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3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目录CONTENTS课标要求 复习导入1多题归一 过重难3素养提升 练真题42知识进阶 串考点5复习小结课标要求 复习导入01第3讲课标要求1.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能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能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2.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能依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规律,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该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3.能基于真实情境,从元素、原子和分子的视角分析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简单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初步建立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蒸馏水,放置一段时间,电子秤的示数变小。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示数变小的原因,并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刚放置的水”和“一段时间后的水”的微观示意图。02第3讲知识进阶·串考点知识进阶 串考点单元知识体系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① 的最小粒子。如: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②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小”: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动”:③ “间”:④分子的性质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同”: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分子 原子呈电中性:原子序数=⑦ =⑧ =⑨ 原子的种类:由⑩ 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 ,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概念:原子是⑤ 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以硫原子为例:S分层排布一般来说,⑥ 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质子数 中子数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总结】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两个镁离子 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意义(以Mg2+为例): 表示 表示 甲烷(CH4)等【总结1】常见的阳离子有Na+、Mg2+、K+、Ca2+、Zn2+、Fe2+、Fe3+、Cu2+、Ba2+;常见的阴离子有S2-、O2-、F-、Cl-、OH-、N 、C 、S【总结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非金属氧化物、常见气体、有机物等,如水(H2O)、氧气(O2)、甲烷(CH4)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某些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等,如铜(Cu)、碳(C)、氦气(He)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碱、盐等,如氢氧化钠(NaOH ) 、氯化钠(NaCl)等阳离子:带正电,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带负电,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类元素概念:元素是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注意】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易 电子小于 失去 分类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易 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氦为2,不易得失电子 大于 得到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含量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生物体内: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海水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元素O、Si、Al、Fe、Ca O、C、H、N、Ca O、H、Cl、Na、Mg N 元素元素符号书写原则:“一大二小”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元素的一个原子意义如:Fe 铁元素 表示 一个铁原子 表示 铁单质 表示 两个铁原子 2Fe表示 周期: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序数= 族:每一个纵列为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电子层数 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信息:以碳元素为例, 6 C碳12.01 元素名称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2.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 )3.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 × )4.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的。 ( × )5.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 × )6.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解析] 要加一个前提: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解析] 氢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两种粒子构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解析] 质子和电子也带电,但不是离子。×××7. 元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 × )8.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 )9. 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 ( √ )10. “H2”表示两个氢原子。 ( × )11. Mg既可表示镁元素、一个镁原子,也可表示金属镁。 ( √ )××√×√[解析] H2O和Ne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1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解析]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03多题归一·过重难第3讲实验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取一个小烧杯甲,加入适量浓氨水,另取一个小烧杯乙,加入适量蒸馏水和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甲、乙两个小烧杯,如图1所示。(1)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乙中溶液变为红色 (2)图1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 性,且溶液显 (选填“酸”“碱”或“中”)性,也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3)将图1中乙烧杯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甲烧杯换成 (填试剂名称)也可达到实验目的。挥发 碱 在不断地运动 浓盐酸 (4)【微型装置】(2022·岳阳改编)图2是对图1装置的改进。从胶头滴管中挤入少量浓氨水,一会儿后,观察到 ;和图1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写一 条)。酚酞溶液变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节约试剂(或减少污等,合理即可) 04素养提升·练真题第3讲知识点1 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 (2024·长沙模拟)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DA. 水结成冰,是由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水分子的间隔变小了C. 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D. 糖块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温度降低,水分子运动速度变慢,但仍在不断运动大间隔2. (湖南真题组合)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夏天栀子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②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③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④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①④⑤⑥⑦⑧ ⑤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⑥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⑦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H+⑧金属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分子间隔变大分子在不断运动知识点2 从分子、原子等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3. (2022·衡阳)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B )A. H2O2 B. O2 C. KMnO4 D. NO2B【解析】A、C、D中含的是氧元素4. (2024·长沙模拟)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3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C )A B C DC【解析】水汽化后,水分子的大小不变,分子间隔增大。5. (2022·长沙改编)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不变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在这个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不能由原子构成B改变不变能也知识点3 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6. (2023·株洲)如图5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 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B. 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容易与氧气反应B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是金属元素,核电荷数为11,该元素是Nax=11-(2+8)=1√√√7. 【思路方法·模型】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6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B.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C. 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D. 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A①②质子数不同,不是同种元素③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是稳定结构8. (2024·青岛) 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如图7)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D )DA.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 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C. 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D. 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不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核内部还有更复杂的结构,如质子和中子的发现等知识点4 元素的概念、书写及意义9. (2024·湖南)下列创意灯笼上的元素名称及符号截图中,有书写错误的是( C )A B C DCAg10. 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 繁多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C.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元素D.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知识点5 认识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信息11. (2024·长沙)磷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如图8为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磷属于金属元素B. 磷元素的符号为PC. 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6D. 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B非金属元素1505第3讲复习小结复习小结——解答复习引入问题1.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蒸馏水,放置一段时间,电子秤的示数变小。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示数变小的原因,并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刚放置的水”和“一段时间后的水”的微观示意图。示数变小的原因:部分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导致水分子数目减少,量筒中水的质量也相应减少,重量减轻。复习小结高频考点1. 物质的微观构成2. 用微粒观解释常见现象3. 原子的构成4.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粒子结构示意图5. 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6. 元素符号与元素的含量7. 元素周期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