答案:.B
答案:D
答案:C
4.答案:C
答案:D
答案:D
答案:D
B
答案:A
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B
答案:D
答案:B
答案:B
答案:C
答案:A
答案:A
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C
22.答案:B
23.答案:D
24.答案:B
25.答案:A
26.答案:B
27.答案:A
答案:A
答案:C
答案:B
答案:D
答案:C
33.答案:D
答案:D
答案:D
答案①中国式现代化是适合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积极向全世界分享现代化经验和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推进人类和平发展。(4 分)②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和建设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4 分)
答案:①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运营,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4 分)②国家水网属于基础设施体系,涉及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由政府主导有利于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国家水网建设一般属于公共产品,由政府投资撬动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4 分)③国家水网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是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长处,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
源,取长补短,减轻财政的负担,促进资源优化配置。(4 分)
答案:①广东省出台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2 分)②放宽民企市场准入,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权,营造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3 分)③推动科技创新,强化综合科技服务,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3 分)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