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沙漠和戈壁广布1.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2.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②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④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黄河水B.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D.地下水和河流水 我国塔里木盆地因地制宜种植了适合当地环境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当地政府也积极引进棉纺织企业落户该地。据此完成4~5题。4.该地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吸引棉纺织企业落户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热量充足、交通便利 B.土壤肥沃、技术先进C.光照充足、原料丰富 D.光照充足、劳动力丰富5.该地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降低种植成本C.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D.提高市场竞争力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6~7题。6.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7.河流①是 ( )A.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B.没有结冰期的河流C.我国最长的内流河D.以大气降水为来源的河流油气资源的开发8.塔里木盆地蕴藏的丰富资源是 ( )A.油气资源 B.水资源 C.煤炭资源 D.生物资源9.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输气所用的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10.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轮南、上海 B.轮南、新疆 C.上海、轮南 D.新疆、轮南11.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挥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B.管线工程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C.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D.缓解了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课后提升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区的高等级公路,连通了新疆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油气田。图1为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分布图,图2为沙漠公路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图1 图21.图中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 ②深居内陆 ③距海遥远 ④山脉阻挡水汽进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沙漠公路面临的最大威胁是 ( )A.气候干旱,路面易塌陷B.冻土深厚,路基易变形C.流沙侵入,路面被掩埋D.景色单一,易迷失方向3.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开通 ( )①提高了塔中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成本②缩短了轮南与塔中地区的运输距离③促进了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④成为油气向外输出的主要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甲、乙两区域地图,完成4~6题。4.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区域河流流向均由四周流向中部B.甲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乙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C.两区域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D.两区域河流水能资源都丰富5.甲、乙两区域的交通线都呈环状分布在四周,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气候、水源 B.地形、矿产C.水源、地形 D.矿产、城镇6.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环境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人口密度小,乙区域人口密度大B.甲区域位于半干旱区,乙区域位于湿润区C.甲区域天然气资源丰富,乙区域森林资源丰富D.甲区域发展了绿洲农业,乙区域发展了水田农业 (2024唐山模拟预测)2024年1月以来,沉浸在新春氛围中的新疆迎来了由50家台湾旅行社组成的“踩线”团队,开启了新年旅游业“开门红”之旅。图1为台湾岛位置示意图,图2为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图1 图27.台湾岛和塔里木盆地的铁路皆呈环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海陆位置、纬度位置B.地形、水源C.纬度位置、海陆位置D.水源、地形8.塔里木盆地的农业集中分布在少量的绿洲上,其中和田枣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B.地势平坦,交通便利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2年6月,和田至若羌的铁路通车,标志着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条从和田至若羌的铁路,地处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全长约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沙漠、戈壁。下图为和若铁路景观图及线路图。(1)和若铁路位于 (地形区)南部。 (2)图中新疆南部地区铁路线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呈环状,其主要原因是 。(3)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因此该地区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只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发展 农业。 (4)塔里木盆地内有较为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矿产,该地区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力开采能源矿产,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至少答三点)10.(综合思维)读塔里木盆地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运用框图填空说明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⑦ ;⑧ 。 塔里木盆地内部戈壁、沙漠广布,千百年来人们在此生息劳作。(2)图中塔里木盆地的古城遗址多分布在 (单项选择)。与古城遗址相比,现在城镇在空间位置上呈现向山前地带 (选填“退缩”或“前进”)的趋势,由此推测当地自然环境从古至今的变化可能有 。 A.盆地北部 B.沙漠腹地 C.河流下游 D.铁路沿线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地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也是全球唯一以超深层资源为主的含油气盆地。建设者们正全力向地层深处获取更多油气资源。下图示意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亚洲第一深水平井——果勒3C井(深9 396米,2023年3月9日完钻)。(3)随着亚洲第一深水平井完钻,标志着我国 ( )A.对塔里木盆地可再生资源开发力度加大B.迈入9 000米级特深油气勘探开发新阶段C.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开始向中东部输气D.国内油气生产量已能满足社会发展【详解答案】课堂达标1.B 解析: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是纬度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故选B。2.D 解析: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极其干旱。故选D。3.B 解析: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故选B。4.C 解析: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的灌溉农业区,以种植棉花为主,区位优势为光照充足、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种植地多为绿洲区,有灌溉水源,利于棉花生长,发展棉纺织业的原料丰富。故选C。5.D 解析:塔里木盆地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主要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故选D。6.A 解析: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其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塔里木盆地边缘是高山山麓地带,冰雪融水多,分布着较多绿洲,人口、城市较密集,因此对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资源。故选A。7.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地处我国内流区,河水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C正确,D错误;冬季有结冰现象,B错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A错误。故选C。8.A 解析:塔里木盆地中有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底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故选A。9.A 解析: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输气所用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故选A。10.A 解析: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轮南、上海。故选A。11.C 解析:西气东输工程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A错误;管线工程经过了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B错误;该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C正确;该工程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D错误。故选C。课后提升1.D 解析: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受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②③④正确。沙漠广布与纬度较低无关,①错误。故选D。2.C 解析:新疆沙漠广布,植被稀少,流动沙漠多,所以沙漠公路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流沙侵入,路面被掩埋。故选C。3.B 解析:读图可知,公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开通促进了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缩短了轮南与塔中地区的运输距离,降低了塔中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成本,塔里木盆地油气向外运输的主要方式是管道运输。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B。4.B 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域是塔里木盆地,乙区域是海南岛。甲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乙区域河流自中部流向四周,A错误;甲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乙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B正确;两区域河流水量季节变化都较大,C错误;乙区域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D错误。故选B。5.C 解析: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因为该地带多高山冰雪融水,易形成绿洲区,人口和聚落分布多,所以影响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海南岛的中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因此,海南岛交通线受地形的影响呈环状分布在四周的沿海地区。故选C。6.B 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区域为海南岛。塔里木盆地人口密度小,海南岛人口密度大,A正确;塔里木盆地位于干旱区,海南岛位于湿润区,B错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海南岛森林资源丰富,C正确;塔里木盆地发展了绿洲农业,海南岛发展了水田农业,D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B。7.B 解析:台湾岛中部为山地,沿海以平原为主,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受地形的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在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这里,故影响塔里木盆地铁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故选B。8.C 解析: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因此和田枣特别甜。故选C。9.(1)塔里木盆地(2)高山冰雪融水多,受水源影响,城镇、人口多分布于此(3)干旱 绿洲(4)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解析:(1)读图可知,和若铁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部,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2)由图可知,新疆地势特征是“三山夹两盆”,新疆南部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铁路线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呈环状,其主要原因是盆地边缘的绿洲上,高山冰雪融水多,有较为丰富的水源,城镇、人口较密集。(3)读图可知,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山脉的阻挡,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使得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所以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水资源不足影响该地农业发展,只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发展绿洲农业。(4)塔里木盆地内有较为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矿产,该地区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力开采能源矿产,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等。10.(1)北温带 亚欧 昆仑 海洋山脉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内 太阳能(2)C 退缩 气候变暖,冰川萎缩,河流水量减少,沙漠面积扩大,沙进人退等(3)B解析:(1)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处五带中的①北温带,深居②亚欧大陆内部,在天山山脉和③昆仑山脉之间,远离④海洋,加上⑤山脉阻挡,气候类型为⑥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⑦内流河,风能、⑧太阳能丰富,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丰富。(2)塔里木盆地的古城遗迹都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当时是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带,故选C。现在城镇在空间位置上退缩到山前冲积扇上缘,都靠近河流上游。从古至今,可能的变化有气候变暖,冰川萎缩,河流水量减少,沙漠面积扩大,沙进人退等。(3)石油等是非可再生资源,A错误;标志着我国迈入9 000米级特深油气勘探开发新阶段,B正确;西气东输工程在该井完钻前就已经开始向中东部输气,C错误;国内油气生产量并没有满足社会发展需求,D错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